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提起成小末,認(rèn)識的人都會說他是“老實疙瘩”,入職9年,部門主管換過5任,他還是一位掛著胸牌在員工餐廳就餐的老一線,這就是“老實”的下場。而與他一同入職的同事中天,此時已是總經(jīng)辦的秘書了,四通八達(dá),呼風(fēng)喚雨,風(fēng)光無限,這便是“老練”的好處。
? ? ? ?“落到今天的下場能怨誰?只能怪自己太老實!”跟小末十分要好的一位同事憤憤的說。“跟他說了多少次了,做人不能太老實,光會種莊稼不行,還得會求雨呀!要“老實、老練”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可小末他偏偏就是榆木疙瘩,死不開竅。真是苦了皇帝,氣死太監(jiān)!”
? ? ? ?顯然,這位同事說的確實在理。“老實與老練”是我們每個人參與社會競爭、適者生存的兩大法寶。如何運用好這兩大法寶幫助我們立足于社會、實現(xiàn)價值,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經(jīng)過觀察思考并結(jié)合多人的實踐經(jīng)驗反饋得出:凡事過猶不及,這兩大法寶運用時需同時發(fā)力,不可偏倚。具體來講,過于“老實”,專注謀事,則循規(guī)蹈矩,貽誤時機;過于“老練”,專注謀人,則華而不實,不接地氣;理想的天平是“老實、老練”,不分主次,同等重要,實踐中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問路。這樣才能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