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點戲,脂硯執筆,平兒理裝,是怎么回事。王熙鳳為何不識字。
王熙鳳
《石頭記》第五回: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鳳。其判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身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靈空。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憖憖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王熙鳳,人物原型為陳一元。
證據一。名字相關。元旦是鳳歷第一天。
證據二。王熙鳳有男子氣概。陳一元性情豪俠。
證據三。鳳姐點戲,脂硯執筆。陳一元愛好戲曲。
證據四。秦可兒淫喪天香樓,托夢王熙鳳。陳一元住在福州烏石山天香臺下。
證據五。王熙鳳不識字。陳一元官職是御史。御史不須識字,是唐朝典故。
證據六。王熙鳳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圖畫有冰山鳳凰。徐興公說陳一元“在今日為不合時人”。
證據七。秦可兒死后,家事拜托王熙鳳。徐興公的哥哥徐熥死后,陳一元是徐興公的重要支柱之一。
證據八。王熙鳳講話直率,毫無顧忌。紫鵑原型陳衎《大江集》挽陳京兆:放懷杯酒言無隱。
證據九。王熙鳳丈夫是賈璉。賈璉原型馬欻是陳一元的鄰居。
證據十。王熙鳳的陪嫁丫頭是平兒。平兒原型倪范是陳一元的同學。
證據十一。王熙鳳喜歡小紅。小紅原型洪汝含是陳一元的好朋友。
證據十二。王熙鳳協理寧國府。江西有寧國府。陳一元曾經巡按江西。
證據十三。王熙鳳請賈寶玉代筆。徐興公有幫陳一元代筆寫文章。
陳一元
陳一元(1573-1635),字泰始,號四游,侯官人。萬歷二十九年辛丑(1610)進士,曾歷任四會、南海、嘉定知縣,任上按「清、慎、勤」辦事,建士學館,修堤、輕稅、除弊,發賑救災等,政績顯著,官聲甚好。后升御史。天啟初年起,起為尚寶司少卿,歷應天(南京)府丞,署府尹事。他是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女婿,曾被劾去官。崇禎初復官,不出,于烏石山南營漱石山房習靜終其身。著有《漱石山房集》。
《明史-列傳一百三十六》:「一元,侯官人,在江西,振饑有法。移疾去。天啟初,起歷應天府丞。御史余文縉劾向高,及一元,遂落職。崇禎初,復官。溫體仁柄國,惡其附東林,而以為己門生也,引嫌不召。卒于家。」
郭柏蒼《烏石山志》人物卷:「陳一元,字泰始,侯官人,萬歷辛丑進士,知四會縣,擢御史,巡按江右,以忤時宰移疾去。天啟初,起應天府丞。御史余文縉劾葉向高,及一元,遂落職歸。崇禎初,復官,不出,于烏石山南營漱石山房,習靜終其身。一元好施僧,嘗與曹學佺、徐渤倡修神光寺之娃月蘭若,至今木主猶在神光功德院。著有《漱石山房集》。」
《柳湄詩傳》:一元,歲貢生志子,進士亨祖。知四會縣,擢御史巡按江右,以忤時宰移疾去。天啟初,起應天府丞。御史余文縉劾葉向高及一元,遂落職歸。崇禎初,復官不出,于福州郡治烏石山南營漱石山房,習靜終其身。(注:互見《烏石 山志》。)自一元曾祖謹以下五世同居福州郡治衣錦坊,俗稱陳大花宅,(注:一元善昆曲,人呼陳大花。)即其第也。天啟壬戌,年五十,曹能始贈詩云:“但能聞道早, 寧悔入官遲。”墓在福州北郊銅盤山。一元好施僧,嘗與曹學侄、徐火勃倡修神光寺絓月蘭若,寺中放生池乃一元捐砌。今三人功德主猶在神光寺后,近移入瓣香堂。
陳一元《漱石山房集》題為遵旨自陳疏:應天府府丞陳一元謹奏,為遵旨自陳事。臣一元,年五十二歲。福建福州候官縣人。中萬歷二十九年進士,初授廣東肇慶府四會縣知縣。三十一年,調繁南海縣。三十二年,丁母憂。三十五年,服闕,復除直隸蘇州府嘉定縣。三十八年,考選搜山西道御史。四十一年,巡按江西,在差告病回籍。四十二年,例升廣東按察司僉事,未任。四十五年,內察,降用。天啟二年,降補江西司理問。二年,升戶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四年,改尚寶司丞,升本司少卿、恭遇大慶,禮部具題差臣赍詔南京禮部應天徽寧等府,江西布政司。事竣,便道還家,候限,滿赴京奉繳。四年月蒙圣恩升臣今職。
福州文人存在著錯綜復雜的親戚關系。
陳一元是賈元春原型葉向高的女婿。
陳一元、曹學佺有親戚關系。陳一元、董應舉有親戚關系。
陳一元的兒子陳卣,聘祭酒龔用卿的孫子龔懋壂的女兒,曹學佺是龔用卿的孫女婿。
陳一元的兒子陳斚,娶李紈原型董應舉的女兒。
陳一元的女兒陳瑾,許配賈元春原型葉向高的兒子葉成學的兒子葉益蓀。
陳一元的女兒陳瑜,許配賈環原型王宇的兒子王稷。
陳一元的女兒陳璧,許配賈惜春原型林之蕃的兄弟林之?。
陳一元的女兒陳璣,許配孫紹祖原型孫昌裔的兒子孫學稼。
陳一元是福州文人中最有權勢的重量級人物,多次幫助徐興公。比如支持徐興公整理刻印蔡襄的《蔡忠惠集》。陳一元死后,徐興公失去一個巨大的支柱和依靠。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崔征仲:泰始在今日為不合時人。
鳳姐外號的來歷
陳一元生于五月初三,但是一元、泰始這些字眼一般都是用來指元旦。于是朋友們就把元旦的典故編排到他身上。
古時候歲歷又稱鳳歷,元旦是鳳歷第一天,于是陳一元就成了鳳哥、鳳姐。
陳一元和徐興公朋友圈的陳衎《大江集》除日看迎春來歲為今上崇禎改元:“一元扶盛治,鳳歷首占春。”可見一元、鳳歷有關系。
王熙鳳的熙,來自「熙載」。陳一元和徐興公朋友圈的周之夔《懷陳四游先生》提到熙鳳二字:「昔歲黃河清,今歲鳳鳥鳴。」「況遇熙載日,灼灼偕令名。」徐興公稱呼陳一元為鳳姐,取名王熙鳳,靈感來源于此。
王熙鳳為何不識字
因為陳一元的官職是御史。御史無須識字,典故出自武則天時的御史侯思止。
《紺珠集》:「武后時,侍御史侯思止本賣餅人,以羅告授五品官,乞作御史。后曰,卿不識字。思止曰,獬豸不識字,但能為國觸奸人而已。后悅,遂授之。」
尤侗《戲封茍變關內侯制》:「獬豸觸邪,御史無須識字。」
鳳姐點戲,脂硯執筆
《石頭記》第二十二回庚辰(靖藏)眉批: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陳一元有兩大愛好,施僧和演戲,自己有家班,經常親自演出,號稱陳大花。
崇禎四年辛未(1631)九月,陳一元直社,演《彩毫記》,接待《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
脂硯執筆,是指齡官,也就是脂硯齋,扮演屠隆《彩毫記》主角唐代詩人李白,執筆醉草番書的故事。
茅元儀來福州,演戲前一晚就和脂硯齋在一起。這事以后再細說。
和徐興公的交往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壬申端午邀陳泰始壽筵啟。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楊能玄:十年之間,同社中陳泰始、陳惟秦、高景倩、林茂禮、黃三卿先后淍喪。人生蜉蝣,言之可嘆。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寄萬伯文:每從田兆祥將軍、陳泰始侍御、陳汝翔茂才許,見佳篇妙墨,直超古人而上之。三君子亦誦高誼不去口。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與陳泰始侍御:陳幼孺清才絕世,天既困以無目,而又奪之以年。人生遭際之窮,此君為甚。而其遺言緒論,盡有可傳者。因貧不能殺青,韞之篋笥。以故向年纂修郡乘,兩總裁公未嘗窺其著作,弗為之傳。乃附數語于先孝廉傳末,不足盡其生平。伏冀臺丈攬轡澄清之暇,求玄晏先生一言,補郡志之所弗及。則幼孺九原可作,寧論子孫世世之感哉。近上《蔡端明文集》,不肖求之廿年,始得此本。祈與《別紀》合梓以傳,并乞大序,以垂不朽,是所望也。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喻宣仲:泰始近喪美姬,而長郎且青子衿矣。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林茂之:今陳泰始作京兆,弟必尾其后而至,約兄為棲霞牛首之游,定不作空言如剡溪興盡耳。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崔征仲泰始朝夕聚首,今在烏石山園起居。所教郭中丞先容,弟謂做官自有地方清議,百姓口碑,況泰始在今日為不合時人。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答張紹和孝廉若《岱史》則陳泰始處有之也。
附錄:交往記錄
徐興公《鰲峰集》上巳日社集西園得十四寒陳泰始主社、雨中同范穆其陳振狂陳泰始曹能始集鄭吉甫書帶草亭分韻、送陳泰始侍御廵按江西、中秋前一夕集陳泰始侍御第觀妓、壽陳泰始侍御初度、人日陳泰始開社邀吳門顧君藥薛楚材四明周爰粲看水仙花值嘉定諸舊好寄詩冊為泰始六十壽同用七陽、仲春五日同陳泰始曹能始林守易陳叔度林懋禮隨喜神光寺竟日而返、陳泰始移尊道山新居同文啟美社集共用十二侵、夏日林克武陳泰始招陪汪皖公父母筵集呼丈亭共用林字、九月望后陳泰始社集絓月蘭若、人日同陳泰始倪柯古曾用晦鄭汝交高景倩邵肇復林茂禮葉君師集龔克廣宅觀迎春、榖日立春社集泰始宅聽美人白璧度曲同用寒字。
曹學佺《浮山堂》乙卯(1615)絕世有佳人同陳泰始賦、同泰始羨長白叔陳振狂樓上。
曹學佺《夜光堂》(辛酉)(1621)上已薛園修禊分得三肴陳泰始值社、吳興華大生清璋黃維良廣陵駱以狂及社中徐興公陳泰始陳叔度李子山陳磐生吳汝鳴林異卿商孟和女郎長君再集石倉初憇琴香榭泛舟宿夜光堂分得徑字、曾用晦工部招同陳泰始待御王永啟督學鄭汝交孝廉徐興公諸子登平遠臺、竹醉亭避暑同陳泰始小蘇美人。
曹學佺《林亭詩稿》(壬戌)(1622)陳泰始五旬索贈、中秋集陳泰始漱石山房遇雨分得寒字、送陳泰始民部赴闕、芋原再送泰始。
曹學佺《賜環篇》(庚午)(1630)謝燈夕陳泰始京兆招集草堂是春始得雨、贈陳泰始京兆、陳泰始招飲山亭、中秋陳泰始招集鱗次山房觀塔燈分得五微韻、陳泰始齋頭觀白菊因有所贈、臘月望夜社集陳泰始漱石山房看梅值余初度諸君拈韻見存余得蒸字。
曹學佺《西峰集上》辛未(1631)陳泰始直社演彩毫記余因病不赴分得二蕭、興公傳帖郊外看梅次泰始韻、白泉看梅用泰始韻。
曹學佺《西峰集中》壬申(1632)元夕陳泰始宅觀燈時玉蘭花盛開、五月朔日直社西湖觀競渡懷陳泰始京兆。
曹學佺《西峰集下》陳泰始招集洪氏山樓、陳泰始山莊看梅。
癸酉(1633)人日陳泰始社集草堂、仝陳泰始林守易集陳玄度池亭、西湖二周祠落成陳泰始直社與客憑而吊之各賦二律。
曹學佺《六一草》(甲戌)(1634)立春日陳泰始直社華堂觀妓。
曹學佺《六二草》(乙亥)(1635)陳泰始社集山房共用花朝二字、陳泰始招集鱗次山房因為子健賦。
平兒
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通房丫頭。
平兒原型是倪范。
證據一。名字相關。倪中有兒,范,必須放平才能使用。
證據二。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頭。倪范是陳一元的同學。
證據三。平兒、倪范脾氣好,溫和善良。
證據四。平兒到怡紅院理裝,是指倪范聽徐興公說到一本書買來整理裝潢。
證據五。平兒和賈寶玉同一天生日。倪范和徐興公生日接近,只差十天。
倪范(1573-?),字柯古。福州人,太學生,著有《古杏軒稿》。
是陳一元的同學。家藏歷朝名畫,精于鑒賞。
陳一元評價倪范:“君之和氣藹庭除,麟鳳蹁躚爭繞膝。”
倪范和藹脾氣好。平兒也很和氣。
平兒和賈寶玉同一天生日,但是倪范生日是七月十二日,徐興公生日是七月初二,相差十天。《石頭記》的人物生日幾乎全部不準。
倪范有點口吃。謝肇淛和徐興公寫了《吃語詩》,可能是調侃倪范。
馮夢龍《古今譚概》吃語詩:
東坡作吃語詩戲武昌王居士云:“江干高居堅關扃,鍵耕躬稼角掛經。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驚。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荊笄供膾塊攪聒,干鍋更戛甘瓜羹。”
一孝廉口吃,謝在杭與徐興公各贈絕句以難之。謝二首云:“綠柳龍樓老,林蘿嶺路涼。露來蓮漏冷,兩淚落劉郎。”又“梨嶺連連路,蘭陵累累樓。流離憐冷落,郎輦懶來留。”興公一首云:“留戀蘭陵令,淋漓兩淚熱。嶺蘿涼弄瀨,路柳綠連樓。”
平兒理裝
平兒跑到賈寶玉的怡紅院整理補妝,是個很奇怪的故事。
事情真相是,徐興公《紅雨樓題跋》記載,有老學究向徐興公的父親徐?出售林景清《竹窗小稿》,徐?嫌貴沒有買。三十多年以后,徐興公偶然說起此事,倪范就去找老學究買下了這本書,重加裝潢。
平兒理裝,不是補化妝,而是整理裝潢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