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起民國女神,首屈一指的一定就屬林徽因,你看梁思成對她的寵愛和包容,允許老婆在房間臥室掛徐志摩出事后的飛機殘骸,允許老婆的追求者金岳霖就住自個家后院;徐志摩對她的愛慕和欣賞到了極致,為了林徽因,徐志摩造就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例離婚案,拋棄結發妻子張幼儀;再到金岳霖,人家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他是逐林而居。
如金岳霖在《我的朋友們》中寫到:“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從1932年到1937年夏,我們住在北總布胡同,他們住前院,大院;我住后院,小院。前后院都單門獨戶?!?/p>
女人能把男人玩得團團轉不是本事,但是你要看這三個男人都是誰?
梁思成,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其父梁啟超,戊戌變法倡導者,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家子夠牛吧?
徐志摩,近代新月派代表詩人,他的《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金岳霖,著名的哲學家,他的《知識論》更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當然了,他與林徽因的八卦新聞比他在哲學界的地位更引人注目。
我不記得在哪里看到一段話了,大致的就是女人你舍不得學費就套不到150平的房子,意思是你懂得投資自己,才能憑借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從男人那里獲得更多的東西。
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后,林徽因沒有跟徐志摩說好的那樣嫁給他,而是選擇和梁思成去大洋彼岸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建筑。
建筑這門專業好,兼通文理,既有理科的工程算計,也有文科的浪漫設計。你看林徽因多會選擇,所以才會有“太太的客廳”,林徽因是談文學可以,談哲學可以,談歷史,談建筑,統統不在話下,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哲學家金岳霖、物理學家周培源、文學家沈從文和徐志摩都愛去她那,難怪冰心要寫《太太的客廳》來諷刺她,她也很配合的送了一瓶山西陳醋給冰心。
論風頭和段位,林徽因自然是那個時代里面拔尖的人兒。
我們對美好的事物總會帶有自己主觀的虛化,林徽因家世好,樣貌好,才情高,我們自然而然愿意為她的感情生活濃墨重彩加一筆,一個女神級的人物,身邊沒有一兩個癡情的人圍著團團轉那怎么行?
大多數人看的哪里是林徽因的愛情,分明是我們自己心里的愛情,尤其是女性同胞們想象而渴望的一往情深的愛戀。
二
梁思成對林徽因的體貼,有兩個小故事要分享一下,第一個就是徐志摩在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飛北京參加林徽因關于中國古代建筑的演講,飛機遇霧失事,林徽因是痛哭流涕要去失事點,最后還是梁思成去了,回來還帶了徐志摩失事飛機的殘骸,林徽因就把它掛在臥室的墻上,說是睹目思人,一點不為過。
這境界一般人達不到。
第二個故事就是據說林徽因有天問梁思成:完了,思成,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可怎么辦呢?
梁思成說:我思索了一夜,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如老金,如果你嫁給他我會祝福你們。
林徽因把這話跟金岳霖說,金岳霖思忖良久說道:思成是真正愛你的人。
為什么說梁思成在金岳霖的眼里是真正愛林徽因的人呢?
一個人愛你,就不舍得你受一丁點兒地委屈,你好了,我就好。
這有點像梁實秋在《送行》里的意境和心情:“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雨,我都去接你!”
梁思成自己也說過:俗話說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但是我卻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1955年,林徽因逝世。7年之后,梁思成娶了林洙,至此一直陪伴著梁思成。梁思成晚年曾親口對老友陳占祥說:這些年多虧了林洙!
林洙在《梁思成、林徽因與我》中寫到梁思成給她的信:真是做夢沒有想到,你在這時候會突然光臨,打破了這多年的孤寂,給了我莫大的幸福。你可千萬千萬不要突然又把它“收”回去呀!假使我正式向你送上一紙“申請書”,不知你怎么“批”法?……我已經完全被你“俘虜”了……署名是“心神不定的成”。
還有林洙回憶初次在建筑系的樓道里遇到梁公——梁思成。這位長者揚了揚眉毛,說:“這么漂亮的姑娘,一定是林小姐?!?/p>
再看看現在的傳說:在北大、清華等高校中,一直流傳著林洙摘下林徽因畫像,長女梁再冰打了林洙一耳光后,拂袖而去,從此不進家門。
你能想象當年伉儷情深,如今后來者居位,是不是還有點只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薄涼?
三
當年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時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比欢媸窃旎耍熘灸εc陸小曼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了。
我想,林徽因當年沒有選擇徐志摩,是權衡利弊下的正確選擇。
如陸小曼跟郁達夫的妻子王映霞訴苦:“照理講,婚后生活應過得比過去甜蜜而幸福,實則不然,結婚成了愛情的墳墓。徐志摩是浪漫主義詩人,他所憧憬的愛,最好處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境地,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愛。一旦與心愛的女友結了婚,幻想泯滅了,熱情沒有了,生活便變成白開水,淡而無味?!?/p>
徐志摩是詩人,詩人的浪漫情懷下,他渴望的是無拘無束,他追求的可能是他過于理想化的情人,這種感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林徽因深諳其中的道理。加上林徽因是林長民庶出的女兒,自從她父親續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母親何雪媛被長期遺忘在冷僻的后院,這種喜新厭舊讓林徽因覺得徐志摩能對張幼儀一紙休書,以后遇到更好的也會這么對待她。
徐志摩沒有追求上林徽因,也沒有什么傷心也沒有什么難過,日子照舊風流倜儻。
有贈給日本女郎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也有后來陸小曼整理出版的《愛眉小札》:我愛你樸素,不愛你奢華。你穿上一件藍布袍,你的眉目間就有一種特異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覺著不可名狀的歡喜。樸素是真的高貴。你穿戴齊整的時候當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尋常的,人人都認得的,素服時的眉,有我獨到的領略。
陸小曼自然是美的,胡適曾經說她“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她在協和醫學院禮堂的交際被人如此刻畫:“看她手忙腳亂的情形,看她那瘦弱的身軀,苗條的腰肢,眉目若畫,梳著一絲不亂的時式頭——彼時尚未剪發——斜插著一枝鮮紅的花,美艷的體態,輕嫩的喉嚨,滿面春風地招待來賓,那一種風雅宜人的樣子,真無怪乎被稱為第一美人?!?/p>
我見過網絡上陸小曼的一張黑白小像,她案前扶額,短發齊耳,瓜子臉,五官小巧秀氣,淡淡的憂思,清麗之極。
連英雄都難過美人關,何況徐志摩?
當有人寫,林徽因真是一個傳奇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我都暗暗覺得好笑。這三位可都是有后來人的呀!你難道想說男人的心能一下子分給兩個女人,徐志摩一邊在懷想林徽因的時候,一邊還能夠對著陸小曼寫下:“啊!我的龍,這時候你睡熟了沒有?你的呼吸調勻了沒有?你的靈魂暫時平安了沒有?你知不知道你的愛正含著兩眼熱淚在這深夜里和你說話,想你,疼你,安慰你,愛你”?
四
我一直覺得我讀書的時候,特別的傻逼,別人說什么我都信,室友拿了一篇讀者上寫蘇東坡的文章,說他每年都會在自己妻子的墳前種一些橘樹,十幾年后,那塊成了一片橘林。那時候被感動的一塌糊涂,幾個女孩子討論起來也是,蘇東坡真的很癡情呀,后來我知道蘇軾還有王閏之,有王朝云,我就覺得也沒有那么深情款款了。
關于林徽因的故事太多了,有梁思成問為什么是他的時候,林徽因的解釋:“答案很長,我要用一生來回答”。這文藝氣息濃郁而深入人心,跟胡蘭成對張愛玲的承諾一樣,“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吃定人是穩穩的,被后世銘記、羨慕和追懷是必然的。
汪曾祺寫過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個這樣的細節,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么請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人拿來一張金岳霖從未見過的林徽因的照片來請他辨別拍照的時間地點的時候,他仍還會凝視良久嘴角漸漸往下彎,千言萬語哽在那里卻還是一言未發,緊緊捏著照片,像小孩求情似的對別人說:給我吧!
我也一度覺得金岳霖真癡情,為了人家終身未娶,也是難得,這般的男子真是世間少有。
可你相信一個男人一生只愛一個人嗎?
我查了一下,有兩個,一是麗琳,一是浦熙修。
楊步偉《雜記趙家》曾載:1Lilian?Taylor中文名秦麗蓮,是金在美國認識的一位小姐,與金一起來到歐洲。1925年,金岳霖回國,秦麗蓮也隨之來到中國。她倡導不結婚,但對中國的家庭生活很感興趣,愿意從家庭內部體驗家庭生活。1926年,經趙元任介紹,金岳霖到清華教邏輯。金岳霖不住在清華,而是與秦麗蓮一起住在北京城里。
199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金岳霖的回憶和回憶金岳霖》一書,收入金岳霖的自述和親朋好友回憶金岳霖的文章。書中沒有金岳霖結婚的記述,但李文宜《回憶金岳霖同志生活佚事》一文透露解放后金岳霖有與名記者浦熙修結婚的打算。
兩段感情最后都不了了之,金岳霖也就“剩”了下來,他也不是一直守著林徽因的呀。是歲月和時局的應和下,老金陰差陽錯剛好碰上這樣癡情種子的帽子和線路情愫什么的都吻合。
林徽因的愛情,大多數是女人自己想象出來的,女人嘛,都愛吃著一套,總懷揣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總覺得這世間就是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男人。
女人的愛情,大多都是一場盛大的自導自演只有感動自己的獨角戲,那些所謂的刻骨銘心、一往情深、深情款款往往都是女人一個人的想象和構思。女人想象了愛情的壯麗、偉岸、堅韌,想象男人的癡情、深情、至情,其實那愛情也許很微薄、輕薄、淡薄,只是我們的想象,拿著消遣意淫罷了。
太過美好的,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