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極少觸及自己的內心。
我才發現,原來在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極大的自我實現的需求,我是如此渴望自我實現,如此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什么?在我目前的理解里:它是一個人通過努力而達成自己內心的一些心愿。從小到獲得一個肯定——大到通過努力得到現實的成就,這些都是自我實現的外在表現。一個人越是能夠在生命里達到越多的自我實現機能,這個人的生命力就會越強盛,也說明了其生命的能量流越順暢。反之,則會陷入自我壓抑=自我毀滅中。
為何一個人會需要自我實現?又為何一個人會壓抑自我實現?
(無法知道原因,應該跟生命前期的養育有關,那否決里帶著深深的恐懼感)。因為一直在否決,所以它們不僅從未曾被滿足過,而且還總是被忽略。這種無視直接造成了痛苦的郁積。因此這些痛苦才會常在夢里出現,帶著直接而明顯的恐懼感侵襲內心。那是令我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會極度自卑與恐懼的根源,有時候還夾帶著許多的憤怒。
我越是壓抑那些需求,我在現實生活中就越渴望能得到補償。所以我才會在現實生活中更加關注外在的強化,才會更需要偽裝真實的自己,以從中得到更多能量來繼續壓抑(遮掩)那個不能自我滿足的內在(存在)。
這就像一個循環往復的圈套:真實的自我渴望自我實現——卻被過往的經驗(恐懼)壓抑——于是忽略這份渴望——但渴望依舊存在,并且還越積越強烈——發展出對立面——變成自我譴責——感到痛苦,因此繼續忽略這份譴責——不斷地壓抑與忽略需要極大的能量來維護——于是在現實生活中搜尋一切能量(制造假性滿足)通過對外表的包裝來實現這種自我欺騙——壓抑越是深重,外在的需求就越深(表現為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無法失去依靠者的幫助,用盡一切辦法只為維護住那份自欺)——但強烈的需求最終指向了——渴望自我實現——于是出現了一時興起的努力——但因為缺乏面對真實自我的能力而根本無法將能量用對地方,自然無法收獲那份成就——于是繼續陷入虛幻的假像之中——繼續循環的痛苦。
這樣循環往復的自我壓抑讓整個生命在平靜的生活表面下,積聚著許多不滿。一段時間就需要找尋機會釋放一番,否則生命力就極度頹廢,消極。自我必須看到這些需求與隨之而來的自我壓抑的全部存在,看到它們的存在,并完全地展現它的全部意義。不再單一地追尋假性的滿足,只有不再帶著自欺的幻想,自我才能真實地去面對內心的狀態,也不會再將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無論痛苦的感覺如何難以熬過,都不再單純地幻想通過別人給予的幫助來遮蓋住它們。只要你不再自欺,你的能量就不會再浪費。
修行如不精進,便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