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一些問題,關于技術類的書,你喜歡讀紙質版的,還是電子版的?關于技術文章,你喜歡在手機上看繁瑣和混亂的排版代碼,還是喜歡在電腦端看優雅排版的技術博客?有興趣的朋友和讀者可以文末投票和留言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有儀式感的學習技術呢?
關于上面的兩個問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讀書,我更喜歡紙質版;學習技術文章,我更喜歡看獨立的博客。我認為紙質書的閱讀,沙沙響的婆娑翻頁聲,可以讓自己閱讀更加愉悅,猶如動聽的歌聲。在排版優雅的博客中,欣賞某位作者的大作,心情不僅是暢快,而且賞心悅目。
我之所以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是因為隨著知識分享經濟的來臨,碎片化學習繁榮,讓大家學習起來貌似都在手機端,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儀式感,甚至成就感。而且過于的碎片化,讓大家焦慮,也缺少系統性的概念和總結,總感覺學的不透徹?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是這么認為的?你們跟我的感覺一樣嗎?
而且現在太多的技術分享,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都被搬到了新媒體渠道上,比如:公眾號。現在有太多的技術分享公眾號,而且微信對代碼的支持非常的不友好,手機端屏幕太差,看代碼極度的不方便。雖然新式的媒體渠道正在逐漸取代老舊的方式;雖然自媒體式的分享是這個時代的趨勢,但是,我想自媒體渠道這么多,它只是一個傳播的手段或者工具,而承載內容的依舊是網頁,依舊是有載體的。
我記得在技術公眾號剛剛興起的時候,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技術大神在吐槽,說:
唉,獨立博客里的內容這么優質,這么好,放在那里一年的瀏覽量也就幾百,而如果把這篇文章發到公眾號上一個小時瞬間就會有上千的閱讀量。這個時代真的是變了。
以上內容不是大神的原話,原話我忘記了,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樣的。其實搜索時代帶來的流量和用戶是文章的精準讀者,這樣雖然流量少,但是精準,而新時代的訂閱推送,雖流量大,但不一定是讀者想看和學習的。雖然上面我們也說了微信公眾號分享技術文章的弊端,對代碼支持不友好,手機屏幕窄看代碼不方便等等,但是它有流量啊!這就是時代的變化,我們應該學會擁抱變化,利用變化。
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在 CSDN 上,在博客園上寫技術文章,好像現在更多的人是在簡書,也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有自己的獨立博客,但是作為程序員,我認為大家都是有情懷甚至潔癖的,程序員初期好像都有一個這樣的夢或者理想:有自己的一個獨立博客,那里干凈,清爽,舒心,可以自由自在的寫作和分享。你們有這樣的夢想嗎?估計大部分程序員都有辛辛苦苦搭建自己獨立博客和站點的經歷,也有很多人享受過搭建獨立站點和博客成功后的那種溢于言表的喜悅,天真的,高興的像個孩子。
我記得我上大學的那會,剛剛大二,和宿舍的幾個小伙伴一起倒騰搭建獨立博客和站點,當時很 low ,什么都不懂,初出茅廬的像個傻孩子,那時候有免費的虛機主機屋,然后用 WordPress 在虛擬主機上搭建自己的博客,然后自定義模塊,標簽,那時候還盛行使用一些動態的小人在博客上跳動,是一個時鐘,各種控件,玩的不亦樂乎。那是沒錢買主機,免費虛擬主機用一個月后就會加上廣告,那時只是玩玩。然后移到了 CSDN 上,現在我的 CSDN 上的博客瀏覽量超過了100多萬。大學畢業后又開始倒騰獨立博客,然后又有了公眾號。
Q: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述我大學時期搭建獨立博客的經歷?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一樣的感觸?
其實說了那么多,就是為了引出大家的那種懷舊情結,那種依舊初心的情懷。為了讓大家的閱讀和學習更有儀式感,我準備推出一個系列分享:優質博客推薦。上面我提到過:自媒體渠道這么多,它只是一個傳播的手段或者工具,而承載內容的依舊是網頁,依舊是有載體的。我們要擁抱這種時代的變化,利用這個新時代的手段。
如何推薦呢?大致如下:我會把我發現的優質博客,通過我公眾號推薦給大家,我會把推薦的博客做一個解讀,然后做一些介紹,再把地址分享出來。大家通過我的公眾號了解到這個獨立博客之后,可以去電腦上打開博客學習。在作者的那片靜謐,優雅的博客天地中,去學習,去觸摸作者的思想。這樣的儀式感多棒!
從下周開始,爭取每周推送一個獨立的博客,讓大家去了解和學習。也歡迎大家把身邊看到的優質博客推薦過來,我推送給大家一起學習和分享。
最后,我想說:生活就應該多一點儀式感,那樣既感覺神圣,又會心懷崇敬!學習技術更是,因為那是夢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