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的時候,我極愛看書。忙碌的父母并沒有多少時間帶我,更不會像現在大城市的父母那樣精細培養,我是被放養的。家里清貧,只有幾箱子書,書架和粉筆是我小時候的玩具。我嗜書,也貪玩。可以一個人坐在里屋捧著書看一上午一下午,也可以出去瘋玩到黑才回來。從小學起到高中,我語文就是時常得高分的,特別是作文,總會得到老師“語言流暢情感真摯”的評語。
父母雖不細節上精細培養,但長在學校這個大環境,總歸和周邊農村有點區別的。媽媽常跟我講學要學踏實玩要玩痛快,還給我講她哪個同學,有當記者的理想,后來真的當了一名記者。天真的我眨著眼睛,把當記者當做一件至高無上的事情。
高中時候原本興趣在文科,但因就讀的高中重視理科,總分排名靠前去讀文科是會被人議論的。我那時又年紀小好勝心強,不服氣也就跟著選了理科,上了一個月天書一般云里霧里,雖然很想轉到文科,但礙于面子,一直沒有勇氣提出,就那么呆在理科班了。然后高考時候填志愿又兩眼一抹黑,在一個見多識廣的親戚指導下,填了一個哈爾濱工業大學,后來才知道這是個多么以理工見長的學校(傳說中僅次于清華,有待考證。)
從入大學起,就被學校以嚴格的工科思維痛苦地訓練著,直到研究生畢業。7年時間,我也真心服自己的能忍了。
中學時代的文學夢想記者夢想已灰飛煙滅,從事這方面的職業幾乎不太可能。一來重要的大學時代都交付給了嚴格的理科訓練畢業后不從事這方面職業好像虧了;二來新聞也好記者也好廣告文案也好,科班出身也一大把。
可我始終沒有放棄寫字這個事情呀,大學時候興致勃勃做班級刊物主編,一做兩年;工作初期,加入一個公益雜志社,專門遠程采訪赴邊遠地區支教的志愿者;也堅持自己寫日記,在豆瓣上。
研究生畢業,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外企開發商,與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履歷看起來完美契合。然而我在那里卻待得如坐針氈。離開了學校,不以考試考核,我發現自己對那個部門的事務一竅不通。我試著用之前拼命三郎學習的精神來學那些圖紙,那些工程量,然而,我學不會,我真的沒有識工程圖方面的天賦。職場沒有那么多時間給你慢慢來,連環挫敗幾個月后,我離職了。
以上寫了那么多,都是說明我身上一個擰巴的事兒:學著、做著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東西,喜歡又擅長的,卻成了業余少的可憐的見縫插針。
(二)
從那個華麗麗的外企離職后,我灰頭土臉地度過了大幾個月的時間,到農村休息,也到大城市逛吃。人是不能一直這樣下去的,但已經不能參加畢業生校招又沒啥社會經驗,我空有高學歷也找不到工作。于是我彎下腰,去了一家網絡媒體,勉強度日。這段日子倒給了我一個新的開始:地產網絡媒體,寫稿子,做內容策劃,采訪專家,倒讓我發現了自己專業和愛好的結合點了,我終于做得開心起來。
十個月后,我到了上海一家知名地產代理公司,做策劃,也是文字和策略結合的工作。懷孕生子,時間呼嘯而過,轉眼已三年。
今年我原本不想參加什么網絡課程。人嘛,在自己舒適區待著不挺好嗎,又花錢又花時間的事情有幾個主動肯做的,沒有痛楚啃噬自己的話……?
所以,沒錯,我就是被痛到了。
我突然發現自己快三十了,一事無成誒。突然發現自己對地產這一行做久了看透了就很厭惡,本就出身低微,越發對這樣流淌著原罪的行業愛不起來。突然發現孩子有了開銷大了,收入太低了。
接近而立之年,這樣的發現們,痛不痛?你說痛不痛?
再加上我逐漸認同了一個觀點:人應該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才能自發地產生使命感成就感幸福感,才能付出一生,否則多做幾年都是煎熬。
我的愛好,數著指頭都能巴拉過來:除了讀書就是寫點兒字,其他都是蜻蜓點水中的點水啊。
就這樣,我加入了一個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作者的寫作課程。
一開始我是沒有多大期望的。只是覺得或許每周交一次作業,能促進我養成寫字的習慣;也許老師一周一次的講解,能給我一點啟發就值得了。“值回票價”這個說法,很重要。
再進一步,若能真靠寫字來個閱讀量100000+,成個副業,不求發達,能在家SOHO,帶娃掙點錢兩不誤,就更完美了。
呶,我的理工科訓練還是有效的:在做一個決定時,瞬間給排好了最低期待值、最高期望值,位于中間的都可以歡快地接受。
然后我加入了第二期“天才兒童讀書寫作訓練營”,自2016年4月1日起十周時間。
今天,是第十周,我們結業的時間到了。抬頭看表:距離交稿還有45分鐘。我此前9次都沒有拖延到12點之后,這次也不要!(完美主義者的強迫癥臉)
第一周:擠出了一大篇,寫了一個故事。
第二周:發現自己組織語言寫評論好難,我的邏輯根本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啊!
第三周:小說?我才發現自己語言和故事都很貧瘠。
第四周:雞湯文,到了我還能寫的一個領域了……
第五周:給前面一個雞湯文起50個標題。當真是要了小命,我之前頂多給自己的文案起十個標題。50個?不過經過這次訓練,我發現自己隨手都能寫個還可以的標題了;
第六周:寫了一篇自己想寫的文字,寫得非常用心認真。
第七周:改寫一篇新聞,我這次作業沒有完成的很好,領會不夠。
第八周:寫一個廣告長文案,到了我平時工作領域,我一下子寫了三篇,交了兩篇。其中一篇是很順暢地寫關于這次寫作營的,竟然真的有人因為這個文章問我在哪里上課?太開心了。
第九周:寫一個富有爭議性的人物,這一篇我也費了很大心力,最后結果一般吧,雖然主編給評了優秀,但我自己不太滿意,苦于太忙,還沒有修改。
第十周:最后總結復盤文,此刻在寫的這個。
(三)
我發現了一些讓我驚奇的事情,這兩個月期間發生的。
原來我時不時寫一點文章,現在回過頭看,感覺不忍直視呀,邏輯沒邏輯,文采沒文采,干貨沒干貨,雞湯沒雞湯。可怕的是我還覺得自己寫的不錯,那時候;
突然間寫作的素材多了起來,要隨時拿個紙筆或者手機打開記錄才行,每天寫個1000來字竟然不是大問題,從4月底我開始在簡書上寫字,我竟然已經寫了快7萬字;
簡書上碼字還真的有人看!有兩次被推了首頁,在我沒有首頁投稿的情況下;前面寫的多被拒稿,后面寫的大多被各個專題收錄;還有編輯找我要轉載文章;還有個自媒體平臺問我要不要加入他們的作者團隊,那天我覺得整個天空都亮的不要不要的;
我認識了幾個因為興趣而聚集起來的小伙伴,我們互助友愛,不知不覺,好幾個人都進步了不少,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業余時間我都用來看書寫字,家庭關系竟然…比之前還好些!
除了讀自己喜歡的書,寫想寫的東西,我在自己本職工作上也好像比之前有了些突破……
這都是怎么發生的呀?短短兩個月內,給了我太多驚喜和信心。
就像主編一開始講的那樣,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天才兒童,只是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被埋沒壓制了那一抹才華。我覺得必須感謝劉主編,他從來不會批評,不寫負面性評語,只分享優秀的、正面的作業給我們,保證我們自我探索,形成自己的風格,獲得認可之后,更加自信,形成良性循環,開啟自證系統。
“老干部”劉主編還難得的一點是,他從不會寫口水雞湯文。在這個滿大街網絡寫手全民雞湯、全民開課的時代,他不激進,不急躁,只是淡然篤定地做著自己覺得必須得做、不能省略的事情。這樣的網絡課程,他全程陪伴兩個多月,每周都有點評和講解。在很多一次兩次課都動輒收費上萬的人看來,劉主編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兒傻?
可我們就是感動于這份認真,執著,三觀正啊。已經有好幾個小伙伴在和他一起共商大計了,我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加入,哪怕只是寫幾句文案都行。
在時間的長河里,這短短兩個月也不過是白駒過隙一般,但這兩個月的時間密度和成績提升,是厚重不可忽略的。我終于發現:
這不僅僅是一個讀書寫作訓練營。
也不僅僅可以治療懶癌、拖延癥……
它真的,真的給我開啟了未來更多可能性的一扇窗口。
(當然,前提是你按照主編的要求,認真對待。)
我還記得,看到課程報名貼那陣兒窮到爆,跟他私信說:“晚一點給你學費好嗎?”他秒回:“當然可以,什么時候都可以!” 當時就感動的要淚奔……
就像他最初的爆文“教養”系列一樣,跟著有修養的人,內心是踏實有底的,也只有真正有教養的人,能做到以匠人之心,寫字,教人。
用主編的微信ID自我介紹結尾吧,愿我們將來,都可以
說真話,寫言之有物的文字,真感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