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趁火打劫”原文: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釋義:
啥意思呢?就是說眼力得好,瞅準敵人陷入困境、自顧不暇的時候,趕緊趁機撈好處,就像用強硬手段搞定軟弱的對手,別客氣,也別手軟。
事件:
先翻翻歷史書,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官渡大戰,那可是打得昏天黑地。袁紹這人吧,看著挺牛,手下謀士也不少,可就是不聽勸,內部還矛盾重重。曹操這邊呢,雖說兵力沒袁紹多,但腦子活泛。這時候許攸來投,曹操一聽許攸獻計,立馬火燒烏巢,斷了袁紹的糧草。袁紹軍隊一下子就亂了套,陷入絕境。這時候,曹操可沒閑著,他沒給袁紹喘息的機會,趁袁紹軍隊大亂,指揮大軍全面出擊,打得袁紹落花流水。這場戰役,曹操就是典型的趁火打劫,抓住袁紹內部混亂、糧草被燒的時機,一舉扭轉戰局,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前段時間世界首富馬斯克進入了白宮,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的特斯拉因多重危機陷入困境,而競爭對手、金融資本和政治力量則趁機展開了多維度的“趁火打劫”。喬治·索羅斯牽頭的左派集團對特斯拉強勢做空,索羅斯基金通過47家媒體投放3000篇負面報道,覆蓋美國86%的網民。操控輿論強勢打壓特斯拉股價。同時還資助環保組織發起“特斯拉店鋪破窗行動”,在歐洲多國制造門店暴力事件,加劇消費者對品牌安全性的擔憂。結果,一系列操作讓特斯拉股價從2024年底的488美元暴跌至252美元,市值蒸發7500億美元,馬斯克個人財富縮水超1000億美元。這說明,在全球白熱化競爭中,單一的技術優勢已經無法抵御多維攻擊,而政治投機和供應鏈失控可能成為壓垮巨頭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現讓對手公司趁火打劫的情況。這當年的柯達也是死在這上面,連喘息之機沒有!
股票市場里,這“趁火打劫”的事兒也天天在上演。有一家上市公司,本來經營得還不錯,股價一直挺穩定。結果有一天,突然爆出財務造假的丑聞。這消息一出來,股價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直線下跌。股民們慌了神,紛紛拋售股票。這時候,一些有經驗的大投資者,他們沒有被恐慌情緒左右。他們早就關注這家公司很久了,知道雖然爆出丑聞,但公司的核心業務其實還在,只是被丑聞暫時掩蓋了價值。于是他們趁機加碼做空,讓股價暴跌,卻悄悄地大量買入股票。等公司后續處理好丑聞,股價又開始快速回升,這些投資者就大賺了一筆。他們就是利用公司陷入丑聞困境,股價大跌這個“火”,成功打劫,實現了財富增長。
“趁火打劫”這招兒,雖然聽著有點不那么光明正大,但在歷史、戰爭、商業、股票這些領域,它確實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很多成功的商人便是如此,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抓住時機。在對手陷入困境的時候,合理地利用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當然,也有很多把自己作死的案例,只是因為我們更愿意模仿和學習勝利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