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個多熱愛學習的人,尤其是這兩年真是超愛玩一女的。學習方面挺艱難的,但是要說也還是有東西能說的,先放著。也不是什么學習帖,沒有學習經(jīng)驗介紹,好學目的的就沒必要看了。
夏天的課室總是充滿各種奇異的驅蚊水味道。
大二下學期上不上雙專的生活差異是真的好大。
在上語言學導論。真的不知道這節(jié)課能怎么聽怎么學。完全聽不進去的,pre也很煩,期末考也不知所措的那種科目。自己的原因當然更大,但是這節(jié)課學不進去還想怪一下老師。噼里啪啦地一堆話下來抓不住重點。念念叨叨的,然后自己講著講著就笑了。也不是米歇爾那種能自學懂的課,導致這節(jié)課變成最討厭的科目。好吧,我承認是我的問題了。坐最后一排不聽課就是看看同學。有回應的有寫筆記的,有記得上節(jié)課講了什么沒講什么的。認真聽別人還是有所收獲的,上課還是得撇除對老師的看法才行。(emm結果平時作業(yè)認真地寫好了報告,成績沒有太糟糕,謝謝老師。
上學期開始學習就出現(xiàn)大問題了,期末考超級糟糕。這學期也一股腦地選了課,這學期堆砌了又復雜又難的計算機課程。計網(wǎng)排第一,每節(jié)課都不知所云。是個很牛逼的老師吧,話講很快打字也很快。上課也是巴拉巴拉地就過了。跟不上是一回事,還會不自覺分神。這堂課打擊了這學期的學習信心,每時每刻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讀書了。期末考怎么辦呢嚶嚶嚶。這些課真的已經(jīng)不敢奢求學有所得,精通些什么了,卑微到只希望自己期末考能合格==是很不上進的消極學習態(tài)度。
但是我得同意作業(yè)的存在。我其實是喜歡上課的過程的,總覺得自己聽了懂了。但是做作業(yè)的時候就真不是那么一回事。就算不聽課,為了交作業(yè)我還是會嘗試自學一次的。幸好我還不是那種心安理得抄作業(yè)的人,做得慢也會嘗試看看教材,實在來不及才。(不過上學期是真的很頹,導致期末狂補會計知識,其他科目全部都復不及。
我不算是個喜歡學習的人。但也不能說不喜歡。我對學習這件事的熱情是真的間歇性的。每次設想的時候總是干勁滿滿,然后發(fā)現(xiàn)可以懶可以頹的時候又毫不猶豫地就咸魚了。特別是每次家里有點什么的時候,都會斗志滿滿地想我要好好學好充實自己找到好工作早點從家里獨立出來。然后三分鐘熱情一過又是個不學無術的懶人。
補課課表滿到想向全世界傾訴。但是說是這么說,心里也沒有很難過,覺得時間被填充了一下子就沒有了任何散漫時間,不用考慮自己到底做什么。但是這種堆砌的時候我就會希望所有老師都不要布置作業(yè),因為兩節(jié)課間隔太近我是會焦慮處理不過來的。后果是趕ddl熬夜。如果我可以不睡覺那也是很好的,我晚上做作業(yè)效率還真的挺高的。
我喜歡坐在邊邊的位置,只是因為感覺地方可以大些,至少在人多的時候不至于兩邊都是人,感覺很壓迫。但是這個位置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跟那些走來走去的老師很近(特指水課,畢竟這些老師講話也不需要板書。他們講課就是一場興致勃勃又有點慘的獨角戲。我也不好意思太壞,聽課是應該的嘛,所以每次他們在附近我都會抬頭看。然后就會對視!感覺抓住稻草一樣,這個老師接下來一節(jié)課好像都是對著我講一樣,就看著我了。尤其是化化,導致我覺得背負著她的期望聽課。班導說能讓她記住你也是好事。結果并沒有,上學期末就是不高分(雖然我也沒好好背書,但是感情路線真的沒用。定理:逢對視必被點。移動電商的老師就這樣,哪怕我坐在第五排也阻止不了她。
坐第一排也是這個道理。只是為了地方能大點。我的舒適距離是真的很寬。坐在中間的話要瞻前顧后的。坐在第一排在一般情況下腳可以往前伸。只要把桌子往前推就想有多大位置就能有多大。所以我不是說要跟后面的人保持距離什么之類的(更不是因為討厭誰回避誰,只是想著說上課我要是動來動去又撞到別人的桌子什么的。按照我的習慣,我的腳往前伸到我往后仰的這個距離都不會打擾到別人就是最好的。
這種心態(tài)來源一個坐我前排的女生,往后仰把她的頭發(fā)晃來晃去,她自己還不知道!而且還不止一次!不時會險些碰到我喝的東西。但我也不好說人家,畢竟空間就是那么小。所以我就想著說自己不要給別人帶來這種煩惱,雖然我的小短發(fā)還不至于。
當然第一排還有一個就是促進自己聽課的意思。上了大學以后上課是真的很難全神貫注的,第一排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不走來走去堅守講臺的老師就會離你很近,然后就有種老師盯著你玩的感覺,那就更覺得應該好好聽了。所以從大一的時候就開始這么做。好處就是來晚了,很多時候大家都不搶這個位置。反正我是那種坐在后面就劃水的人。坐第一排也看不到同學,感覺就是就算上課那天我也沒有見到同班同學==但是雙專的時候不這么做,我就感覺我其實重視程度就低了些,沒有正視雙專實質上跟本專差別是不大的。
我不喜歡任何形式的調課補課,因為那就是我潛意識里的不學習時間。導致我心里極度不情愿大腦當機,甚至還要買杯喝的哄哄自己才能好。結果是可能效率低下。可能是因為這學期的課表滿得來很均勻,只要稍微一調就會造成某天的堆積(周六補課是真的過分了。星期五下午才下課就開始導致我覺得自己沒有周末,強烈到晚上總是覺得睡醒周末就沒了。
好氣哦,詞匯學老師總是在課前的課間講一堆話,然后每次我都后知后覺她好像在講什么重點。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學習是真的太慢了,做事情也很磨蹭,同樣的任務完成的時間要比別人多。我說在學習的時間其實總有一半是消耗掉了,事倍功半是常有的事情。我之所以嘗試刻苦其實是一種不甘心的情緒。覺得我能做到的為什么就不做呢。很佛又沒有斗志就是我的現(xiàn)狀,所以現(xiàn)在只能靠ddl推著。高三的時候也是覺得沒有該有的樣子,我這個人沒有野心,沒有目標,但是又很浮躁。高三的時候我甚至很想休學一個月,一邊去寺廟打坐又一邊學跆拳道,打拳也行。感覺很矛盾。
總覺得讀雙專已經(jīng)好久了。明明上學期才開始的,卻覺得像是大一就已經(jīng)在做的事情學了很久很久了。雙專算是逼自己學習的一個做法,比報培訓班要好很多,因為是學校設立的,會跟課表的時間有一定的安排協(xié)調,出現(xiàn)沖撞的可能性會低一些。而且就是有個體制在那里,不出席要請假,不及格還得重修的那種(但是好像都不會讓你不及格。如果在外面的話,老師也不需要多大的理由就讓你缺席了,反正虧的還是你的錢。雖然我上學期翹了不少課,但我保證強制性還是比另外學要好很多。
其實雙專真的是自己跳坑。我其實還算是喜歡英語這個科目吧,原因可能是從小到大都還能學得比較好的科目。所以感覺就是在這個科目上給我的自信感會稍微強一點。上了大學以后的感覺是自己沒在學英語?主要還是大一的時候綜英課也比較水,外教的eap也沒好好聽。感覺自己考試什么的都在靠著高中的積累,有點不夠用沒有進步的感覺。所以就覺得是一種比較消極的狀態(tài)。所以就覺得那還是選雙專吧,主動地給自己加點英語課,起碼保持一個學習的狀態(tài)。
然后上了大二才發(fā)現(xiàn),其實大二還挺多英語課的?一個星期七天我有五天都在上英語課,不在上英語課的日子也要寫雙專作業(yè)。之前的星期二是English Day,現(xiàn)在每天都是。不過說這個也沒有太多抱怨的情感,畢竟是我自己說要去做這么一件事。上課的過程我也還沒至于太抵觸。
但是emm我開始的時候是沒想過要堅持到底的。我的初衷僅僅是為了給自己上課而上課。就是無所謂我最后到底是不是能拿到證書。聽說畢業(yè)論文全英幾千字我就擔憂了。我想的是享受過程嘛,學了的東西都是我的。語言類還是跟其他學科不一樣的,潛移默化的。但是其實又好像跟考級一個道理。我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停下了,然后就全部忘掉了,真是慶幸那時候被勸去考級。大嫂之前也是個英語牛人吧,反正我在她面前拽不起來hhh但是她昨天問了我一句很簡單的句子,我就有點悵然了,所以可能還是要堅持下去才好,能做到的事情還是逼一下自己,但也不強求。只是別人能堅持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嘛。
選雙專還間接犧牲了各種聯(lián)絡感情的時間。星期天要上課就扼殺了周末回家的信念。阿糖每周回家導致比較難約。日常也要顧忌著晚上上課的時間。特別是現(xiàn)在周五的課下午才結束又意識渙散導致趕回家耗時耗神。有什么活動收集空閑時間,雙專兩個字駁回所有提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看各種晚會和講座。上晚課真的是很慘很煩的事情。學習就該在下午五點下課的時候結束,星期天米歇爾的無理安排是最讓人生氣了。但是現(xiàn)在至少還有一三五,是個有晚上的人,也算是小滿足了,只是出不去玩而已。
雙專加重的最大壓力還是pre,雖說不是多燒腦,但是真的耗時間。我就是磨磨唧唧拖拖拉拉,不愿意太早準備。因為寫稿子和做ppt是個連貫流暢的過程,比較臨近pre的日子我的印象會深刻很多。但是呢,這學期我十分懷疑我有超過10個pre,堆在后面導致我如果拖了可能準備不過來。然后我就很煩躁。
移動電商客戶關系管理pre可以但真的沒必要。老師們何必因為學校的外號而強行把pre加到平時成績考試之一呢。這里可能要表揚Liu,這學期只要念篇新聞稿就可以了,簡單輕松。因為我背不了書,哪怕是Danny的pre我也沒背下來。所以不管什么pre我都印好稿子念。其實pre這個事情是真實的虛度時間,因為其實同學不會聽,老師可能只是為了分點時間可以不講課(那還不如提前下課。
對比起上一屆,按照師姐的說法,就是我們的老師很多都沒有很好。例如Charles和Liu,這兩個老師的課我沒少翹,只要有什么活動撞了我就會毫不猶豫地不去了。其實是很不禮貌的做法吧,也沒對自己負責。但是我還是挺希望這兩個老師能改善一下教學方式的。我不能總怪老師不好。期末評分的時候也還是給了挺高的,沒有中肯地給他們提意見dbq。emm接下來要簡評各個想提一下的老師。
Charles就真的給我一種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的感覺,每節(jié)課只是讓同學做課本練習,然后站起來講答案。他講話很慢很慢,剛開始的時候也很喜歡cue我。他也不布置什么作業(yè),也沒有pre,整個學期是真的晃過去的感覺,感覺到期末才點了名。結束以后給人一種虛度了時光的錯覺。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他一把年紀的就給我一種學者形象,感覺問題出現(xiàn)在不會教學生。期末分數(shù)也不可觀,但是我也自知表現(xiàn)沒有很好。只是跟了Peter以后一對比是真切感受到什么虛度光陰。
Liu的英文名叫什么呢,我突然忘了。誰能想到呢,他這學期還教我們。但是兩個學期的感覺就是一成不變,做聽力。他課上做的聽力感覺比聽力課還多,實在是無語。專四前為了專四準備,專四后為了期末考試準備。他也不點名,也沒啥作業(yè)。這學期最好的是pre只要讀新聞就可以了。是一個對于學生來說水課很容易的老師。雖然感覺就是他自己也在混時間。講課本是極其偶爾的事情,上次難得講了我還沒帶課本。講一句可以扯一堆題外話,反正一節(jié)課就那么過去了。他知道大家不來上課也不聽課,但他到底怎么想的呢。師姐叫我評教舉報他′_>`跟深海感慨做這么一個老師該多好,又不費神還賺錢。
Joyce是上學期最懼怕的一節(jié)課,感覺是要認真聽的課(可能是因為沒遇到Peter吧還。她算是任務很多的了,課上也要求你思考。emm感覺她自己是個閱歷豐富很牛逼的人,可是不知道為啥上課會有奇怪的講話語調,微信講話也怪怪的,總覺得她有點瞧不起你的感覺。在她面前pre講權游實在是班門弄斧,那質疑的眼光真是drl雖然想混過去心虛是真的。為了她的課改的英文名。本來感覺也沒什么需要了,然后直譯中文被diss太長無厘頭,行8她也是用英文名點名的,點名的時候語調會上揚,然后每次點名都給我一種查無此人的感覺,大家都很不習慣,都要反應。對她的課越來越松散的原因是內容我很排斥,不是學憲政就是學地理,既是盲區(qū)又是討厭點。中文中國地理我都處理不來,還要我英文學習世界地理分布,我學習興致極低。
米歇爾這個老師有點意思的。我至今仍然沒有辦法拼對這個名字,總覺得跟Michael太像了,也不是很符合發(fā)音法則。大一的時候可真是討厭她,那時候教ELS。不過想想可能是課程內容的原因,她能怎么樣講呢,期末好像還給了我4.0嘻嘻。那時候還真的挺矯情,完全受不了她因為學生代簽而大發(fā)雷霆(雖然說到底的確是不對。這學期中國文化倒還好,講不出想象中的文化感。但是心里還是已經(jīng)接納老師了。算是一個講課的時候總是無端發(fā)笑的老師,笑聲還很魔性,老是學來著。然后混著混著也要學期末了,但是這學期的考試倒是有點懸。逃不過中國歷史嗚嗚嗚。期末復習這門導致落下了詞匯學真的是本末倒置的感覺,因為沒記住地名歷史的還是沒記住,太虧了。復習的時候還一度想吐。(啊這學期最氣的還是她的課放在星期天晚上,導致星期天的時間變得很惡心,強烈譴責。
然后就到Danny,這個老師倒是挺話題的。主要是之前就會不時在班導朋友圈看到吧。就是那時候應該給了正面評價,所以就形成了一種潛意識的認可吧,以致于到后面別人表示不滿什么之類的我都還是比較平和的。emm穿著打扮什么的就沒什么好評價的了,是個比我要精致一百倍的老師,所幸這一年他沒有diss我穿著打扮什么的。還記得剛開始他說什么長得好看還加分,所以他的pre那天還刻意打了底= =他也算是嫌棄學生型的老師,就是嫌棄我們回去不練習。他上課也是很多時候就播一個美國大叔視頻然后讓我們模仿跟讀,他的課大部分時候也沒有太緊張,因為口語發(fā)音我還沒有不標準到要被糾。即時小作文那天,好像要我講一個什么讓他笑,但是我那天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很喪,然后表現(xiàn)很差,講了些毫無意義的東西。考試那天我也一路趕過去風塵仆仆的,本來冬天就炸毛,他簽到的時候盯著我問我是不是剛睡醒。真的是一臉懵逼地就考完了,考完以后都還恍恍惚惚,之后他在群里說不用擔心什么之類的,最后隨手給了很多4.0,真的神仙老師。現(xiàn)在也偶爾還會看到他在隔壁課室,不過我感覺他認不得我們。他向外是很喪的,就老是講些消極的話。也是因為他我才很討厭現(xiàn)在四個班的制度,因為我覺得是因為重復次數(shù)太多,導致我們最后一個班,他都講到低沉了。但是他就是喪喪喪,然后很善良?反正就是人是好的,但又每天矯情一下說不要對別人好了之類的。
Peter是個好老師。他自己因為知識儲備是真的很滿了,一直嫌棄我們的無知,雖然不得不承認自己很垃圾。就感覺兩年了第一次真切有在好好學英語的感覺。有在學單詞,也有學句子,也有學文章,就還挺全面的。就感覺多跟他一段時間就真的能有提升。因為他的口碑嘛,就是很恐怖的,讓學生配音小羊肖恩?dbq我覺得那個可能還挺有趣的。他上課打分真的很透明,就無論高低都當著全班的面輸入。所以剛開始準備不足的時候是真的擔驚受怕,很怕被cue到。后來也是為了他這個課開始認真預習了,然后去揣測每一句話會有什么延伸,真的就感覺學到了吧,上課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一直都很擔心抽到那個視頻pre,結果竟然一整個學期都沒抽到我!他的文件還全部都么得了,最后那兩個星期真的超級快樂。但是最大的一個點就是老是開車,很多黃段子。評教的時候也沒好意思直白地寫這個= =反正我覺得聽不懂的人就是很多,他自己講下去也沒意思嘛,收手吧老師= =他自己就講出來笑一下,然后有些時候又覺得不好解釋,還是索性別講了= =真的除了這點以外,沒什么毛病,結合粵語講的時候就很有趣,其實我是看不出來他是個廣東人?(把無關緊要的東西用粵語講這倒是跟陳老板挺像的。
仇是個美女老師(竟然沒提過英文名,第一節(jié)課看到她的時候覺得很驚訝來著,就感覺是年輕貌美,聲音還好聽。但是第一節(jié)課還沒教材,也沒十分認真地聽,到了做練習的時候就怕了,發(fā)現(xiàn)練習題都是她上課的原句。沒看到書的時候覺得好懊惱,這豈不是要每節(jié)課一絲不茍去聽她講話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課本里的。但是就莫名感覺她是高要求的那種,所以那時候準備pre的時候也是很緊張的。嗚嗚嗚上課跟著聽都是懂的,但就是記不住概念,期末復習不夠真的涼涼,她給分也挺鐵面無私的,雖然說剛開始覺得不掛科就很好了。期末的時候調走了一節(jié)課竟然是去結婚了,也沒有告訴我們,之后就沒課了。
Amanda真真是個好老師。其實我剛開始沒帶眼鏡看過她,聽聲音是真的很好聽,發(fā)音也很標準。上課的時候很引導學生參與吧就是。到了學期末以后應該是記住我了。因為我總是覺得不該讓老師尷尬,畢竟我也全部電影看了,所以在提問的時候都能答上來,之后她就開始主動cue我了。首先就是好在用心吧,對待我們的pre修正都好及時細致。然后就是期末的時候還給我們剪視頻,最后還特地想要找我們拍合照。我感覺就是那種教學過程中傾注了情感的老師,我是挺感動啦。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不想要做老師的原因,就是我覺得自己應該也會不自覺像她一樣去投入了,然后就會想很多,然后學生一輪輪的,就會要投入很多很多情感。希望她以后能多遇到些積極的學生。
英語方面真的就是一個倒退的狀態(tài),以前學的都忘記了,老本都沒得啃了。慢慢地感覺語感也變糟糕了很多,很多基礎的語法知識都不敢確定。考專四的時候沒有復習,但是考試的時候覺得,高中剛畢業(yè)的時候考出來肯定要更好些,很多本應該會的東西。英語這門學科既是我最大的自信,但又是現(xiàn)在的自責點所在。就是沒有那種敢說自己學得好的狀態(tài)。
每次自我懷疑的時候,小蘇都會說一句你可是雙專英語的人。但這就更糟糕了,因為并沒有覺得自己有學到很多,也沒有比任何人優(yōu)越。批評老師可能不好,但就是莫名踩雷率挺高的那種感覺,就是沒有遇到那種契合的老師。結果就是,與其說是一種提升,雙專變成了只是更多要上的課,更多的pre和期末更加緊湊的考試,別人看來慘的同時好像還牛逼轟轟。
很多時候我都會想要回到高中去上英語課,或者回初中,甚至回小學。在這三個階段我都有遇到那種良師益友,是很愛拓展的老師。雖然Joyce也拓展,但就是聽不進去的那種。以前也較真很多,所以跟每一個英語老師的交流也都很密切,最喜歡的是那幾個會批評我的老師,是讓我驕傲而自大不起來的存在。
這學期算是比上學期要努力了很多了,就是盡力了吧?但是績點還是拉不上來。不過這學期的英語都還好,就是沒有之前那么劃水,算是稍微對自己負責了一點,感覺就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
其實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就是真的開始迷茫的時候了,大家開始想未來。考研真的是一個經(jīng)常提到的事情,問我的意向的也挺多的。我不考研。這個答案是斬釘截鐵的,就感覺應該是一種怕困難的表現(xiàn)吧。反正考研給我的印象就是很難,然后太需要靜下心來投入了。我總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過了那個讀書的心境,就是很難再像初三高三那樣沉浸,然后不顧一切地努力。我總是很想玩,我沒有說不想學,但是我不想被限制著學吧。當一件事情的目的性太強的時候,我就會抵觸情緒很明顯。在我剛來學校的時候,有個師兄就跟我說,如果要考的話,從大一就得開始準備了。當然事情總沒有開始得太晚這樣的借口,但我就是不想了,毫無念頭。
這一年的大型英語考試都是裸考的,四六級包括專四。全部都沒背單詞,做題就更別說了。六級買的習題現(xiàn)在還干干凈凈。六級過了但分數(shù)很難看,專四現(xiàn)在還生死未卜。所以是鐵了心六級要再考一次的了,但是如果還是裸考的話就沒意義了。前陣子剛放假又興致滿滿地規(guī)劃了要每天怎么背單詞做閱讀,然而并沒有orz
我的運氣是我沒有掛過科。就是無論是學習還是說考駕照,所以很幸運就是所有考試都是一次過的。掛科這個概念其實還是大學才比較明顯的吧,以前就算低分不及格也不用補考什么的,畢竟看總分會有別的拉上去。大學考的很糟糕的時候老師還會用平時分幫忙拉拉,所以是真的很幸運沒有掛科。笑死,上學期看成績分布,其實有好幾門期末是真的不及格,靠平時成績拉起來。越努力越幸運這樣的話我可不敢講,我都不敢說自己努力。
我數(shù)學不好。從小學開始我其實就面臨了這個問題。但是小學的時候畢竟也還算難不到哪去,并沒有很明顯吧。但是就已經(jīng)是引起數(shù)學老師關注了,他就覺得我其他科目好,數(shù)學不能不高分。月考好像都沒什么大問題吧,反正只要大考我就會很糟糕,所以小升初的時候數(shù)學也很糟糕,最后錯過了一些本來該有的榮譽吧。到了初中的時候好像沒什么老師糾我。還是說那時候我就學得還挺順利的呢?但是我記得初二的時候跟一個新來的老師鬧得很不愉快,那時候跟她鬧了矛盾我就直接跑到課室外面自己研究錯題了。我同桌還說擔心了我一節(jié)課怕我想不開什么的,因為那段時間有初三學生墜樓的新聞,還比較敏感的。
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現(xiàn)我數(shù)學方面是數(shù)字還挺好的,但是幾何很差。我的立體構造什么的都會很迷茫,每次找不到線,想象不到形狀。背數(shù)字和算數(shù)什么的倒是很順= = 然后到高一的時候我就因為排斥心理老是把數(shù)學作業(yè)堆到最后做,然后一到要交的時候又很趕很煩躁。高二可能還不那么關鍵吧,到了高三以后班主任開始抓我了。黃老師是個真的很有耐心的老師,其實他上課有些過慢了,他會一步步講,其他同學會很嫌棄他講這么慢,但是其實我是很慶幸的,因為就算要這么慢我才懂,我那時候就希望老師不要快起來,怕跟不上。
我自己其實也是會心急的,所以到后來有些很容易但我就是做不好的題目我也會去問老師了,老師就給我換著方法講TT其實那時候真的感覺自己懂了會了,但是我還有一個做題慢的問題,一快我就會虛。所以考試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總是崩,到了高考的時候數(shù)學還是差得不堪入目(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然后拖住了我的排名,整個人就覺得很對不起班主任的那種。那時候因為遷戶口的事情,也經(jīng)常跟老師交談什么的,但結果就是沒表現(xiàn)好,沒證明自己是真的有努力學會了那種。
其實我是理性思維的文科腦子。如果我學文科的話,對政史地的接受幅度可能會更大些,甚至可能成績比理科要好。但是我就是不想背書...這個是最大的理由,其次是對地理的討厭。是真的就是討厭,我現(xiàn)在對于一切地理知識都很缺乏,所以其實挺沒有常識的還。物理學得也不好,我現(xiàn)在也不記得問題出在哪了。但是我覺得我在學這門課的時候很多投機取巧的東西。生物化學我是很喜歡的,反正就是覺得很有趣,學起來的時候會沒那么痛苦。小學畢業(yè)的時候就說要選理科,最后倒真的毫不猶豫地堅持了。
反正其實我挺蠢的,學什么東西都很慢,做題也很慢。這個慢吞吞的思維在高中的時候是真的很受罪,尤其是高三后期不收作業(yè)資料就一直不斷發(fā)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再怎么努力堅持不停地做,我都趕不上在各科老師上課前寫完卷子,得了這科就失了那科。到最后考完,我桌上其實都還有一大沓沒寫完的練習卷。考試寫不完的時候我就真的靜不下來看一道題,就會把卷子翻來翻去,然后心里很焦躁。我的心態(tài)是真的不過關。我最放松的永遠是考完的時候,我才會開始什么都不想,然后讓自己休息一小會。
但現(xiàn)在想做家教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教不來。理科成績太差也不敢教,語文英語又不知道該怎么去教才好。最近就會有強烈的少壯不努力的那種感慨。
但是再怎么笨,我都沒有上過補習班。像我這種寄宿教育,是真的每個星期都只有周末回家,而且是后來越高年級時間越少的那種。所以要是補習,就是真的連周末都沒有了。當然我的同學們就有這么拼的,比我聰明的人也去補課。我有過很上進的時候,我因為覺得自己太差,就主動地想要去過。我跟媽媽講過,但是最后還是不了了之。所以算是可以說有什么都是校園內的學習成果了。我媽媽也一直覺得,要花錢讓你去補習,還不如你自己學好一點,錢留下來買些好吃的。我以前覺得這么說也對,所以也盡量還是在學校就解決學習上的問題(畢竟我家也沒有人能教我,我的哥哥們也都不靠譜,一問三不知。現(xiàn)在什么都過來了倒是覺得那還挺值得驕傲的?現(xiàn)在我也覺得是真的在休息時間也強迫自己學習的話效率應該很低。(現(xiàn)在的我就是很不上進。
我初中的時候跟過我一個朋友回家,她是數(shù)學很好的女生,就我覺得她理科方面都學得挺好的。但是周末的時候她還是要去補習,我也跟著她去了,就算是體驗課吧。然后是那種小班教學(她還補數(shù)學。本來就想著是陪上課,所以我那節(jié)課也沒認真聽。但是我還記得是證明三角形,我的弱區(qū)。她是真的一下子就寫完了,然后我就看著她沒動筆,那個老師還一直走過來看。后來開始講解我也沒聽進去。那個培訓機構之后還老是給我打電話,我就說不用不用,別再打了。我都開始懷疑是阿姨不想讓她在家里無所事事才報的班,又或者是對自己女兒的成績有什么誤解。
在留意家教的時候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多120滿分考95想拔高之類的。這種如果是家長單方面意愿的話,我就覺得太慘太累了。這種我也不敢接,因為感覺已經(jīng)挺好了我也不敢保證有提升。就還是覺得除非是本來的老師不好,學不到東西,才應該另外找老師。不然就還是自身問題了,那就是能自己努力克服的。
中考前的那個周末,濾餅說回去以后可以不復習,可以看電視,但是不可以玩手機。他說玩手機會分散你的精力,如果回去玩手機的話,回來以后馬上考試就會很疲憊,會影響發(fā)揮的。我那時候非常聽他的話了,對他說的話深信不疑,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所以那個周末是真的很堅決不玩手機。很搞笑的就是那個星期敏敏來我家了,我也忘記為什么無端端來我家了。然后我就在看電視,她在玩手機,然后她讓我看個什么,我說不看不看不看。她堅決要我看,我那時候幾乎是匆匆一瞟就轉移視線了,就是真的很較真地自己不玩也不看別人的。現(xiàn)在想想,之所以對初中學習的不堪沒太大的印象,可能是因為中考的時候已經(jīng)考到自己所能的最好了。那時候一直很懸,分分鐘考不進理想的,出分數(shù)線的時候才好過來,那個暑假就都挺快樂的。
想了想,其實化化講話是有些道理的。上課的時候她有提過每天堅持寫點東西的意義,雖然我寫這么多廢話并不是從她的啟發(fā)開始的,我也沒有堅持每天做這件事情。但是就是能親自印證到這件事情的正確性,就還是要肯定她的理論。其實這樣讓人感覺啰嗦的老師就都是呈現(xiàn)經(jīng)歷而已,上課才會說個不停。
不知道為什么繞回老師了,但是想說的是最重要的老師,是濾餅。微信給他備注老大。不說教學上多有趣了就,其實更多是在生活引導上的。因為焦慮而哭這種東西是真的不堪回首,那時候幾乎是被他一叫出去就哭了出來。還記得那時候我說學校的小鳥太早開始叫了,我總是很早被吵醒(真的很無理取鬧。然后他說要去拿把槍幫我都打下來。那時候就覺得很搞笑就一下子好了。濾餅是第一個給我父親感的人,就會有一種如果是他女兒一定會很快樂的感覺。以至于我們對他心心念念了好多年,現(xiàn)在算下來是不是都有五年了,但是還是會想要保持聯(lián)絡調侃他。
我最感到學以致用是什么時候呢。是在路上看到大貨車的時候,只要出現(xiàn)在視線內我就不敢過馬路..因為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除此之外我的文言文無處可用,我的數(shù)學無處可用,我的化學無處可用。所以可能還是當初逼著學政史地的話,我的生活會發(fā)生更多微妙的變化,看事情的目光都會變不一樣。
其實小學生學編程這種東西,在我那個時候就有。那個時候學的Pascal,現(xiàn)在都幾乎淘汰了的語言(差點拼都拼不出來了。我也忘記什么機緣巧合地就是一員,反正那時候就是算遲離開但還是半途而廢了的。我其實是能感覺到自己已經(jīng)學不進去了,已經(jīng)有點跟別的同學產生明顯差距吧,所以覺得應該離開。但是老師不知道為什么會有我學得很好的錯覺,很努力地挽留我,最后我還是堅持走了。那段日子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實踐完之后就可以有自由活動,那時候摩爾莊園奧比島還大熱呢,在寄宿學校能每個星期有玩電腦的時間多難得啊。
其實我覺得我算是跟計算機類的東西有緣分吧,在大學重新面對編程的時候,也覺得這是自己能掌握能學會的東西。但現(xiàn)實還是很殘酷的,我以前放棄的東西放棄我了,變成了我的大腦不能很好接受的東西。有些時候也會想如果那時候堅持下去,現(xiàn)在會不會是個很厲害的人。
我到現(xiàn)在都覺得,我學的大部分說得上受益終身的知識,都是在小學的時候學的。是一所很注重素質教育的學校,一直都有種感激不盡的心情。
那個時候電腦就是一門專門的課程。office是那個時候學的,所以很多基礎功能都是有底子的。還有ps,摳圖蒙版這些以前都是接觸過的。建站也學了,那個小機器人的算法也學了。要是能一直保持那樣的教育,我覺得就算學習不好,出來也沒什么應對不了的。現(xiàn)在極像給小學打廣告。但是的確是覺得,如果以后教育方針沒有太大變化的話,送孩子去上也是好的。
我就是不太愛正經(jīng)學習的人。所以小學的時候第二課堂還有興趣班什么的都學的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每個學期都能選不一樣的話,我就是會都選不一樣的,所以就算是學了很多東西。現(xiàn)在也還覺得我應該要再學很多東西才行。
小學的時候儀仗隊主要是看身高,那個時候反正就是被選進去了,打鼓的。現(xiàn)在我都還能記得那個譜。但反正我就是學了東西就想走了,也不喜歡這種枯燥紀律的組織,就跑了。跑了以后去學烹飪hhh 那個時候其實能不能開班是很懸,畢竟要開火什么的,最后也還是成了。我以前責任心不太強,我是跟老師說了退儀仗隊,但是老師不放人,我就先斬后奏地交了烹飪班的錢,然后再跑掉。等到被抓的時候我就哭,那個時候眼淚還是很值錢的,老師也不能太強硬,我就得償所愿了。能想起來的是做了西米露?
第二課堂我還去學過折紙。那個時候什么心形千紙鶴小青蛙之類的,還挺基礎的。然后也學了剪紙什么的。現(xiàn)在也很多不記得了。等到初中的時候就學了縫紉還是啥來著。反正就是針線和布料之類的,學了做一些娃娃阿平面針法之類的的東西。還有學編織之類的過程,學的是鉤針,那個現(xiàn)在都還記得。杯墊是最容易的,厲害一點的立體也好像還記得。現(xiàn)在家里還堆著紙阿針線阿布料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回憶起這些的時候才覺得我也算是心靈手巧了...
游泳也是基礎課程,體育課里面會安排的。但是暑假興趣班我還是選了兩次游泳。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以前就會對基礎求生技能有學習興趣。剛學的時候應該還挺小,反正滿滿的求生欲,抓著浮板不放。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抓走我浮板害我喝水的別人的女老師姓張(感覺是個東北人,可狠了。她不接受我的老師讓我慢慢學的想法。反正第一次就學會了,第二次純屬是去玩的。我其實還挺喜歡游泳的,不喜歡夏天,但是泡在水里很舒服。到現(xiàn)在我也只會蛙泳,仰泳自由泳什么的那時候沒學到。后來我就過不去那個坎了,沒有學仰泳的那個勇氣。
書法和美術小學初中都有學吧。我現(xiàn)在還能記得書法室在小學教學樓的左上角。以前學的時候我的毛筆字寫的也還可以。我以前是喜歡畫畫的,所以也理直氣壯地一次買了很多書法美術的工具,那時候我媽媽是不想給我買的,木筆水彩筆油畫棒顏料我都有。棄了真的也挺可惜的,看到家里的這些東西的時候心情也很奇怪。所以很不要臉地說(如果五子棋也算是棋的話),我就算是琴棋書畫都勉強有所涉獵的..
19/8/26】開學第一天的圖書館三樓就坐滿了人。
關于學習環(huán)境的這件事情,我算是越來越嬌氣了些。然后也能看出對我的影響。大一上的時候,那個時候期末是在自習室復習的,冬天,很冷很冷像個冰窖一樣。但是那個時候靜下心來了,也不用給手機或者電腦充電,手機耗電快就開著超級省電放一天。那個時候很沉穩(wěn)地把線代重頭學了一遍,成績也不會太難看。到了下面兩個學期就開始往圖書館跑,整個人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浮躁起來的,總是會覺得很枯燥,也會忍不住打開手機去翻找一些東西,效率就降下來了,這兩個學期都還挺爛的。大二下就更加挑剔了,非坐三樓插座位不可。科目需要大量使用電腦,每天都背著電腦到圖書館,然后手機電腦都要充電。期末人很多,就一天比一天早起去探究多早才能占到座,一坐就坐一天。也不能說是充實的,因為對著手機電腦就總是會分心走神,把所有寫字的工程都轉成電腦打字。然后就覺得,還是最開始最純粹的那種感覺最好,因為會很有成就感,也會更滿足。那個時候也不會想著說非要買杯喝的才能安慰自己。
開學第一天好像沒太大的作息適應困難,上課也不會說犯困。時間過得真的好快,一眨眼就...這種格式的話也還是要說,一眨眼就大三了呢。這學期的課排得還比較合理吧。沒有太強烈的恐開學心理,但就是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很喪,有種打不起精神來做事情的那種感覺。
我看課本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一頁上面只是單劃橫線也會用三種顏色,紅黑藍。做筆記整理的時候就更多了,還會執(zhí)著地說大標題什么顏色,小標題什么顏色。這就是我以前復習很慢的原因,現(xiàn)在倒是懶了。我的壞習慣就是我不喜歡蓋筆蓋,因為我總覺得我那么多支顏色的筆一支支打開,結束又一支支蓋上很麻煩很浪費時間。高一的時候我后桌就總是看不過去會幫我蓋,說對筆不好′_>` 但這也沒有改變我的作風。等到上大學課室很流動了,我才不得不都蓋上放進筆袋里,是真的很麻煩。雖然現(xiàn)在不用那么多顏色了,三色的基本也還在,所以如果到下課才收拾我就又會顯得很慢吞吞。
我覺得劃重點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我一般不會覺得整段都很有用,每一行都劃線那還不如不劃呢。如果真的都是挺重要的,我覺得也還是有重要性差別的,就是用不同顏色的時候,優(yōu)先級是紅>藍>黑。平行關系的大段就一個()括起來。但真的就是會有人整一頁都劃滿的,跟手動添加下劃線似的。
初中的時候學校用的再生紙,反正是說環(huán)保什么的,然后深灰色的,初三的時候試卷多起來看得讓人惡心(前陣子在面包店看到做那個顏色試卷的妹子就知道是我們學校的。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藍色筆很顯色,在這樣的試卷上比較好看比較舒服,所以就一直用藍色筆。等到正式考試的時候,還覺得被強制用黑筆很難受。
上Dawid的課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英語課更專注是因為要認真聽才不會晃神過去。發(fā)現(xiàn)原來全英教學是不會在腦子里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的。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各門學科的接受程度,是有天生的成分在的。不是說沒有天分怎么努力都沒用,但就是你本來能接受的東西,你其實會更傾向于學這樣的。
陳老板說,學什么東西都要有一個目標。但是學英語我沒有。很多專業(yè)課程我都會覺得說,想要期末不掛科或者說明確地知道以后我是不需要的。只知道說,我不能丟掉這個能力,不能逐步減弱這個能力。但是我現(xiàn)在是絲毫沒有確定說,我英語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水平,我從事的工作也并不是非扯上英語不可。
申請了免聽免修但還是有聽課。跟別人說就是錢都交了不聽白不聽,還是一個時間之間的權衡。我就是喜歡聽了課不用考試這種感覺,所以很快樂。其實是真的每個老師講同樣的課程方式不一樣,聽了兩次課沒有很重復的感覺。反正都安排好時間了,學到就是賺到。
Feng的口語是真的很好聽,而且講話很流利,講起話來比Dawid還要快,聽她講課也會相對專心很多。比起聽力我覺得這門課才更適合她。It's of no use to have potential until you develop it. 她這么一講就有種emm闊然開朗的感覺吧,就稍微知道為什么自己要學英語的感覺?但確切為了什么依然是不知道的。
筆譯老師為了能歇一會,會讓我們寫了以后他下來一個個看。重點就是我很不走心,字很丑,他還很認真地在那里看到完為止。
關于寫字這個問題,就是我最慚愧的點,因為我的字就是從小到大都不好看。最好看的可能是高二高三,那時候就是用練字來平復心情的,尤其是英語還講究印刷體,整齊得驚人。此前此后,我寫什么長篇東西給別人,都要ps一句 字丑將就看。前陣子找到了高一寫的東西,那個字真的難看得心塞。一直想要糾正但是又一直沒什么耐心。
地鐵上有個媽媽點開家長群提醒兒子假期作業(yè)。這才想起我以前其實并不太喜歡放假,因為不喜歡被布置一大堆作業(yè)。然后放假的時候確實就是無心向學,每次都想先寫完再玩,但事實上每次都是最后struggle 假期彎道超車這種東西永遠與我無關,做完作業(yè)真的就是最大的決心和毅力了。
還是關于學英語。這個似乎是我學習上的永恒話題。我開始想起自己的初衷,小學的時候我的夢想是以后當一個翻譯。這個想法好像隨著不斷長大不斷在變淺,像是知難而退一樣。發(fā)現(xiàn)專業(yè)的詞匯真的好難,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一直以來什么都沒學成的感覺。還有一點就是發(fā)現(xiàn)英語這門語言,我發(fā)現(xiàn)就是僅僅表達我自己這件事情,似乎就是個終點了,并沒有很強烈的想去做個中間者,再幫別人表達。在聽到別人講英語的時候,聽懂了,好像思維就不運作了,并不想再思考怎么去讓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