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把手伸到罐子里抓糖,抓了滿滿一把糖后,手卡在瓶口拿不出來。他不想松開手卻又拿不出來,于是急得哭了。在大人看來很簡答,只要松開手,放下一些糖就可以了。但是,真的那么簡單嗎?如果你手中抓住的是一把很好的機會,每一個都有可能給你帶來不錯的收益,你真的能夠輕易松手嗎?
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
遇到格雷戈·麥吉沃恩的這本《精要主義》的時候,我也是那個抓著一把糖被罐口卡住的孩子。在圖書出版市場異常火爆的現在,編輯大多不缺選題,每本書都想做的結果,就是每本書都沒有辦法做到自己真正滿意的程度,總是迫于時間的壓力,帶著各種遺憾將它送到讀者手中。剛接觸《精要主義》時我也是這種狀態,一方面,我是真心非常喜歡這本書,希望它能夠以最佳的模樣出現在讀者面前;另一方面,碼洋的壓力又迫使我想要放棄對每一個細節吹毛求疵。幸好,這次我遇到的是相信“更少,但更好”的格雷戈·麥吉沃恩。
在看到書中那句“如果不是一個確定的Yes,就是一個肯定的No”時,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究竟應該怎么做。我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l? 你是真的喜歡這本書嗎?Yes,確定的Yes。
l? 你真的愿意它以現在的樣子出版嗎?不確定的Yes,No。
l? 你認為它有可能成為你編輯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嗎?Yes,肯定的Yes。
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我松開手放掉了那些好機會,只留下我最想要的這一個,并相信,這就是屬于我的真正機會。
策劃就是不斷地推倒重來
?
《精要主義》這本的策劃出版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比其他的書多了近一倍。無論是譯文,目錄,版式,每一個細節我們都按照最苛刻的標準去。
本書到手的時候我就為她找了一位非常好的譯者。邵信芳老師是我合作多次的金牌譯者,擁有英語一級筆譯資格和多個行業的從業經驗,不僅翻譯水平過硬,更是對多領域都有涉獵的全能型譯者。她翻譯的譯稿不僅準確性高,而且文字極具美感。所以,我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內容策劃方面
首先,麥吉沃恩先生為這本書做了一個很好的目錄,每章的章名都是一個英文單詞。但想要把這個目錄很好地翻譯成中文,難度就高了。每個英文單詞都對應著多個中文翻譯,我們不僅要從中選到最合適的,還希望保持對稱的結構,每個章名都譯成兩個字。所以,我們參考每一章的具體內容,與專家討論,還與作者進行郵件溝通,詢問他為什么選擇這個單詞作為某一章的章名,經過多次修改,終于找到了一個盡可能準確的譯法。
其次,目錄的設計方面,我們也嘗試了多種設計。但是目錄我就嘗試了多種方式,放章名和二級標題,放章名和能夠打動讀者的幾個問題,放章名和幾句精要宣言,放章名和踐行精要主義的代言人……一次次嘗試,又一次次地推翻,多次嘗試后我們決定回歸精要的本質,只放最重要的東西。因此,最終出版圖書的目錄上只有每一章的章名。
最后,在內文方面,我們保留了原版書中所有精彩的設計,包括炫酷的部分頁,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片,震撼人心的精要宣言,為了便于國內讀者理解,又對這些內容進行了優化處理。比如,在精要宣言部分保留了英文原文,并附上中文譯文,為了突出這部分,還盡可能做成整頁的設計,美觀又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我們將散落在書中各種的精要主義者與非精要主義者行為方式對比的部分,統一放到了每章的開始,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每一章的內容。
?
金玉其內,絕不敗絮其外
?
《精要主義》中文版的封面與英文版的元素相同,是因為格雷戈先生要求本書的所有版本的封面設計都要保持與英文原版保持一致。看起來,這個要求讓封面設計變得簡單,但實則不然。很多時候,我們的引進版不采用原版書的封面設計,是因為國內的印制水平無法達到原版書封面的印制要求,才被迫放棄。但這次,作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原版書封面又是近乎完美的設計,沒有辦法,我們也必須拿出一個最棒的作品。
通常來說,與生產部分溝通封面設計,幾十分鐘就可以搞定,確定了封面用紙和印刷工藝去印就好了。但這本書不同。我與生產部的小伙伴花了大量時間嘗試不同的紙張、不同的紋路、不同的印制順序。《精要主義》封面設計生產的過程,讓我與公司生產部門的小伙伴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封面上我們采用了多重后期處理工藝:覆亞膜+局部UV+起鼓+壓布紋+燙金。印制圍繞這五種工藝做了大量的思考和測試工作:
l? 是追求燙金墨的鮮艷突出外觀還是壓布紋的立體紋理效果?
l? 是先覆亞膜再壓布紋之后燙金,? 還是先燙金再覆亞膜之后再壓布紋?
在嘗試了多個順序,將不同順序的生產處理效果進行對比后,我們終于找到了最佳的方法。
解決了封面印刷的問題,內文的印刷又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中,有大量純黑底反白字的設計,我買了市面上已有的有同樣設計的圖書,發現印刷效果哦哦哦哦大多不理想,不是出現很多白點,就是有滾軸的痕跡。于是,生產部門又開始測試印刷機啊。我們先后實驗了單色雙面印刷機,數字印刷機,海德堡四色單面印刷機,最終敲定海德堡四色單面印刷機。一本單色的書非要用四色的機子來印,在印廠也屬于首次。雖然印刷成本因此增加了很多,但好在效果讓人滿意。
?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營銷才配得上好作品
?
拿到樣書的時候是編輯最開心的時候,特別是看到印出來的書的每一個細節都與設想一直的時候。但壓力并沒有減少,因為圖書市場每個月都會有近20000種圖書上架,要讓我們的新書從眾脫穎而出,營銷方面的工作一點不能含糊。
在初期階段,一方面,我們為本書找了多為國內極具影響力的代言人,用他們自己的親身故事,向大家解釋什么是精要主義,以及我們為什么需要精要主義。另一方面,我們聯系了幾家10萬+的大號,進行文章內容的輸出,讓讀者對這本書有一個更為直觀的印象。
這個時候,在圖書策劃的過程中做的那些看似無用的工作,都開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嘗試目錄設計時,我從書中提煉的問題,精要宣言,精彩案例,最終都沒能夠出現在目錄上,都變成了最好的營銷資料,我們把它們變成了書摘、海報、宣傳稿,在各個渠道發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月23世界讀書日那天,先是有書共讀將本書列入5月共讀的選書名單,接著趁早王瀟女士在邏輯思維史上第二大讀書會中推薦了這本書,這本書終于迎來了銷售中的一個小高潮。
更好的消息是,我們終于邀請到格雷戈·麥吉沃恩先生來華出席湛廬文化12+思想節,與中國的朋友分享他“更少,但更好”的精要主義。
以前總會有人問我:“編輯就是改錯字嗎?”很希望這篇手記讓更多的人了解編輯行業,了解每本書背后的開心與汗水。
最后,感謝圖書出版過程中所有為我們提供過幫助的朋友,是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才讓我們有勇氣在出版的路上努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