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四年(公元4年)
夏,太保王舜(三公之一,是前大司馬王音之子,王莽堂弟)等官民八千余人上書,要求給王莽加封。
奏章交給主管官吏,主管官吏奏報:“增加安漢公王莽的封地,把召陵、新息二縣,跟黃郵聚、新野兩地的耕田全都劃入。采用伊尹和周公的稱號,給安漢公加上宰衡的官號(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冢宰,“宰衡”就是阿衡和太宰的雜交管號),位在三公之上,三公向安漢公王莽報告工作,要稱‘敢言之’(斗膽上言)。封王莽的母親為功顯君,封王莽兩個兒子,王安為褒新侯,王臨為賞都侯。給皇后的聘禮追加三千七百萬,共合為一億,用來表明禮儀的隆重。太皇太后來到前殿,親自賜封爵位和稱號。王莽在前面下拜,兩個兒子在后面下拜,一如周公的舊例(胡三省注:周成王封伯禽為封國國君時,老爹周公在前面叩拜,伯禽在后叩拜)?!?/p>
王莽叩頭辭讓,呈上親啟密奏說:“希望只接受給母親的尊號,歸還王安、王臨的印綬以及號位戶邑。”
事情交給大臣們商議,太師孔光等都說:“賞賜不足以抵過功勞,謙虛辭讓是安漢公的一貫作風,到底不可以聽從。忠臣的氣節有時應該自己屈服,使主上的大義得以伸張。應該派遣大司徒、大司空拿著符節,奉皇帝命令征召安漢公趕快入宮主持朝政。并下令尚書,拒絕接受安漢公任何推辭退讓的奏章。”
太皇太后批準了孔光等人的意見,于是王莽勉強恢復上班,只是減少了召陵、黃郵、新野的田地而已。
[點評]
現在的王莽可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除了皇帝外他想封什么官什么爵都由他封,即使那個皇帝位,其實也在他掌握之中,只看他想什么時候坐而已。
無事可干的時候,他就指使人上奏折,或者歌頌他的功德,或者強烈請求給安漢公(王莽)加封官職爵祿,然后再由王莽出場,作感人至深的推辭表演。這個劇目反復上演著,王莽樂此不疲。
華杉先生評論說:這一段很形象,展現了王莽的夢想,就是模仿、甚至超越伊尹、周公。模仿,是連周公受封時拜謝的儀式,他也要一模一樣的模仿,向年輕時的偶像致敬。超越呢,就是要把伊尹、周公的稱號合起來加到自己身上,這樣又滿足了他的勝心了。
但是,周公所受之封,是天子給的,王莽所受的封,是自己策劃索取的。伊尹、周公,都是千古忠臣。特別是伊尹,能把無道昏君軟禁三年,讓他改過,而且真的把他教好了,又迎回重新執政,成為一代明君。伊尹對逝去的先主的忠誠,和對新君的愛護,中國三千年唯一一人。而王莽卻是一個篡奪之人,他的模仿,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
王莽知道,太皇太后仍是一個女人,厭倦居住在深宮之中。王莽就策劃給她安排一些歡娛的節目,來換取她手里殘余的權柄。于是,春夏秋冬四季,都請太后到長安四郊游覽,慰問孤兒、寡婦和貞婦。所到長安各屬縣,都布施恩惠,賞賜平民錢幣、絲織品、牛肉、美酒,每年都是如此。太后身旁供支使的弄兒(官婢、侍史所生的兒子,取以作為供狎弄的童子)生病,住在外舍。王莽都親自去探視。王莽想得到太后王政君的好感,所用手段大致類此。
[點評]
王莽給太后的宮女行賄,這些人全成了王莽的間諜,不僅日夜在太后跟前稱譽王莽,而且會把太后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告訴王莽。給太后安排視察節目,是給她安排點業務工作,分她的心,占滿她的時間和精力,她就只能把剩下的權力事務都交給王莽了,也不太注意王莽到底在干什么。王莽略施小計,就徹底征服了太皇太后,老太太會想,這樣的侄兒世上哪里去找?。?/p>
王莽公開大筆的饋贈金錢給太后左右,這是大忌,你的左右近侍,從別人那里拿的錢比你發的工資還多得多,這怎么可以呢?但是太后把王莽當自己家人,完全沒有防備。等到王莽篡位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但一切都晚了。
騙術都是老套路,上當的人卻前仆后繼,為什么呢?因為她不讀書,不學習,沒經驗,不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機關算盡”,都算盡了,沒有遺漏,就達到“算無遺策”,就是傳說中的“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王莽就在下這盤棋。太后呢?她根本不知道機關在哪,哪有機關,她就進到機關里面,束手就擒了。
太保王舜奏言:“天下人聽到安漢公不接受千乘之土的封地,推辭萬斤黃金的彩禮,沒有人不仰慕感動,而被教化。蜀郡男子路建等人停止訴訟,慚愧地回去了。就算是當年文王化解了虞國、芮國的爭斗,也不過如此!應該報告天下!”
[注釋]
虞國、芮國爭奪田界,聽說周文王有德,兩國國君就一起去找文王評斷。進了周國國境,看見耕田的農夫在田坎上相讓,走路的路人在道路上相讓,二人慚愧說:‘咱們真是小人!不能去辱沒了君子的門庭!’于是相讓,將所爭之田為閑田,誰也不要。
當時太師孔光愈來愈恐懼,聲稱有病,堅決辭職。太后下詔:“太師不必再參加朝會,只要每隔十天入宮一次就可以了。宮廷當為你置備幾案手杖,賞賜吃十七種食物,然后再回家;太師府的屬官各行其職如故?!?/p>
[點評]
老滑頭孔光一方面大拍馬屁,大吹法螺;另一方面也嗅到了危險,想要離開是非之地。?時隔一年,孔光去世,終于踏實了。
王莽提議興建明堂(皇家大會堂)、辟雍(學校)和靈臺(天文臺),給學者建筑宿舍一萬間,規模十分宏偉。在太學設立《樂經》課程,并增加博士名額,每一經各五人。王莽又征求全國精通一經,而且教授弟子十一人以上的經師,以及藏書有散落不全的禮制及尚書、天文、圖讖、音樂、歷法、兵法、歷史等等,并能通曉其意的,都到公車衙門報到。如此網絡天下奇能異士,前后來應征的有數千人,叫他們把自己所知道的寫下來,準備指出其中的謬誤,消滅異端,統一思想。
[點評]
征服完太皇太后,王莽也不休息,他接下來就著手征服那些儒生。一般認為儒生重氣節難以馴服,其實不然,只要因勢利導,他們就會幫助搖旗吶喊。
文武百官奏稱:“從前,周公代周成王處理國政七年,國家的制度才確定下來。而今,安漢公輔助國政四年,而實際修建明堂等不過二十天,卻大功全部完成。所以,應該把宰衡的地位,提高到侯爵親王之上?!?/p>
太皇太后下詔說:“可以?!蓖瑫r下令商議九錫之法。
[點評]
所謂“九錫之法”,就是皇帝賜給有特殊貢獻的人九種禮器,屬于最高禮遇。錫,音ci,在古代通"賜"字。九種特賜用物分別是:①賜車馬、②賜衣服、③賜樂章、④賜朱戶(朱紅大門)、⑤賜納陛(斜坡臺階)、⑥賜虎賁(武裝衛士)、⑦賜斧鉞、⑧賜弓矢、⑨賜秬鬯(讀jvchang,祭祀用的美酒)。
加九錫,能樹立一種高大形象與崇高地位。在王莽之后,強臣要篡奪政權時,總要先玩這套把戲,教那位即將被誅殺或即將被罷黜的倒霉皇帝,先加給自己九錫,以至于九錫淪為篡逆的代名詞。所以當九錫出現之日,也就是舊王朝結束,新王朝登場之時?。加九錫,基本上就是“預備皇上”,下一步就是篡位了。
王莽上奏,尊孝宣皇帝廟號為中宗,孝元皇帝廟號為高宗。再奏請:撤毀宣帝父親史皇孫的祭廟,撤銷南陵(文帝母薄太后陵)、云陵(昭帝母趙太后陵),改為兩個普通的縣。
太皇太后批準,奏可。
[點評]
漢朝的皇帝不是每個人都有廟號。漢代制度,只有建立特別功勛的皇帝才能有廟號,比如漢高帝劉邦為太祖,漢文帝劉恒為太宗,漢武帝劉徹為世宗,連“文景之治”的景帝劉啟都是沒有廟號的。王莽為了讓太皇太后高興,給她的丈夫元帝加廟號,但元帝的聲望還不如他老爹宣帝,所以連宣帝一并給了廟號。擁有廟號是至高的榮耀,王老太當然覺得這個侄子實在是太上路了!
王莽自以為向北教化了匈奴,東至海外,向南懷柔了黃支國,唯有西方還沒有動靜,于是派中郎將平憲等多持金幣去賄賂塞外羌族,讓他們獻出土地,自愿歸附。
平憲等上奏說:“西羌諸部落首領良愿等,一共一萬二千人,愿為漢朝內臣。獻上鮮水海、允谷、鹽池,水草肥美的土地,都送給漢民,他們自愿搬走,居住在險阻之處,作為藩蔽,守邊保衛!臣詢問良愿,為什么要這樣投降呢?他說:‘太皇太后圣明,安漢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莊稼都長到一丈高,有的一粒粟里面,就長出三粒米!有的地方沒有種糧食,它自己就長出糧食來,有的蠶不吃桑葉,自己結繭成絲。甘露從天而降,醴泉從地而出,鳳凰來儀,神雀降集,從安漢公輔政這四年以來,羌人無所疾苦,所以都想歸附。’所以,應該給他們安排土地,設置屬國保護他們?!?/p>
[點評]
漢朝現在的四鄰中,有三個方向在王莽輔政后都有所表示(雖然這些國家都是接受了王莽巨額禮物后,才派人送點小禮來,但畢竟營造出四方來朝的景象),現在就只剩下西邊的鄰居沒有動靜了。道德只能感化三方,而不能感化四方,這只說明王莽道德的美中不足。王莽是絕不允許自己的道德有任何缺陷的,他完善道德的辦法就是派人攜重金前去買通西羌首領,讓他們歸附漢朝,把土地獻出來。
事情交給王莽處置。王莽上奏說:“如今已經有東??ぁ⒛虾??、北??ぃ埥邮芰荚傅韧督档耐恋?,設置為西海郡。分天下為十二州,和古制相同?!碧笈鷾?。冬,設置西???。又增加法令五十條,犯者流放到西海,成千上萬的人被驅趕到西海,老百姓開始產生怨恨情緒。
將京師分割為“前輝光”、“后丞烈”兩個郡。又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種官稱及位次等級,又更改十二州的州名和地界。各郡各國,哪個縣歸哪個郡,哪個國,哪個縣撤銷,哪個縣新建立,改來改去,天下多事,官吏們都記不下來。
華杉先生評論說:
男人,永遠都有男孩心態,什么都是他的玩具,一旦玩具到手,他就要捯飭捯飭,捯飭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路易十四說了,什么是國家?“朕即國家!”無論是主政一個城市,還是主政一個國家,都是這大男孩的大玩具,他要把這收拾收拾,那兒改動改動,調整到“自己看上去很美!”獲得滿足愉悅。王莽權力穩固,他開始玩兒了,改官名和重新劃分郡縣,這是他的游戲,也是建立新朝的準備,和過去都不一樣。
后世的篡位者武則天,也有一套改官名的把戲。
企業家也一樣,有時候這企業就是他的玩具,他也是把企業像樂高玩具一樣,拆開來,裝上去,左看看,右捅捅,樂此不疲,突然發現玩兒壞了,哎喲!趕緊調整回去!
元始五年(公元5年)
夏季,四月初一,太師孔光去世。賜贈豐厚,葬禮十分盛大,送葬的車就有一萬多輛。任命馬宮當太師。
全國官吏、平民因為王莽不接受新野縣的田地而上書的,前后達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諸侯王、公卿、列侯和皇族被接見的,都叩頭說:“應該趕快對安漢公加以獎賞。”
[點評]
哇塞,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這上書竹簡不得堆積如山??!王莽造勢造假水平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是王莽上書說:“官民所上奏章交下來討論的,應全部擱置不再呈上,使我得以盡力完成制作禮儀和樂章。等到制作完成,我愿退休返回故鄉,避開賢能人才上進的道路。”
右將軍甄邯等奏報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下詔給王莽:“安漢公每次進見,都流著眼淚,叩頭陳情,不愿接受獎賞。如果加以獎賞,你就辭職。如今禮樂制度,尚未完成,事情都需要你決定,所以暫且聽你的,讓你專心工作。大事完成之后,大家匯報上來,再討論之前的封賞建議。但是,關于九錫的禮儀,趕緊奏報上來!”
五月,頒策書加賜王莽九錫。
王莽叩頭再拜,接受了綠色的蔽膝和龍冠、禮服,用金玉裝飾的佩刀,鞋頭突出的履,有鈴大車和套馬,裝飾著九束絳子的大龍旗,皮帽子和細褶白布衫,軍車和套馬,紅色的弓和箭,黑色的弓和箭,立在左邊的紅色鉞斧,立在右邊的有金飾的戚斧,鎧甲和頭盔一套,美酒二卣,玉勺兩只,九級青玉兩枚,規定家里可以安裝紅漆大門和修建檐內臺階。設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擁有護衛勇士三百人。
[點評]
按照慣例,王莽繼續謙恭推辭,再經幾個來回,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王莽接受西漢政府正式加賜的“九錫”。然后,用和平手段轉移政權時,只要通過“九錫”這一關,就大局已定?,F在,從法理上看,他上面還有兩個人:王老太和劉箕子。王莽很自信,歷史一定會按照他導演的劇本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