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羅小美是我來魔都后,認識的第一個上海姑娘。
那時,我大學畢業已經兩年。從小城的事業單位辭職,揣著一千塊錢,來到流光溢彩的魔都。為什么是上海?因為它夠大夠夢幻,夠撐起我的夢想。站在淮海路的天空下,腳下生風地奔跑,歲月仿佛也跟著生出了溫柔。
可是,很快我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以及一個人在異鄉的艱難。
我和羅小美是同一天去單位報到的。因為面試時有過一面之緣,在公司門口遇到她時,我笑著和她打招呼。卻沒想到羅小美面無表情地掃了我一眼,就徑直從我面前走了過去。我臉上的笑容僵持在那。對我沒印象?可明明面試那天,我們打過照面。
后來,當我知道羅小美是本地人的時候,也就不覺得奇怪了。大都市長大的女孩子,天生有種優越感。反正惹不起,我躲得起。可要命的是,羅小美從上班第一天開始,就是我的直屬上司。如果不是后來無意中看到她的身份證,我很難相信,羅小美已經30歲。
30歲的羅小美,有時穿精致的裙裝,有時是簡單的白衣長褲,完全看不出年齡。她不是簡單的漂亮,還有一種骨子里的從容。作為小鎮長大的姑娘,在羅小美面前,我是自卑的。
那點自卑,是中午吃飯時,她和其他人聊天隨口冒出來的英文品牌,而我分不清說的是衣服,還是化妝品;那點自卑,是有天她將我叫到辦公室,指著我有點土氣的T恤短褲,淡淡地說,以后別穿這種路邊攤的衣服來上班了。其實那天,我挺想朝她嚷,我每個月的工資,扣去房租,又怎么可能買得起你身上的名牌?
但我終究什么也說不出口。
能說什么呢?大都市長大的羅小美,自然理解不了一個外地姑娘生存的艱難。眼前的城市很美好,我卻有種將自己壓扁了也擠不進去的絕望。
我與羅小美,以及這座城市之間,隔著千山萬水。
02
我挺看不慣羅小美的。
在我的小城,30歲的女人不結婚,還時不時發嗲的話,估計早就被眾人的唾沫星子給淹死。有時看著羅小美對著一群小男生撒嬌,我心里說不出的別扭。
當然,這種看不慣的情緒里,或許還帶著一點嫉妒。因為我埋頭工作,勤勤勉勉地寫方案,卻比不上羅小美嗲聲嗲氣賣個萌的效果好。從小生活在魔都的羅小美,深諳如何八面玲瓏,而又恰到好處的討人喜歡。就連“作”起來,也很有味道,不讓人覺得唐突。
就說那次吧,我被安排負責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廣告策劃案。大boss對這個項目很重視,羅小美也和我反復強調,不能有閃失。所以我不敢有任何怠慢,每天留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甚至回到家,夢里我也還在想著,要怎樣才能將方案做到盡善盡美。
可熬了大半個月,對方還是遲遲不肯簽約,我有點泄氣。后來只好羅小美親自出馬。酒桌上,她溫婉得體,談笑風生,將場面話說得倍好聽。一頓飯吃完,人家老總第二天就爽快地簽了字。
也就是說,這個項目,我前前后后,累死累活地忙活了大半天,最后大boss將功勞全都記在了羅小美的頭上。她只不過是那么溫柔地一笑,就將我的苦勞毫無保留地抹掉。
我覺得滿心委屈。
羅小美大概看出我的小情緒,中午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她坐到我面前,莫名地冒出來一句:“怎么啦,不服氣?”
她問得這般直接,我有點手足無措。
羅小美隨即淡淡地說:“妞,你要記住,老板看中的永遠是結果。有時候,光埋頭苦干是沒有用的,偶爾發揮一下女性的優勢,也沒什么不好,不是嗎?”
然后,她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其實你很優秀的,自信一點。”
我愣在那,半天回不過神來。
在這之前,我看不慣羅小美,嫉妒她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我卻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而且我猜,羅小美也有點瞧不起我。我有點土氣,我不懂變通,我將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
但也許,我誤會她了。并不是羅小美瞧不起我,而是我自己,總是在她面前,表現得又自卑又敏感。其實羅小美說得對,老板要的,永遠是結果。如果我在和對方談判的過程中,能夠像羅小美那樣,自信點,態度柔軟點,也許最后不用她親自出馬,我就能順利簽了單。
她給過我機會,是我沒抓住。
03
我對羅小美的印象漸漸有了改觀。甚至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開始畫精致的妝,穿得體的衣服,一點點讓自己變得自信些,從容些。
可我沒想到有一天,一向以柔軟示人的羅小美會為了我,和大boss吵架。
那時,我已經跟著羅小美混了兩年。因為夠努力,原本要將我升為策劃部主管,卻沒想到,后來又臨時變了卦。因為老板有個親戚的女兒加入公司,直接代替了我的位置。
羅小美知道后,很生氣。她在boss的辦公室里,說話的聲音有點大:“您不覺得這樣對徐婭來說不公平嗎?如果您堅持濫用職權,我覺得我也沒必要在這里待下去。”
“羅小美,你以為你是誰呀?公司少了你,照樣轉。”boss的聲音,高出三倍。
可這話剛說完,他又馬上轉變了態度。誰都知道,羅小美是他高薪挖過來的總監,少了她,是公司巨大的損失。
因為羅小美,最后老板親戚的女兒,從最基層做起,我順利升了職。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太明白,羅小美為我去和老板與理據爭的原因。盡管那時,我在她手下,已經共事兩年。但我們的感情,并沒有深厚到值得她冒著丟工作的風險,為我去討公平。后來我就這個問題去問她的時候,她淡淡地說:“和你沒關系,我只是看不慣老板公私不分而已。”
我知道,她這樣說,是不想讓我欠她人情。而大概是那天之后,羅小美在我心里,不僅是上司,還是朋友。
有天晚上,我在酒吧喝得大醉。服務員讓我找個朋友來接我時,我下意識地報出來的名字,是羅小美。說不清為什么第一個想到的是羅小美,潛意識地我覺得這座城市,找不到比她更合適的人。
羅小美將我送回出租屋后,我又哭又鬧地說了很多。我一直沒有告訴任何人,在北方小城,尚且有個很愛我的男生等我回去。那天晚上,他在電話里問我:“徐婭,家這邊催得緊,我明天要去相親了,你愿意回來嗎?”
我覺得自己挺失敗的。像個浮萍般漂浮在這座城市,銀行卡里沒有余款,而我就要失去那個愛我的男生了。可我還回得去嗎?
羅小美試圖安慰我,我一遍遍地朝她嚷,你永遠也不會懂外地女孩的辛苦。后來她不再說話,給我泡了蜂蜜水,將我安頓好才離開。
第二天看到羅小美,我有點難為情。
中午吃飯的時候,羅小美坐到我身邊,輕聲說:“我知道你一個外地女孩不容易,但你覺得我就容易了嗎?我到現在,還和我爸媽擠在20平米的弄堂里。這座城市多現實呀,男方恨不得女方自帶房子出嫁呢。你看我都32歲了,還沒找到一個合適的男人來娶我。我只是想在這樣現實里,再奢求一點愛,可為什么就是那么難呢?”
我看著坐在對面的羅小美,有點心疼。
原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心里都有那么一點苦,上海姑娘羅小美,也沒想象中風光。
喝完最后一口湯,羅小美說:“真愛多不容易啊,如果你后悔了,就趕緊回去,這并不丟臉。”我猶豫不決的心,在她的這句話里,突然就安定下來。
04
我離開魔都的時候,羅小美也開始積極相親了。
是在2016年春天,我和羅小美先后大婚。說起來很奇怪,有些曾經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沒能來參加婚禮。但我和羅小美,卻不遠千里,攜著自己的伴侶,去給對方當面道喜。
向親戚朋友們介紹羅小美的時候,我特別自豪地說,喏,我曾經的小上司,上海姑娘哦,漂亮吧?在一片恭維聲里,羅小美笑得很得意,而她身邊的那個男人,對她一臉的寵溺。
后來的這些年,“羅小美“”三個字,一直存在于我好友名單的第一位,而我的微信星標朋友,我的微博特別關注里也有她。曾經有人問我,為什么你們一直沒有走散? 我想了想,回她,可能因為這些年,我和羅小美一直在共同成長。
她在大上海努力活得豐盛,我也在我的小城努力成為一道風景。我們很少見面,也很少寒暄,但這種心靈上的相互陪伴,讓我們即便隔著山水,也能游刃有余地維系一段友情。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的人陪伴你的是時間,而有的人陪伴你的是心靈。我和羅小美差了五歲,我們成長環境不同,我們性格迥異,但也許正是這些不同,讓我們更加懂得惺惺相惜。
我時常覺得,能夠認識上海姑娘羅小美,是我賺到了。
羅小美,很高興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