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知道,是針對
的
進行分類的。它規定了會計核算的內容。
但只有分類名稱,還不能提供任何指標,也就不能真實得記錄和反映每一筆經濟業務的連續性。
因此,要在設置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
。
一、會計賬戶的概念與分類
二、賬戶的功能與結構
三、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
一、會計賬戶的概念與分類
概念:賬戶是根據科目設置的,有一定格式。用于分類反應增減變動情況和結果。
分類:可以根據核算的經濟內容、提供信息的,及其
進行分類。和會計科目類似,可以分成:
、
。
賬戶分類看下來和會計科目差不多的意思,懶得贅述了。
記得一點:多數總分類賬戶都要設置明細分類賬戶,但如庫存現金、累計折舊等賬戶就不用設置了。
二、賬戶的功能與結構
1、賬戶的功能:在于連續、完整得提供企業經濟活動中各個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
在特定內增加和減少的金額,分別稱為
、
。兩者通稱
。
在
的增減變動結果,稱為
。
本期的余額轉入下期,即下期的。
賬戶的本期發生額 是動態經濟指標,期初&期末余額 是靜態經濟指標。
示例
2、賬戶的結構:
賬戶的結構
1、賬戶名稱:即,比如現金日記賬。
2、日期:即中標準的日期。
3、憑證字號:即的編號。
4、摘要:經濟業務的簡要說明。
5、金額:增加額,減少額,和余額。
現金日記賬
三、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
1、聯系
會計科目和賬戶都是按照經濟內容設置的。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的結構,是用來系統、連續地記載各項經濟業務的一種手段。
會計科目決定了賬戶核算和控制的經濟內容,是賬戶的名稱;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賬戶所要登記的內容。
2、區別
(1)區別在于會計科目只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分類,本身沒有結構;
(2)賬戶則有相應的結構,具體反映資金運動狀況。因此賬戶比會計科目分類更為明細,內容更為豐富。
(3)沒有會計科目,就無法將會計對象進行科學的分類;沒有賬戶則無法記錄和積累會計核算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