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一個朋友說起,當你最親的人離開時,當下你可能會沒什么太大反應,但是幾個月或者更久的時間,你會因為一件衣服,一張照片,或者一個名字,嚎啕大哭,因為那時候,你才真正意識到,他是真的永遠的離開了……
昨天坐車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表妹空間里的說說,說看到葡萄就會想起姥姥、姥爺和哥哥姐姐,因為奶奶家的小院種了一片葡萄樹,小時候每年暑假,我們都會一起去奶奶家,吃著甜甜的葡萄,快樂的玩耍,兩個老人,四五個孩子,或者更多,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玩鬧,爺爺奶奶從不會罵我們,就那樣靜靜的看著我們,開心的笑。
我一邊給表妹評論“美好的小時候,再也回不去了”,一邊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我趕緊仰起頭,想把眼淚憋回去,可是沒有用,只好將頭扭向窗外,假裝欣賞風景的樣子,用手一遍一遍的抹著眼淚……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奶奶,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在那個遙遠的小山村,不再有那個翹首以盼的身影,電話那頭,也不會再有“小~乖~不說了,說多了浪費錢啊……”的聲音。
腦海里,那個小院,那個裝滿零食的小木箱,那個包著錢的塑料袋……一幕一幕,似乎全部都要從記憶里跳出來,告訴我:最愛的奶奶離開了,永遠的離開了……
奶奶的一生都在病痛中度過,記憶里,她永遠有吃不完的藥,奶奶說是年輕時干了太多苦力活,落下一身的毛病,我那時候還不懂,只對她那些瓶瓶罐罐充滿好奇。
小時候家里很窮,基本沒什么零食,可是奶奶的屋里的那個小箱子,就像一個百寶箱,總能給我們變出各種各樣的好吃的,那時候對奶奶崇拜到了極點,一放假就往奶奶屋里跑。奶奶也總是笑呵呵的拿出各種珍藏的好吃的給我們解饞,后來我們才明白,那些好吃的,都是別人去看生病的奶奶帶去的,她都舍不得吃,一直放著,一直留著……
一直覺得奶奶身上有一份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不屬于農村,有著城里人才有的那種精致,可能跟奶奶很早就去鎮上住有關吧,所以,我每年夏天都會有一兩條漂亮的裙子,要知道那時候可以穿上漂亮裙子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啊,小時候喜歡唱歌,所以每到六一的時候,我就會代表我們村的小學去鄉里參加六一活動,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穿著農村少見的漂亮裙子,站在舞臺上唱歌的小姑娘,那時候有多么的驕傲與自豪。
到了高中,奶奶家依然是我最愛去的地方,我現在都清晰記得爺爺到學校給我送被子,送好吃的零食,有時候還會藏著一個大雞腿,把同寢室的同學的都羨慕的不行,一個勁地說你爺爺對你怎么這么好啊,我很自豪的告訴他們:我親爺爺很早就離開了,雖然現在這個爺爺不是親的,但是對我比親人還親。看著她們驚訝中帶點羨慕的眼神,我心里暗暗的想,以后長大了,一定要掙很多很多錢,給爺爺奶奶買好多好吃的。
一轉眼就長大了,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孩子,這么多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度過,和爺爺奶奶的交集就變成了電話里的叮囑和過年時的紅包,不同的是,小時候爺爺奶奶給我們紅包時,我們會迫不及待開開心心的接著,而長大了,我們給他們紅包的時候,他們會嘮叨半天都不肯接,好像拿了我們的紅包,我們在外面就會吃不好,穿不暖……你看,長輩對我們的付出,和我們對他們的回報從來就沒有均衡過。
現在奶奶離開了,我本想著多給爺爺打打電話,可是打過幾次之后,我竟然不敢再打,我怕我明明聽到爺爺電話里的牽掛與想念,我卻沒有勇氣告訴他,我馬上回去看他,是的,我們總有種種理由,工作,家庭,甚至疫情,所以,我總說著無關痛癢的話:爺爺,你需要什么跟我講哈。可是心里明明就知道,他最需要的不是任何東西,而是陪伴……
人啊,有時候就是這么討厭,生活總是有能力讓你做什么都瞻前顧后,我們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著。
有時候想想,奶奶去到的那個地方應該沒有病痛了,不用再天天吃藥了,也算是一種解脫,姑姑說奶奶離開的時候很安詳,也沒有什么遺憾,對我們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親愛的奶奶,我想你了,如果你也想我,就來我夢里吧,讓我還可以像小時候一樣依偎在你的懷里,聽你講過去的點點滴滴……
突然想起另外一個親人,幾個月前因為車禍意外離開的三伯,我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總覺得他還在老家,努力的經營著他的家具生意,等我過年回家的時候,像往常一樣笑盈盈的喚我去家里吃飯……
那些看著我們長大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有空的時候,多回家看看吧,別給自己后悔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