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文傳意中書寫一代人的精神與情懷
——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點評
文||晉梅一枝香、七良、高橋
全國Ⅰ卷作文“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2018年,誕生于千禧之年的世紀寶寶已長大成人,同時聚焦這代人與時代的整體特征——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呼應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主題,巧妙地傳遞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啟迪考生在書寫自我成長與抒寫時代中應具備的五種精神與情懷。
一、關注國家、民族和時代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情懷。
作文材料既展示中國新世紀具有標志性的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精準扶貧、互聯網普及等等,又提出了新時代的重大規劃與使命,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體現了古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切合時代特色的基本寫作導向。考生在成長過程中要有關注國家和時代的現實主義精神、時代使命和家國情懷。
二、謳歌祖國、民族和時代的感恩精神與感恩情懷。
北京奧運會、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精準扶貧、互聯網普及等,展示了新世紀中國迅猛發展的巨大成就。考生躬逢盛世,何其有幸!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著大國風采、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考生可以在盡情抒發對國家的贊美、對民族的自豪、對中國夢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充分體現感恩精神,表達感恩情懷。
三、熱愛祖國、無愧于新時代的擔當精神與情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既是我們的使命,也是對于我們的挑戰。作文意在引導考生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和新時代的內在而深刻的關聯,引導廣大青年做熱愛祖國,同時又富有理想追求、無愧于新時代的富有擔當精神的一代人。考生可在行文中盡情書寫這種熱愛祖國、敢于擔當的精神和情懷。
四、具有較好的超越當下時代的創新精神與情懷。
作文的任務指令非常明確,設定裝文章于時光瓶中,留待2035年的18歲一代人開啟,讓生于新千年和新時代開啟之年的兩代青年人在各自的18歲成人之際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有關注國家、時代的家國情懷,還要有一定的超越時代、預見未來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情懷。
五、會閱讀、善思考、巧表達的理性精神與情懷。
作文題由事實材料和導語組成。審題立意首先要對事實材料作定性分析。仿年表形式選編材料,看似隨意呈現,實則有內在邏輯。汶川大地震,是國家和人民的災難,更承載著“多難興邦”“眾志成城”的民族記憶;北京奧運會,圓了幾代人的奧運夢想,傳遞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普世價值;天宮一號,讓我們在仰望星空、志在星空的同時,學習和感受著科技和創新的力量;村村通、精準扶貧,在真抓實干、腳踏實地的行走中,我們持續目睹黨和國家對民生的切實關注;互聯網的普及,則構成了這個時代我們國家重要的發展指數和特征。由材料所觸發的思考是判斷立意高下的重要標準。
其次,要善于抓住導語中的關鍵詞。導語既指引寫作方向,又指明寫作任務。事實材料與導語,一事一理,由事入理,相互闡釋,相互映襯。可以抓住導語中的幾個關鍵詞來立意。一是成長。成長,意味著發展和變化,應在個人成長與祖國發展的今昔對比中彰顯變化。二是18歲。今年18歲的青年與2035年18歲的青年進行跨時空對話,雖然作者與讀者身處不同的時空,但二者相同之處為都是青春年少,都有共同的語言,都處在最好的時代,每個人的青春,都可以舞動自己的時代。三是時光瓶。從2000年到2018年,再到2035年,兩代青年分別在各自不同的時光中成長,又該怎樣在未來的時光里,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和圓夢?
至于文體,書信體便于自由發揮,自然可以作為首選。把議論說理與悉心體貼、代際關懷與導向期許有機結合起來,理性表達與情感抒發兼而有之,則不失為取勝獲優之道。
總之,該作文題關注時代的重大事件,關注現在和將來的兩代青年人的成長,關注機遇和挑戰,關注使命和擔當,關注新時代的追夢和圓夢,充分體現了時代精神和家國情懷,適合當下青年實際,應該比較好寫,發揮的空間有很大。文體亦可多樣。同時,該題既便于展示考生才華,又能有效規避宿構和抄襲,有現實,有未來,有情懷,有夢想,有認知,有展望,不失為一個好的作文題目。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國考語境下的應試作文,要順應時代的際會風云,寫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象與家國情懷;為國選才的考試題,要檢測一代寶寶的精神鈣質,建立一代青年的精神高地。
(該文系與同事七良、高橋兩位老師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