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道女子多情,讀了這首吳文英寫的《鶯啼序.春晚感悟》,我才知道男人多起情來,比女人要深得多。
《鶯啼序.春晚感悟》[宋] 吳文英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是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江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養,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樓。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箱,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
記當時,短輯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風迷歸,破鸞慵舞。
殷勤待寫,書帳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整首詞就是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
他又來到西湖邊,暮春的殘寒仿佛在欺凌喝多了酒的他,他渾身發冷難受。
干是,他點燃了沉香爐,緊緊地關上了沉香木做的華麗窗戶,一定是有雕花的那種。
遲來的燕子飛進西城,似乎在訴說著春天的風光已衰敗。
畫船里,游客有的在觀賞西湖,有的在喝酒劃拳聽小曲。
清明佳節的繁華景象就這樣過去了??粗禑熆澙@著吳國時宮殿中的樹木,他的心中有千萬條羈思旅情,化作了柳絮,輕揚飄浮,隨風飄蕩。
柳絮悠悠,落地成傷。
思緒回到了多年前,那時他曾經有十年的生活在西湖。
一天,他把馬系在柳樹上,慢慢地追隨者粉塵看霧。沿著紅花爛漫的湖岸,他漸漸進入仙境之地。
如此瀟灑浪漫的男子自然逃不過一位坐在亭閣里練習書法的懷春女子的法眼。
女子快筆修書一封,差侍女悄悄送給他。他看了那封暗許芳心的情書,心中大悅。
他在老家娶有家室,可此女不介意,甘愿為妾。
他隨即和女子結為同心,在溫馨幽密的銀屏深處,他們有過很多的快樂和歡愉,可惜春長夢短,歡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
大老婆召喚他回家議事,于是他告別愛妾,答應她很快就回來。
她的眼淚把臉上的姻脂打濕了,和著紅粉的眼淚沾濕了唱曲用的扇子,也落在了金線刺繡的衣服上。
西湖的湖邊,昏暝空寂,夕陽下的西湖無比美麗,他們已無心欣賞,全都讓給了那些在湖上飛舞的鷗鷺。
幽蘭轉眼間就已經老去了,新生的杜若還散發著香氣。和愛妾分別后,他從老家歸來,一路上,他漂泊羈旅,也曾訪過六橋故地,卻再也得不到關于佳人的任何信息。
往事如煙,春花枯萎,無情的風風雨雨,埋葬香花和美玉。天妒紅顏,把她帶走了。
她生得太美了,清澈透明的水波,把她的明眸妒忌,那蒼翠蔥蘢的遠山,見到她那彎彎的秀眉也會含羞躲避。
暮色四合,江面上倒映著點點漁燈,就像是他倆在畫船中雙棲雙宿。
當年在渡口送別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她曾住過的妝樓的依然如昔,分別時他曾在敗壁上題寫了詩句。再次見到和著淚水的墨痕,上面已經蒙上了灰塵,字跡也變得慘淡而又模糊。
登上高高的亭樓,他凝神遠眺,只見一方芳草綿延到天邊處,低頭嘆息著自己那一半已經雪白如苧的鬢發。
他回到屋里,默默地翻檢舊日物品。她留下的絲帕上,還帶著離別時的淚痕和留有她體香的唾液。這一切一切都是以往悲歡離合的記錄。
愛妾已去,他就像垂下翅膀的孤鳳忘記了歸路,又像孤苦無依的孤鸞懶得飛翔起舞。
他只好把滿滿的悲傷痛恨,寫成長長的情書。舉目望去,只見藍天大海上沉沒鴻雁的身影,又有誰來為他傳達相思的情愫,為他把情書送?
他只能把相思之苦寄托在古箏的弦柱上,滿心的愁苦隨著手指撥動的弦傳向遠方。
這方圓千里的江南,處處令他傷心。只愿她的靈魂能在眼前,可以聽見他哀怨的詞章里如泣如訴思念。
紅顏已逝,詞人作古。但詞中那穿越時空的心音,總是讓人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