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羅浩東? 學號:19020100450? 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轉自:https://blog.csdn.net/sinat_42550851/article/details/102160538
【嵌牛導讀】對嵌入式系統的文件歸檔及磁盤整理應用
【嵌牛鼻子】嵌入式系統的文件歸檔和磁盤整理應用
【嵌牛正文】
歸檔及壓縮命令
.Z compress程序壓縮的文件;
*.gz gzip程序壓縮的文件;
*.bz2 bzip2程序壓縮的文件;
*.tar tar程序打包的數據,并沒有壓縮過;
*.tar.gz tar程序打包的文件,其中并且經過gzip的壓縮
*.tar.bz2 tar程序打包的文件,并且經過bzip2的壓縮
gzip命令、bzip2命令
用途:制作壓縮文件、解開壓縮文件
格式 gzip [-9] 文件名…
bzip [-9] 文件名…
gzip -d .gz格式的壓縮文件
bzip2 -d *.bz2格式的壓縮文件
常用命令選項
-9:表示高壓縮比,躲在創建壓縮包時用
-d:用于解開已經壓縮過的文件
tar命令
用途:制作歸檔文件、釋放歸檔文件
格式: tar [選項]… 歸檔文件名 源文件或目錄
tar [選項]… 歸檔文件名 [-C目標目錄]
常用命令選項
-c:創建.tar格式的包文件
-x:解開.tar格式的包文件
-v:輸出詳細信息
-f:表示使用歸檔文件
-p:打包時保留原始文件及目錄的權限
-t:列表查看包內的文件
-C:解包時指定釋放的目標文件夾
-z:調用gzip程序進行壓縮或解壓
-j:調用bzip2程序進行壓縮或解壓
————————————————
17.磁盤分區
新增一個硬盤
在系統里面新增一個硬盤時,應該有哪些動作需要做的呢:
對磁盤進行分區,以創建可用的partition;
對該partition進行格式化(format),以創建系統可用的filesystem;
若想要仔細一點,則可對剛剛創建好的filesystem進行檢驗;
在Linux系統上,需要創建掛載點(亦即使目錄),并將他掛載上來;
確認系統中的磁盤設備
fdisk命令
格式:fdisk -l[磁盤設備]
Device:分區的設備文件名稱。
Boot:是否是引導分區,是則有“*”標識。
Start:該分區在硬盤中的起始位置(柱面數)。
End:該分區在硬盤中的結束位置(柱面數)。
Block:分區的大小,以Block(塊)為單位,默認的塊大小為1024字節。
Id:分區類型的ID標記號,對于EXT3分區為83,LVM分區為8e。
System:分區類型
規劃硬盤中的分區
硬盤分區按照功能性的不同可分為主分區(Primary)、拓展分區(Extended)及邏輯分區(Logical)三種
硬盤最多可以分割成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1個拓展分區
拓展分區又可分成數個(沒有限制,但總容量不得超過拓展分區大小)邏輯分區。
代號的使用:以IDE0(第一個硬盤,設備名稱為/dev/hda)為例來說明,主分區使用:had[1-4](包含拓展分區在內),邏輯分區使用:[5-~](請注意,邏輯分區一定由5開始計算)
常用命令
d delete a partition 注:這是刪除一個分區的動作;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注:l是列出分區類型,以供我們設置相應分區的類型;
m print this menu 注:是列出幫助信息;
n add a new partition 注:添加一個分區;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注:p列出分區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注:不保存退出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注:t改變分區類型;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注:把分區表寫入磁盤并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注:拓展應用,專家功能;
硬盤規劃示例
為主機新增一塊20GB的SCSI硬盤
對該硬盤進行分區:
劃分2個主分區,各5GB,剩余空間作為拓展分區,在拓展分區中建立兩個邏輯分區,容量分別為2GB、8GB
將第1個邏輯分區的類型改為swap確認分區設置情況,保存退出
18.掛載磁盤
分區中創建文件系統
mkfs命令
用途:Make Filesystem,創建文件系統(格式化)
格式:mkfs -t 文件系統類型 分區設備
作為其他幾個分區命令的前端工具,通過“-t…”選項指定文件系統類型
設置文件系統的自動掛載
/etc/fstab配置
包含了需要開機后自動掛載的文件系統記錄
vi /etc/fstab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cubedong」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sinat_42550851/article/details/102160538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cubedong」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sinat_42550851/article/details/102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