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到了第二季,樊勝美的家庭依然是麻煩不斷,她仍然無法擺脫家里的困擾,活出自己。其實,從小到大,冷眼旁觀,我們身邊的樊勝美,從來就沒有缺過。
-1-
我小學有個同學,論成績雖然是個學渣,但人長得確實很漂亮,她成功在父母矮窮矬的基因上實現了突變,雖然沒能富,但也成為身材窈窕,柳眉鳳眼的傻白甜美女。
美女初中上了沒幾天,父母就讓她退學了,反正學習不好,浪費錢干嘛,不如早早給哥哥弟弟掙錢娶媳婦。開始在村里的磚廠混了兩年,隨著打工熱興起,跟同村的姐妹去了大城市里的郊縣。當然,打工掙回的錢都是如數寄回家里。
幾年后,父母用她的錢整修了房子,置辦了家具,家里慢慢脫去了貧窮的氣息,已經開始有人上門給她哥哥提親了。
美女機會還是比一般人要多的,打工時一來二去,她被老板的兒子看上了,給她買各種吃的穿的,看沒有見過的花花世界,農村出來的姑娘,哪里經得起這種糖衣炮彈的轟炸呢,不久,傻白甜就被騙到了床上。
過年的時候,男方給她和父母帶了很多東西。我們去她家玩,她甜甜蜜蜜地給我們講自己的“戀愛”經歷,她媽嘴里叼著顆煙,得意到眼角飛起,一副女兒釣到了金龜婿的樣子。
沒想到,事與愿違,半年后,那公子哥兒還是狠心把傻白甜甩了,還說她胸大無腦,就是一棵空心大白菜。她哭著跑回了家找父母訴苦,可那父母不是想著為女兒受到的傷害討個公道,卻埋怨她沒本事,拴不住有本事的男人。
雖然沒釣到金龜婿,她父母卻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女兒的臉蛋是可以用來換錢的!后來,她父母就處處打著為她相親的名義,讓人給她介紹對象,見了面,開始交往,就要各種彩禮,一轉頭,卻又找各種托辭說自己的女兒不同意。
幾年后,她哥成功娶回了媳婦,她父母見她年紀也大了,怕老在家里,嫁不出去,就找了個人家把她嫁了。
八九十年代,我們家鄉對待女孩子有個特點,小時候,上學不太被重視,很多女孩早早就輟學打工養家;長大后,很多家庭要靠家里女孩子的彩禮給兒子娶媳婦。
這類樊勝美,說白了就是家庭的提款機和搖錢樹,可悲的是,很多女孩子自己根本沒認識到這一點,完全聽從了父母的擺布。
我上高中前一直在農村,我們那一大家子,和我同輩的姑娘小子們有十幾個。前些年,嫁出去的女兒們有的在市里買了房子,每到冬天,父母就都搬了去住,因為市里的房子都有暖氣,老人冬天舒服一些。到天氣暖的時候,老人們再回到村子里,給兒子照看兒女,幫襯著種地。
坑閨女,幫兒子,是農村的一貫習俗。
-2-
很多農村家庭對女兒的索取,是源于貧窮和落后,那么城里的女孩子是不是就應該好一些?也不盡然,大學畢業上班后,我看到了另外一種樊勝美。
我的一個同事,家里有兩個弟弟,父親有正式工作,母親是家屬工,掙錢不多。自從我和她認識的十幾年里,她娘家的日子一直是靠她幫襯著。
我們是國企,頭些年,每逢過年過節,廠里都發東西,她都毫無例外拿給了娘家。她本人長得很漂亮,老公卻是又矮又胖,不過,據說是一個什么領導的兒子。
父母都覺得她過得比她弟弟們好,老念叨弟弟們在市里壓力如何大,日子不容易。而她和老公都有穩定的工作,婆家條件又好,日子寬裕很多。
可是她的好日子是怎么換來的呢?她是單位里提拔最早的女干部之一,可是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來的,我親眼見過,她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大冬天夜里十點多還在施工現場定守。
她的兩個弟弟,一個早就大學畢業,另一個也是大專畢業,而她的學歷只是中專,后來,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也拿到了本科文憑。
父母用多年的積蓄給大弟買了房子,又將退休房子給了小弟弟,老兩口退了休沒地方住,她把自己貸款買的一百多萬的商品房,裝修完給了父母住。
她的弟弟們,這些年一直起起落落,混得不太如意。總想著能賺大錢,嘴里整天喊著,沒事啊,姐,等我賺了大錢,父母都由我養著!可是年復一年,兩個弟弟誰也沒有賺到大錢,倒是小弟弟有一年開公司惹上了官司,被拘留,害的她到處花錢打點保釋。
這些年,她一直過得很累,年紀不大,已經長了很多的白發,臉色也因愁苦,過早堆了皺紋。而她父母的生活,卻因為有著弟弟們的拖累,一直也沒有脫離窘迫。
我們倆辦公室緊挨著,她經常無奈地對我傾訴:自己經常貼補娘家,老公也是頗有微詞,奈何為了父母,她也得忍著。
前些年,我們單位給退休職工批量買商品房,因為企業有對職工工齡的補貼,比自己買便宜不少。可是這些商品房的戶頭,絕大部分都是掛在家里兒子的身上。那些家里的女兒們,都很自覺,嘴里喊著,唉,家里有哥哥弟弟呢,咱一個嫁出去的閨女,爭啥呀?
盡管家里的女孩子們都很主動,對父母的財產不爭不搶,可有的家庭里,父母還讓女兒們給兒子出錢,把房子買下來。
很多家庭對女兒們的要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即使她們早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生活。
-3-
樊勝美真的從來就不孤獨,在我們這個男權占主導的社會里,每一個樊勝美背后,都是原生家庭對女兒的過度索取。
一方面,很多貧困家庭里的女孩子,因為靠學習,靠吃苦耐勞,靠嫁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貧困家庭的男孩子,要出人頭地,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所以,很多底層的家庭,女孩子要改變命運,看起來是比男孩子容易一些。
而且,千百年來,我們東方女性的身上,一直有著吃苦耐過勞,富有犧牲精神的天性,這也是她們肯為原生家庭付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是很多父母的心理錯位。資深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所說“僅僅因為生下了孩子,一些父母就認為孩子永遠欠自己的,所以就可以大肆索取”。
在這類父母看來,我生了你,養了你,我對你的恩情比天厚,對你如何要求都不為過。否則,你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我們看到《歡樂頌》第11集,樊勝美的媽媽在電話里讓她打生活費時,輕描淡寫地說,不就是花點錢嗎,至于那么小氣嗎?
樊勝美現象,可以說是社會和家庭多重關系作用共同的產物。
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了在《歡樂頌》2里,樊勝美終于對家里的無度索取勇于say"no"。也許80后,90后,這些獨生之女的家庭里,樊勝美將不復存在,畢竟我們從邱瑩瑩、關雎爾們身上,看到的還是父母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