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生最怕見你笑顏,跌進去,就只剩盤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想邀你江湖飲馬,我想和你放鹿天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酒言歡,潑茶夜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我想了無牽掛,你可愿陪我四海為家
新疆之于我,就像教徒心中的圣城麥加
干凈純粹,甚至不接受別人說它半分壞話
小的時候,爸爸給了我一本新疆的旅游手冊
畫冊上,吐魯番的維族姑娘綁著兩股烏黑的辮子頭戴小方帽在葡萄架下甜甜地笑著
那會兒還不識字的我覺得
那大概就是一個女孩子最美好的模樣
明媚瀲滟,卻又,婉轉甜美。
等以后,咱們去新疆吧。
初中開始,我總是這樣和朋友念叨著。
可這一等,就是九年。
今年五月,我沒忍住買了八月底飛烏市的機票。
四千,夠我往返兩次泰國四次臺灣。
雖說有些心疼,可我也是真的不想再等了。
九月初的白樺林還是一片郁郁蔥蔥,沒有畫冊上的或滿山金黃或五彩斑斕
可我就是任性地想在這里過我的生日,去新疆,是我給自己的一份禮物。
早上六點火車抵達北屯站,開啟一直在路上的旅程。
天亮前的北屯,美得讓昏昏欲睡的我突然就來了精神。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從北屯前往哈巴河縣的這條路,讓初來乍到的我震撼于新疆的廣博與荒蕪。
車隨便一開出去就是百來公里的荒無人煙,只有在有河流的地方才會看到生命的跡象。
在那放眼全是戈壁的地方,蔬菜肯定比肉還金貴。目之所及的寸草不生,讓我之后面對景區的物價時,覺得其實真的很良心。
此行的第一站,我選擇了白哈巴村。
來之前,很多人說,白哈巴村和禾木村差不多,選禾木會更好一些。
可我無論如何也割舍不下。
所幸,我的選擇是對的。
若將這兩個圖瓦人的村落比作女孩子,那么我覺得,白哈巴是溫柔靈動的,而禾木,則是明艷活潑的。
作為西北第一村,白哈巴與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
從中哈大峽谷看下去,能看到一圈圈和雜草糾纏在一起的鐵絲網。沒掛警示牌,卻已然散發著一股生人勿近的凌冽氣息。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看著河谷對面的哈薩克斯坦,我腦海里突然出現了這句詩。
戍邊這個詞,看似簡單,卻埋藏了多少鐵血將士的血淚和孤寂。
也是在這一刻,突然很想好好說一句:愛你,中國。
白哈巴很小,大西北的日落又來得格外的遲,一個下午,我和朋友在村里的路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開觀景巴士的大叔都認識我倆了,每一趟路過,都朝我們鳴喇叭示意。
白哈巴的夜
白哈巴的基調是寧靜祥和的,清晨,是我認為的,白哈巴最美的時刻:涓細的小河,蔥翠的森林,盤旋的鷹,一切都是靜的。
沉浸在柔光里的白哈巴,迷蒙得讓人心都化了。
在白哈巴巴士站吃的羊肉串兒,是我這次旅行吃到的味道最好的串兒。
老板娘有個兩歲多的兒子,見我坐著,便一路搖搖晃晃地走到我面前,抱住我的大腿,還拿出他家的土豆,生的那種,硬要送我。
我想,西北漢子爽快耿直的個性,大概是打小就有的吧。
第二天進入喀納斯湖主景區。其實整個喀納斯景區囊括了白哈巴村、禾木村和喀納斯湖,買票游覽成了一件繁瑣而復雜的事。
還好景區門口的咨詢員小哥們人很好,把我和朋友當大傻子一樣照顧,幫我們買票、指路,我倆負責游手好閑就好。一天下來,那里負責咨詢的六、七個小哥全都認識我們了。
原以為我會一口氣爬上觀魚亭,可現實是我一路上走走停停。
以為一路的風景已足夠動人,但爬完一千多級臺階登頂時,迎著清風,看著遠處連綿的山脈腳下安靜的喀納斯湖,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胸懷宇宙。
她沒有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如虹,卻有著天光一色波瀾不驚的沉著包容。
下午乘船游喀納斯湖,進一步感受著她的力量。
遠看湖面,她靜的像塊碧玉,可走近她,發現她原來也可以波浪起伏,靈動跳躍。
朋友一直說這張碼頭拍出了一股濃郁的動漫風,但這是手機拍攝的原圖。
所見即所得,她就是美得讓人覺得不真實,可照片留下的美,尚不及她的十分之一。
晚上,喀納斯客棧的大傻子小哥給做的——亂七八糟一塊兒炒牛肉,拍攝角度問題啦,胡蘿卜下面埋的其實全是肉~~
原本吃了一半我就飽了,但在小哥開始講起他慘絕人寰的愛情后,我奇跡般地又吃下了半碗飯,不得不說,小哥的故事很下飯啊~~哎,我真是個壞人啊
第三天,我們早起前往三灣(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看晨霧。
網上的旅游攻略可能會告訴你,三灣里,最美的是月亮灣,神仙灣即使可以看看晨霧,但風景一般。
可我覺得不是。原本沒抱太多想法的神仙灣卻給了我意料之外的驚喜。
比起聲名在外的月亮灣,我更喜歡神仙灣,晨霧時的神秘縹緲,日出后的清澈動人。
月亮灣幾乎是沒有晨霧的。月亮灣曾讓我最為向往,但現實總覺得和想象中不太一樣。
河道窄,弧度并沒有很像月牙,傳聞中的“神仙的腳印”雖然明顯,但四周水域淺,可能是因為不是汛期吧。再加之兩岸的樹還沒變黃,實在是沒有宣傳冊上來的驚艷。
臥龍灣,由喀納斯湖常年沖刷形成的堆積扇,因形似一只趴臥的翠龍而得名。
但仔細看,臥龍灣的龍尾巴長短已經和宣傳冊上的有了一定區別,導致我一直在想,如果臥龍灣以后要改名,應該叫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的區間車,在到達三灣前是不做停留的,因此幾乎沒有攻略提到過它——鴨澤湖。
這個離景區入口大概兩公里的湖泊,在晨霧里,美得就像仙境。只有徒步,才能深入感受到。
看完晨霧,搭車前往禾木。
禾木的美,是明媚的,是第一眼就會讓人著迷的。
景區區間車上的解說員小龐同學說,禾木最美的,是從門票站進入村子的這一段路。
他叮囑我們不要在車上睡覺,嗯,看在他很帥的份上,我和朋友在那一個小時里,一點兒瞌睡都沒打。
禾木河作為喀納斯湖的上游,遠觀是同喀納斯湖一樣的奶油綠,但來到她面前,卻又發現她清澈見底。
如果喀納斯是神的后花園,那禾木就是神的自留地。
我想這句話,想表達的并不是這里有多美,而是這里的那一份靜。
在禾木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格桑花和向日葵,每次經過所住客棧院子里的比人還高的格桑花田,我都開心得少女心碎一地。
在前往白樺林等日落的路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邊的馬居然會放牛!
走到一半發現牛群沒有跟上,它還會發出嘶鳴以示提醒。?
網上很多人都說白哈巴禾木高度商業化,我想說,那你大概是沒有去過云南的麗江、浙江的烏鎮西塘和廈門的鼓浪嶼。你還想要禾木怎樣?
去往布爾津轉火車的路上,我們在一個路邊的小瓜棚停下,稍作休息。
我從小一直不愛哈密瓜,總覺得它的甜味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怪味道。
但這個瓜,甜得像蜜。吃完整個人變得好雀躍。原來不是哈密瓜不好吃,是運往南方的瓜不熟。
后來我拿了一塊給老板娘的兒子,我拿在手里問他要不要,小家伙大概是聽不懂漢話,看著我怯生生地不說話,但情緒全寫在眼里,把瓜塞進他手里后,他馬上就咬了一口,一看就是吃可愛長大的~
離開禾木后,我們來到了吐魯番鄯善縣的庫木塔格沙漠。
這個沙漠似乎比敦煌的鳴沙山小一些,比起金黃色的鳴沙山,沙的顏色更深。
這個沙漠的開發力度沒有鳴沙山大,更原始,但也是因為這樣,人很少,我們玩得也更加盡興。
我們騎駱駝準備上沙山看日落,但山頂比想象中遠,導致日落來的猝不及防。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比起山頂湖邊,我還是更喜歡沙漠里的日落。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的駱駝——一路都在狂吃和發脾氣的主。
打我騎到它背上起,它就開始喘,一度讓我懷疑自己是個五百斤的胖子,說好的沙漠搬家小圣手呢?! 你快告訴大家你喘不是因為我胖!!
第二天前往吐魯番(火焰山、葡萄溝)
我們到達火焰山的時候是正午,當時溫度計上顯示地表溫度55度左右。
陽光照在身上,是火辣辣的疼。
火焰山的山脈上有漂亮的溝壑,如果日光剛好,遠遠看去,好像大火燒山一般火紅,因此得名火焰山。
相比之下,葡萄溝比火焰山要涼快不少。
葡萄在葡萄架上就已經變成葡萄干了
因為實在太熱、沒有特別喜歡的景,再加上想早一點趕回烏魯木齊吃好吃的,我們此行沒有再去坎兒井。
風景聊完了,現在我想叨叨我感受到的新疆。
與其將這次經歷寫成一份干貨攻略,我更想寫成一篇啰嗦的游記。
我是一個大多數時間都感性凌駕于理智之上的人
說白了就是情緒化
比起大好河山,我更喜歡遇見不同的人
一個地方哪怕風景再美,若是人我不喜歡,我絕計不會再去第二次
這大概也是我喜歡新疆的原因
來之前,周圍人總是對我說,那邊少數民族多,又不穩定,女孩子過去不安全的,你為什么一定要去那里
這話說的人多了,我也有些忐忑了
可去到新疆,我開始開心和驕傲
不愧是我從小就向往的地方,我真的沒有愛錯
小時候,我總是向我爸打聽新疆的種種,他對我說,哈薩克族沒有維吾爾族親切,他們有點兒兇。
可實際相處下來,我感受的最多的溫暖和喜悅,都是哈薩克族人給的。
話說,這邊喝茶用碗的習性也真是非常符合我江湖兒女的氣質啊~
從哈巴河縣開始坐“黑車”起,沒有司機師傅黑心地坑過我和朋友。
新疆旅游,車費是支出的大頭。
原本和師傅砍價后坐上車,我還是覺得有點兒小貴。
可一趟車坐下來,我對朋友說,如果我是司機,最先說好的價,少一毛我都不干。真的是太遠了。
后來在車上和司機師傅們聊起這個話題時,感嘆我們一路出行車費都很實在。
師傅說,我們新疆人就是這樣,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大概是那種出門旅游要求很低的人,風景好看、東西好吃,遇到的人都對我很好,我就會覺得很開心。
每一個司機師傅都會問我,覺得新疆怎么樣?會覺得不安全嗎?
我說,這里風景很漂亮,人特別好啊,如果吃飯上廁所都要刷身份證、每個路口都有警務站、路邊站的不是警察而是扛槍的特警還叫不安全的話,全中國大概沒幾個地方安全了。
畢竟,像我這種級別的人,如果真的想我死,犯得著用槍和刀嗎?
新疆是大胃王的天堂,大盤雞、椒麻雞吃完還可以加面,好吃管飽又便宜。
隨處可見的水果攤,走進去就想買下整個店
在烏魯木齊買切糕時,雖然那時我已經體會過新疆人民的淳樸友善,可我還是控制不住的害怕。
但其實,賣切糕的維族老大爺很和善,我過去問價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女的問了價沒買走了,老大爺沒有不悅,切下切糕給我和朋友嘗。
老大爺切好切糕就給我提著,我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重量,內心都是崩潰的。
我小聲跟朋友嘀咕,完了,羊肉串兒沒了。
但最后稱下來,才八十。我們一開始擔心現金不夠,付錢的時候,老大爺笑呵呵地說,夠啦,這不夠了嘛。
我想,他大概也是知道我們內地人對于切糕的畏懼的吧。
在此,也想為切糕正名,這是一個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用料很足,用糖漿把葡萄干、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紅棗等堅果粘合在一起,十二塊一公兩的價格,真的不算貴。
因為都是堅果,5厘米見方的小小一塊,我和朋友兩個人分,飯點吃下去,我足足飽了近三個小時。
濁酒一杯已萬里,恍惚間,不知何地
夢醒無聲望似水,想額河,玉關西,烏市里
憐惜此行成云煙,暫作別離
盼歸時,君還記
也許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和你說起過新疆,但沒有真正去過,就沒有評判權
也許那里,你會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