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夢驚枝雀,花香送舊人。心明云海外,作別尺寒春。承作者春田花農本人授權,精心刊載沉寂基層多年傾心研究紅學的江西草根學者厚積薄發之強悍力作:博論紅樓。
孔夫子和“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作者:春田花農
看似提到史湘云的地方根本沒有孔子什么事!不但湘云沒有,其他位列十二金釵也都沒有!如果要是真沒有,那倒是奇怪了!這樣一本千古文化奇書,其中十二金釵里,怎么會沒有孔子一席之地呢?看這里不是有個“伏”字嗎?這就是告訴我們,這里藏著東西!我現在把它挖出來曬一曬!
說到湘云,一直戴著個比較小的金麒麟;而寶玉從清虛觀張道士那里,得到了一只比較大的、文彩輝煌的金麒麟,他一直留著要給湘云,卻不想粗心丟掉了,而偏巧又被湘云的丫頭翠縷撿到。
湘云還給寶玉,他也就伸手拿了,并沒送給湘云,讓她湊成一對來佩戴或收藏。奇怪的是,后數十回,衛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然而書里并沒說明寶玉的金麒麟怎么又去到史湘云和衛若蘭夫婦那里。
中國古人過去一般認為“雙星”都是指牛郎星和織女星,常用來代指一對戀人、一對夫婦。加上“白首”兩字,讓人聯想到白頭諧老的美好姻緣。所以這對金麒麟就是史湘云的姻緣象征,寶玉卻兩次得而又失,反正總是拿不住!湘云婚后不久,衛若蘭被抓走不知所蹤。后來,寶玉和湘云均落難乞討,至相遇結伴同行,湘云卻餓病死湘江之畔,留下寶玉獨自流浪!就似牛郎星和織女星,在天河兩邊可望而不可及!
深入理解要從麒麟講起!先說兩個故事。
其一,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素王就是無冕之王的意思)
其二,周敬王三十九年春(魯哀公十四年),在西郊大野之處狩獵。叔孫氏的家臣鑰商捕獲一只雌性麒麟。其左足傷折,用車載回來。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城郭外,派人去問孔子:“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去看了后說:“麟也,胡為乎來哉!”(意思是"這不亂來嗎?”),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哭得稀里嘩啦,一把鼻涕一把淚,衣袖都濕了)。叔孫氏聽說后將麒麟取回來。后來子貢問孔子為什么哭啊!孔子說:“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提到“西狩獲麟”這事,孔子為此落淚,并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
也就是說,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常用來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備的人。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看作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所以麒麟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征。
可是,為什么湘云姓“史”呢?我們說到孔子,都先想到他是儒家創始人,卻容易忽視孔子因為編著《春秋》,位列中國十大史官之列,以時間更可列十大史官之首。這里附上十大史官名單:
第一名:司馬遷,編撰《史記》
第二名:班固,編撰《漢書》
第三名:陳壽,編撰《三國志》
第四名:司馬光,及其門客編撰《資治通鑒》
第五名:孔子著作《春秋》,亂臣賊子懼
第六名:歐陽修《新唐書》(宋)
第七名:劉向 《戰國策》(漢)
第八名:陳壽 《三國志》(晉)
第九名:張廷玉 《明史》
第十名:紀曉嵐 《四庫全書提要》
“雙星”的含義就是,孔子是儒家創使人,也是史官、史學家的杰出代表。而且儒家和史官文化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沒有中斷過。
從前述可知,史湘云的這個麒麟是雌的,與孔子有關。問題是還有個雄的呢?不是還有兩個“司馬”嗎?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