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球迷
最近一個月,是屬于世界杯的一個月。全世界最頂尖的32支國家隊相聚一起爭奪金杯,為廣大球迷和偽球迷獻上無數足球饕餮。
今年俄羅斯世界杯,所在時區和中國大陸只差5個時區。球賽開始時間多是北京時間晚上6點到凌晨2點。除了2點那場稍微有點晚,其他比賽場次都趕上了晚餐/夜宵時間。盡管現在正是盛夏,但因為世界杯,夜晚不再漫長,酷暑不在難當。
有球賽的日子,下班后與三五好友,或小酒館,或大排檔,或小酌,或暢飲。沒人在乎是不是一個月的球迷。眾人一起對著電視,指點江山、嘲諷解說。遇上好球,歡呼雀躍,喜笑顏開,比進球的隊員還要興奮;遇上臭球,捶胸頓足,拊手嗟嘆,不一會兒又專注起來。懂球的多說兩句,不懂的人跟著喝彩,推杯換盞,朋友之間,因為足球變的更加親密。
可惜,若是身處新西蘭大農村,這種場景只能想象而已。
新西蘭地處東12區,和國內差四個小時,比賽時間從當地時間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橫跨整個睡眠周期。如果要看球,又不影響作息,要么晚睡,要么早起。不僅僅是時區,這邊季節和國內也是相反。國內正值酷暑,正是穿著褲衩,趿拉拖鞋,甩開膀子喝著啤酒的季節;但在新西蘭,則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穿起來褲衩背心總是感覺怪怪的。
新西蘭地處南溫帶,國內是三伏,這邊數三九。盡管奧克蘭最低溫度仍在0度以上,但苦于沒有暖氣和空調,看球仍需要勇氣;遇上清晨的比賽,還需要一定的毅力。天還未亮,鬧鈴響了,先從溫暖的被窩里伸出一只手,迅速關掉它,在手臂變冷前迅速收回被窩。等手臂又暖和起來,在心里給自己打氣,"我是球迷,我要看球"。然后一鼓作氣,掀被、下床、穿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這才算罷。至于啤酒什么的就算了,沖杯咖啡或是熱巧克力,身子暖起來,才算是做好了看球的準備。
如此看世界杯,也算是新西蘭特色。
其實新西蘭本地人對足球世界杯的熱情并不高,新西蘭最拿手的運動是英式橄欖球。新西蘭的橄欖球隊在世界上數一數二,隊服是一色黑,人稱全黑隊(All Black)。足球隊在大洋洲數一數二,主場隊服一色白,人稱全白隊(All White)。多么質樸的國家啊。
大洋洲的世界杯參賽名額只有0.5個。這意味著即使是大洋洲冠軍,仍需參加附加賽和另外一個國家爭奪決賽席位。早些時候,新西蘭長年被澳大利亞壓制,大多情況下都是由袋鼠軍團代表大洋洲參加附加賽。有趣的是,1982年世界杯預選賽,新西蘭爆冷擊敗澳大利亞,后來憑借附加賽中2:1擊敗中國隊首次晉級世界杯決賽圈。
2006年,澳大利亞被分到了亞足聯。2010年,新西蘭歷史第二次殺入世界杯決賽圈。新西蘭在一場未負的情況下,三戰三平,力壓衛冕冠軍意大利,小組第三名出局。
2018年世界杯預選賽,新西蘭在南太平洋依舊罕逢敵手,7勝3平1負晉級洲際附加賽。可惜總比分0:2負于秘魯,沒能晉級2018俄羅斯世界杯。
世界杯情懷
本屆世界杯,荷蘭隊遺憾沒能進入決賽,一時間不知道該支持誰。足球運動員的巔峰年齡都很短,大多數運動員年過三十體力就跟不上了。四年,能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像我這種偽球迷,再過四年的世界杯,熟悉的面孔就更少了。
昨天,法國決賽4:2擊敗克羅地亞,時隔20年在俄羅斯再次捧起大力神杯。這20年來,我也從一個足球盲變身成了一個兢兢業業的偽球迷。偽球迷看球,世界杯也好,歐洲杯也罷,足球本身的技戰術什么,懂不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情懷,重要的是自己和足球的故事。
1998年,第一次聽說世界杯。那一年,法蘭西在齊祖的帶領下,擊敗擁有外星人羅納爾多的巴西隊,榮獲大力神杯。彼時我還在上小學,小虎隊干脆面有世界杯主題集卡片活動,每袋干脆面里面有一張球星卡,收集卡片也就成了我的樂趣之一。齊祖、大羅、蘇克,那一年,認識了一大堆球星。
2002年,韓日世界杯。中國隊44年后首次進入決賽圈。有中國隊比賽的日子里,老師索性停了課,打開多媒體電視直播比賽,全班一起為國足吶喊助威。巴西、土耳其、哥斯達黎加,中國隊的三個小組賽對手,至今印象深刻。最終中國隊一球未進,還分別負了4、3、2個球。那屆以后,中國足球還沒能再次進入世界杯決賽圈。
2006年,高中畢業。因為早早確定了學校,后來就悠閑的起早貪黑看起了德國世界杯。那一年印象最深刻的兩個人,無疑是黃健翔和齊達內。前者在解說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的比賽時,因為加時賽格羅索創造的一個點球激動不已,一度失聲表達著自己對意大利的贊賞,幾天后離開央視解說位置。后者在決賽中,加時賽因為和馬特拉齊的口角一時沖動用頭撞向對方胸口,被紅牌罰下,齊祖也在同年退役。兩個人都因為自己的沖動,提前告別了世界杯,也宣告了各自職業的一個終點。伴隨著齊祖從大力神杯旁落寞離去的身影,意大利點球大戰中擊敗法國,站在世界之巔。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一晃四年,大學畢業。在南三環公司附近的出租房里,世界杯成了每天加班后不多的娛樂之一。那一年,熱情奔放的荷蘭隊,一路高歌猛進,殺進了決賽。決賽時對陣西班牙,伊涅斯塔加時賽打進制勝一球,幫助西班牙捧起大力神杯。盡管如此,但那一抹橙色,卻成了我記憶中那個夏天的顏色。
2014年,巴西世界杯。這四年里,換了工作、搬了家、還養了一條狗。荷蘭隊首戰遇上了上屆決賽的冤家西班牙,范大將軍世界級魚躍沖頂,幫助荷蘭5:1大勝西班牙,報了四年前的仇。可惜,荷蘭隊依舊在一場未負的情況下,半決賽的點球大戰中負于阿根廷。三四名決賽中,荷蘭3:0戰勝了東道主巴西隊,再一次成為"無冕之王"。梅西帶領的阿根廷,還是沒能約過德國戰車的防線,讓后者第四次奪得了世界杯。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這四年,憑著一股憨勁,硬是移民到了新西蘭。荷蘭、意大利都沒能進入決賽圈。德國、西班牙、阿根廷紛紛遭遇滑鐵盧,倒是日本、比利時、英格蘭的出色表現讓人頗感意外。分在“死亡之組”的格子軍克羅地亞,更是一路殺入了決賽,和法國開始了進球大戰。4:2的決賽比分,克羅地亞輸了獎杯,卻贏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尊敬。
多年以來,世界杯逐漸變成了一個四年一見的老朋友。每一次聚在一起,憶當年、評當下,總有說不完的話。兩人抵足而臥,暢談四年來彼此的改變,徹夜不眠,只為珍惜這久別后的重逢。等金杯之爭塵埃落定,才又依依惜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世界杯,四年后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