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到高中,寫作從來不是我的強項,但也不會成為丟分項。因為我很喜歡看課外書,其中的故事很多都成了寫作的素材。
大學之后,寫的東西就少了。
工作之后,除了工作總結、整改報告外,幾乎沒怎么動過筆。
而今,突然間地想寫寫東西了,所以就來到了魚苗寫作訓練營。
在這段時間的寫作練習中,深深感受到了寫作給我帶來的“羈絆”。
1.苦思未果
每次群里發布寫作任務之后,我第一反應就是,想想有什么可以寫的。洗漱時、睡覺前、空閑時間,只要腦子有空,都在想這個問題。但是很多時候,頭腦都是一片空白。
特別是近兩三次作業,都是到了最后關頭,逼自己一把才給寫出來的。
2.一路尋找
魚老師說,寫作的素材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素材,關鍵在于你自己如何看待這些素材,以及如何將這些素材通過發散思維的聯想,變成一篇有價值的分享文。
而現在的我,正好欠缺發現生活中素材的眼睛。
所以很多時候無從下筆,苦思未果也是因為如此。
魚老師還說,這個能力,其實是需要鍛煉的。一開始誰也不可能,看到一個事情,就立馬能干出一篇有價值的文章來。
所以,要培養鍛煉素材思維,除了要用心發現外,還要善于思考。
一開始,對寫作的理解還沒有那么深,寫的狀態更像是完成任務的過程,比較辛苦,但是又覺得寫作特別重要,所以很苦逼去堅持寫下去。
我覺得這也是我目前的狀態,雖然一開始很難,但是還是想堅持下去。
很多事情,你不去嘗試,不去做,如何知道是否適合自己呢?
愿你一路披巾斬棘,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 微信昵稱:六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