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內涵和外延
何為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思維作為一種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
思維的基本操作形式是分析、綜合、抽象、概括。
思維的外延:
根據思維的形態,我們可以把思維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動作思維是以實際動作為支柱的思維過程。如兒童初學加減法,會伸出手指來數,他是邊動作,邊思考的,數手指的動作是思維的支撐。形象思維是以直觀形象和表象作為支柱的思維過程。例如,畫家創作一幅畫,要在頭腦中先構思這幅圖畫的畫面;再如,閱讀一部小說,隨著閱讀,在頭腦中浮現出相應的場景。抽象思維是用詞進行判斷、推理并得出結論的過程,又叫詞的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詞為中介來反映現實,這是思維的最本質特征,也是人的思維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別。
根據探索問題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維分為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輻合思維又叫求同思維。發散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探索問題的答案的思維,又叫求異思維。
按照思維是否具有創造性,可以把思維分為再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具象思維:
“具象思維很難用語言講清楚,概括地講,是一個人用自己全部的通感,全部的熱情和智慧,整個人沉溺于思維對象的狀態。”
李克富老師說,“具象思維”是一種(心理)狀態,因此嚴格地講它只算“具象”而非“思維”,因為思維是一種心理過程,在心理學的視野下,與心理狀態是有著本質不同的。
我想,具象思維應該是指能夠全身心地,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情感、態度等。有一次,同事講一件讓她害怕的事,當她講到那個場景時,我也感到極為害怕,只覺得汗毛都豎起來了。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