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部分想講的是,復盤。復盤,我沒有復盤過,這個詞匯也是我去年才注意到的,對它基礎的了解是:復盤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對于一切讓自己變好的事物,我都好奇。我追求過一些讓自己變好的事,如學生時代的考上二本的理想,工作后的賺很多錢,自我提升之學習英語,結果一樣也沒有實現,久而久之,我灰心了,也漸漸忘掉了得到的快樂,因為得到的經歷太少,所以我常常會在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出現這樣的念頭——預判自己不會成功,在這種觀念下,也就本能的避開的設定目標,放棄實現目標的過程,倘然又很是自責的接受失敗的結果。我寧愿不得到也不愿意面對失敗,也因此,我老是告誡自己,先做成一件事情吧,也許就會更有信心了。可是,沒用。
由此,現實生活,人可以被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是已經進入了追求——得到的良性循環的人。在自己生活中,對追求——得到的比例關系有了一定的掌握。這種人嘗試過得到的感覺,已經習慣把自己的生活分成一個里程碑、一個里程碑地去抵達。
第二種人,人數可能會多些,他們經常追求,很少得到,久而久之,忘了上癮的感覺,就會灰心。這兩種人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復盤的動作存在差異。
顯然,我屬于第二類人。但我還是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復盤的動作存在差異,雖然我愿意相信瀟灑姐的方法論,可是我不太相信自己,不太相信自己能得到。打小對“得到,贏”缺乏信心的我,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依舊不太敢面對。不過,我現在認為可行的方法只能是去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做到極致。我也已經從這個月起,開始設定目標,開始做了。因為還在實踐中,缺乏結果的論證,不過,我想我應該按階段進行復盤,看看是否是復盤動作的差異造成的。
這里我聯想到一個現象,無論是現在的網絡文章,電影、電視劇,都會展示主人公如何經歷困苦,戰勝挫折,最終,不是變富有,就是更上一層樓了,看完確實很替他們高興,也讓自己備受鼓舞。可是真正到自己這里,又好像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網絡文章里,因為生活打擊的推動,從而開始改變、瘋狂熬夜學習或減少無效社交等積極主動的行為,一段時間后,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電影、電視劇就更簡單了,屏幕上出現一年后,三年后,或十年后,蛻變后的主人公就出現在熒幕上。這些只讓人看到結果,過程和方法論卻甚少被描述,只展現幾個詞匯:痛定思痛,改變,努力。可是學習詞匯容易,去實踐詞匯難。不知你會不會有這樣的困惑,你又是如何做的?
當然,也有很多文章,視頻,是提供方法論的,只需我們花時間和耐心去做,去思考,也是有成效的,但又產生下一個困難,定下的目標,是效仿文章或視頻里的主人公,只心里覺著,自己想要主人公那樣的狀態,對是否適應自己,且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又不夠清晰。接下來的學習,改變,努力,就像對著空氣打拳擊,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不知道要打多少下,亦沒有考核驗收的標準,還略顯孤獨,打著打著,自己都迷茫了,沒勁了,也就放棄了。
這是不是就是一種復盤動作的差異表現呢?
帶著這個“怎么做”的困惑,瀟灑姐給出了一個好玩的復盤法,她取名叫“戲精本人法”或“內心戲表演藝術家法”。我喜歡“戲精本人法”這個叫法。
戲精本人法前提:三個認知練習
第一個認知練習是:你要是一部好電影。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電影。不過我們需要練習跳出電影,置身事外,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注視它,想象自己坐在電影院觀看自己的一切。要抽離、客觀,甚至刻薄,要能描述這個主人公的人設。
因為只有這樣跳出來看,才能給出初始定位。
這個初始定位,我是很困惑,因為我非常不會從各種角度來定位自己。年齡29歲,女性,已婚,普通的工作,朋友不多,愛好閱讀和寫作,此刻因為這個定位苦思冥想,覺得自己缺乏個性,原來那么普通,我這部好電影,好在哪里呢?我還想擁有的特點,會生活,會打扮,有思想,能通過自己的思想去改變些什么,做成些什么。
第二個認知練習是:在好電影里,主人公是有奔頭兒的
要明確的是,主人公要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遇到沖突,奔著一個目標而去,開篇要有計劃,中間有行動。一個電影的推進是按照主人公的行為展開的。沒有行為,我的電影什么都不是。
電影大部分都是為著一個任務去發展的,比如戀愛,到了結婚,可能就是結局;比如打拼事業,到達一個職業地位,就是結局;比如夢想,實現夢想,就是結局。而當自己是主人公時,要有什么奔頭呢?我給自己分發的任務是什么?我成為一個寫作者,這是目標。
第三個認知練習是:編劇有兩個人,分別是命運和我,我得追劇。命運是什么,其實我們不知道,它經常出其不意,尤其是在特別糟糕的時候,我作為主人公往往覺得特別慘。但我知道,我們倆一起寫作。我能改變的就是我參與的那部分,然后我作為演員,有參與其中。
在我的電影里,命運寫過什么?命運寫過我的家庭背景,命運寫過讓我失戀。我寫過什么?我在這些背景下,與家庭背景做過斗爭,對戀情,痛定思痛,不在留戀。雖然這中間時間給予了巨大的幫助,但是,我仍感謝自己懂得愛惜自己,沒有自暴自棄。
以上三個認知,說到了復盤在這一系列動作里的真諦:計劃——行動——復盤。計劃就是初始劇本;行動,就是劇本的執行,你得演戲,一場又一場,一幕又一幕,把事做了、把人見了;復盤是為了改劇本,是為了推進劇情。一邊寫劇本,一邊演戲,一邊看戲,自娛自樂。當我在填寫計劃、執行行動、觀看結果的時候,就會興致勃勃,而且我也很想往下追自己的劇,看自己的命運搭檔會怎么書寫。
計劃,行動很好理解,復盤,總結來說復盤的方法論是上一場戲的總結。即總結出各種走向和因素,編入下一場,改變主人公的行進方向和行動。復盤是矯正行動和計劃之間的關系,是行動后的深刻反思。它的邏輯應該是:計劃——行動——復盤,再計劃——再行動——再復盤。復盤是前一個目的明確的項目完成后的動作,也是為了將復盤的結論轉化成下一次的行動。如果不轉化,現在所謂的復盤就是浪費時間。
復盤的前提是要有意識,認知自己此前的種種,一年中的來來往往,不是輕飄飄的小生活,而是動作片,戰爭片,商戰片,充斥著敵進我退。否則不必用也不配用復盤這個術語,波瀾不驚的那些小生活,頂多用盤點和總結就夠了。復盤不是盤點流水賬。如果這樣,我的電影就是一盤散沙。過去的一年是場對弈,是個比賽,是場戰爭,需要費腦子,這樣費腦子本來就是煎熬,一旦輸了就更痛苦,一切費腦子還可能會輸的事對人來說簡直就是雙重痛苦,所以盡量不要讓自己輸。復盤是在打完一場仗之后開展的,贏也好,輸也罷,為的是打贏下一場,不是為了提前上陣。
我的目標感和好勝心不強,這對于現實目標來說,是致命的。以前我覺得我這一生,只要平平過就好了,不求突出,不要大起大落,平平凡凡的就好了。但是我錯了,我錯把實現目標當成是突出、大起大落,其實,想要平平凡凡的過,就是要在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然,那不是平平過,那是越過越差。
一直以來的平凡生活的觀念造就了現在的我,對自己現有的工作,不算滿意,但算舒適;在的生活方面,小享受上隨心所欲,大享受上略顯拮據。在思想上,存有的想法是不必那么費勁,不必那么辛苦。這些行為思想的上的特點,其實有時候是為了掩飾自己想要要不到的心態,于是就假裝自己不想要了。這個月寫到這篇為止,基本上都是說的自己的不足與失敗處,做事淺嘗輒止,懶惰,沒有目標~~~如果你看過我這3篇文章,一定都覺得我為何要關注一個失敗者。我只能說,發現自己的不足,反復揪出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從內在意識上認清自己,逐步改變自己的觀念,為現在的實踐提供自己能夠信服的理念依托。
戲精本人法過程:復盤清單
好了,為了迎接下一個勝仗,以下是復盤方法論,是實打實可以按著步驟去操作的。告誡自己不要覺得迷茫、沒勁,隨后放棄。這是告別第二類的人途徑,不要自我放棄。
首先,復盤一定是針對每一個里程碑目標的復盤。每一次就針對一個里程碑。
復盤需要選擇我生活中和事業中最核心的項目進行專項操作。是一件非常明確的事。在一個時間維度和一個戰略目標內,你需要備戰過、行軍過、交手過,最后見了輸贏。而且,我最好有具體的對手。
第一步,回顧目標
現在請找到一個里程碑,拿出紙,寫下里程碑的名字。這件事要非常具體,而且,必須是我曾經計劃過的,包括我的起點狀態,我的目標,我的行為,我的周期。
第二步,評估結果
我的目標一定有一個或更多可以量化的數字指標,只有如此,才可以檢視出目標達成情況和行為實施情況。寫下實際終點狀態,目標達成情況和行為實施情況,并和原始目標做對比,清晰計劃和現實兩者之間的差距。
第三步,分析原因
這是最重要的一環,為什么目標沒有達成?我需要在每個差距下面,做“魚骨式”追問,魚骨圖是用于工商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來尋找和洞察事情發生的本質原因。具體步驟如下
1.? ? ? ? 羅列所有原因
2.? ? ? ? 分類,一般原因可分為材料、人員、環境、方法、設備等
3.? ? ? ? 在每一個分類下追問,直到無法繼續追問為止
4.? ? ? ? 評估。將所有原因分為三類,知道解決方案在可控范圍內;不知道解決方案,需要進一步探索、咨詢;命運操控的部分,超出可控范圍。
第四步,總結經驗
對于每一層問題的追問,必須填寫解決方案,卡住的話,就再追問一層,直到全部能回答。再將所有解決方案都重點標記。合并同類項,形成一份行動清單,納入下一次的執行當中。新行為必須被執行,否則一切所謂的復盤都是徒勞無功的。
整個復盤的方法論,就是“計劃——行動——結果——比對——追問——解決方案——再計劃”的無限循環。你一直往下追問就會發現,復盤是這么酷的事兒,是個自我梳理的好機會,越復盤,越能找到答案。
在趁早的價值體系中,我們推薦的復盤維度是:靈魂,肉體,金錢。在這些維度下,我們將一個一個拆開復盤,一項一項進行改良。
復盤的核心功能是為自己建立一個系統。讓自己做事依靠系統,而不是單純依靠感覺,系統能幫助你分散精力和關注點,能區分現象和本質。關于復盤還有一個關鍵點,對于重復出現的問題,要自己給自己建立問題日志。錯誤日志對照得多了,就會形成行為的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就是一種行為的內化,你會慢慢進入高手的境界。
保持好奇心,保持將事情弄明白的興趣,每日,每月,每年,以求寸進。
堅信自己的人生是一場好戲,永遠期待下一場好戲。
今天的下半部分,想來說說自己從2009年6月正式步入社會的一些點滴。算下來,到現在將近10年了。個人的歲月真是經不起細想,一想,就會感嘆時間飛逝。以下也算是我人生的幾出戲。
1.? ? ? ? 這10年里,我換過6份工作,前面4份工作,都是半年就辭職了,第5份工作做了2年,目前這份工作,做了5年了,還在繼續,我在驚嘆自己這份工作居然做了這么久時,我又發現,我們公司做了快20年的,大有人在。他們在這個公司,經歷了戀愛,結婚,生子,定居,說不上是因為工作而安定下來,還是因為安定下來了選擇一直在這個公司。總之,時間可以讓人發生巨大的變化,也可以讓一些東西,保持不變。我自己,從一個跟隨親戚、同學依托而工作的人變成一個自己獨自選擇行業,身邊沒有親人,朋友的情況下,逐漸適應下來的人。我還是有些佩服自己的。我在這個過程中,發覺自己漸漸長大成人,但也依舊是那個我。
2.? ? ? ? 與妹妹的關系,因為從小我在外婆家長大,我妹妹在奶奶家長大,兩家人養出來的小孩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缺乏相處,彼此也是很陌生的。直到近些年,我做了一些發自內心的主動關心與交流,我們的關系才慢慢變好,當然她也在改變。現在能時不時的電話聊上幾十分鐘,最近一次還聊了一個小時。這些我覺得是真心付出的功勞,這也讓我相信,真心,用心的付出,在我們的一生中是需要的,有可能我們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美好。
3.? ? ? ? 這些年勤勤懇懇的工作,存的錢,為家人把房子建好了,家更有家的樣子。
4.? ? ? ? 去年和今年,遇到了我的兩位榜樣,一位是王瀟,一位是簡貓,她們用各自的魅力,吸引了我,雖然我不可能成為她們,也不需要成為她們,但觀摩她們的活法,我找到了我自己的意義,更加確定我想成為的人。
5.? ? ? ? 我結婚了,挺幸福的。我會珍惜的。
6.? ? ? ?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鑒別剔除能力。把生活中需要不太需要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拿出來。把想要做的事,一件一件的做起來。
7.? ? ? ? 相信微小積累,持續改變和時間的力量,因為時間看的見。做我想做的事,成為我想成為的人,無論經歷多少次迷惘和自我懷疑,還是會走在內心最堅定的路上。
我定義了我的失敗與偉大。這一個月下來,我實踐著月初定下的目標,一個月寫5篇文章,已經寫下了4篇,還要最后一篇復盤主題的了,到了月底,說實話,對比月初的激情澎湃,已經淡定很多,也出現了一些倦怠感、困惑感。
但我還是信那句話——做吧,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如果你看到了這里,不妨關注一下吧
每周一篇文章,如期而至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歡迎大家交換時間,交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