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已經閉幕,奧運類的新聞、評論、八卦等文章的熱度忽然降了下來。
體育健兒拼搏多年的辛苦,換來半月的群眾話題。
熱度過后,那些體育健兒的努力在我們眼里變成了冷冰冰的獎牌榜。
有人說,這屆的觀眾不錯,我們知道了大魔王、傅園慧、張繼科,挖掘了許多可供吐槽的話題。
不出意外的話,可能在一年之后,別說這些運動員,這屆奧運的金牌數我們都不會記得。
說這些并不是要指責我們這些普通吃瓜群眾。
正如世界杯期間也會出現一批偽球迷一樣,奧運來了也會出現一批偽體育迷,每天刷新聞、找談資。
為什么會這樣?難道我們天生喜歡八卦,喜歡被媒體左右?
不是的,我們其實討厭自己處于孤獨之中。
小時候,喜歡過年。
過年的時候一群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感覺在整天過的都很亢奮。
忽然一天,大人告訴我們,年已經過完了!
不再有壓歲錢,不再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一起玩,要開始做寒假作業,過些天還要去學校上學。
仿佛世界忽然就變冷清了,一種說不出的空虛和憤怒感襲上心頭。
喧囂過后,一片狼藉,更多的是心理的狼藉。
其實,人都是喜歡熱鬧的。
即使現在已經長大成年,依然喜歡過年,喜歡那種熱鬧的氛圍。
所以,奧運會、世界杯期間,不管懂不懂這些,都喜歡去湊個熱鬧。
然后,喧囂再次過去,內心依舊空虛。
怎么辦?
再找熱鬧吧。
所以,有人喜歡追電視劇,有人喜歡追真人秀。
這些節目可以讓人很輕松的沉浸其中,忘了自己的孤獨感,又不用付出辛苦、金錢。
可是,節目有結束時,電視劇有完結之日。
之后,又是無盡的空虛。
有人會說,這樣的人大多都沒什么出息。
難道不能做一些讓自己充實的事情嗎?
大把的光陰,難道不應該去奮斗、去拼搏,為什么要如此殘忍的去浪費生命?
我想說,為何要要求每個人都去優秀,都去杰出。一天辛苦的工作后,找點小娛樂并不是什么罪過。
只是,把時間全部浪費到肥皂娛樂上確實有些可惜。
如果可能的話,找一點愛好,比如健身、比如讀書、比如寫作,又比如任何你喜歡做的事情。
將時間花費到這些半開放或開放式的活動上,你會發現有許多跟你愛好一樣的人。
這樣,你會每天都有所期待,每天都能感覺到一點變化,那種自帶的孤獨感、無事可做的空虛感會離你越來越遠。
最后,容我點一下題。喧囂過后,吃瓜群眾可以干了我這碗雞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