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來源:
微博上關于南北方咸甜豆腐腦之爭
改編故事:
“老板,一碗豆腐腦,不加糖。”
一個穿著江南布衣風格棉麻連衣裙的女生,拎著一根油條,點完餐后,坐在白帆對面的桌子上。
“現在的女生啊,再瘦都叫著減肥”。
白帆搖頭。
女生看起來并不胖,連衣裙掛在身上,空蕩蕩的。
女生把油條放在桌上,邊等餐邊玩手機。很快豆腐腦就上了。
白帆也點了豆腐腦,擱在豆腐腦上的白糖,正在慢慢融化,變得透明。白帆用勺子舀了一勺靠近碗邊緣的豆腐腦。一嘴匝下去,恩,不好吃,沒味道,還有一股澀澀的豆腥味。
女孩的豆腐腦也上了,白帆正好奇,她怎么把這一碗寡淡的豆腐腦吃下去。
只見女孩把油條掰成一小塊一小塊,放進豆腐腦碗里,然后舀了一大勺辣椒醬,一起攪拌攪拌。油條吸飽了豆花的水分,脹大了不少,軟糯軟糯的。紅的黃的白的,好豐盛的一碗。白帆看著流口水了。
早餐店就開在大學后門的小吃街上,一個星期后,白帆又遇到那個女生。他坐到女生旁邊:“原來豆腐腦還有這樣吃的,我們一般都加蜂蜜或糖。不過看起來挺好吃的。”
經常一起吃早餐,互相加了微信,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女孩是南方人,從小愛吃豆腐腦,加糖的那種。高二那年,來了一個轉學生,北方人,高大又陽光,愛吃豆腐腦加豆漿和辣椒醬。女孩上了男生,也喜歡上男生也喜歡上了咸味豆腐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