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附原文鏈接:http://blog.fandong.me/2017/08/06/iOS-SwiftVaporWeb05/
前言
之前一直有做Java后臺開發的興趣,可是想到要看好多的Java教程,作為一個iOS開發者,我放棄了,
后來從朋友韓云智VL那里知道了這個框架,竟是用Swift寫的,不得不說,它燃起了我的興趣。
Vapor是一個基于Swift開發的服務端框架,可以工作于iOS,Mac OS,Ubuntu。
為了配合Swift部署到服務器,我把ECS的服務器系統改為Ubuntu16.04。
手動快速開始
學習不用工具箱只用Swift3.1和Swift包管理器(SPM)創建一個Vapor工程
這篇文檔需要你已經安裝了Swift3.1,如果沒有,在繼續之前請移步Swift.org
提示
如果你愿意使用工具箱,請移步工具箱指引
用Swift包管理器創建新工程
打開你的終端
筆記
舉例使用,我們將會使用桌面作為根目錄
cd ~/Desktop
mkdir Hello
cd Hello
swift package init --type executable
你的目錄結構應該看起來是這樣的
├── Package.swift
├── Sources
│ └── main.swift
└── Tests
編輯Package.swift
打開你的Package.swift
open Package.swift
并且添加Vapor作為依賴,這里展示的是你Package.swift
應該的樣子
//swift-tools-version:3.1
import PackageDescription
let package = Package(
name:"Hello"
dependencies:[
.Package(url:"https://github.com/vapor/vapor.git",majorVersion:2)
]
)
警告
我們盡量保持這個文檔的持續更新,然而,你也可以在這里查看到最新的發布版本
編輯main.swift
一個簡單的hello world:
import Vapor
let drop = try Droplet()
drop.get("hello"{ req in
return "Hello Vapor"
})
try drop.run()
編譯和運行(開發環境)
第一次build
命令會花費較長的時間來獲取依賴庫
swift build
.build/debug/Hello serve
警告
如果名字不同,在以上所有的文件中替換Hello
(與Package.swift
中定義的一樣)
生產環境
在Swift的發布模式下編譯和運行將會使你的app更安全和提供更好的體驗
swift build --configuration release
.build/release/Hello serve --env=production
查看
打開你最喜歡的瀏覽器并且訪問http://localhost:8080/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