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和南希是閨蜜,他們一起來到大城市打工。盧在一個洗衣房工作,南希在一個商場柜臺工作。南希掙的比盧少,但是她認為柜臺的工作可以接觸到上流社會的人,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有機會釣到金龜婿,所以一直堅持做不太體面的“店女郎”。
為了釣個百萬富翁而寧愿做不體面的工作掙很少的錢,節衣縮食,把日子過的緊巴巴,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對于樸實的盧是沒法理解的。
在那小小的柜臺,南希和同事每天觀察和討論著來買東西的上流社會女人并模仿她們的穿衣打扮和言行舉止。在這種華麗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使自己看起來也貌似像上流社會的人了,雖然私下里自己都吃不飽,衣服也是冒牌貨。
南希雖然很想釣個百萬富翁,但也不是隨便一個有錢人就嫁,她也有要求的。她的要求隨著時間逐漸加進了一些東西比如善良、誠實、可靠、上進……
故事的結尾:盧跟一個有錢人跑了,而南希跟盧的男友丹好了,并辭去了柜臺的工作。丹是一個穩重可靠的男人。
作者并沒有說明兩個人的價值觀哪個比較好。但從文字中我覺得作者還是更偏向于南希這種吧。
南希剛開始是虛榮的,因為虛榮去了柜臺工作以便有機會接觸到有錢人。她為了使自己能夠配得上未來的百萬富翁夫婿,學上流社會女人的穿著打扮和言行舉止,不斷練就自己的眼光去分辨哪些是適合她的高富帥,哪些人是冒牌貨。她在不斷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即使很多有錢人跟她示好也沒有輕易淪陷。在看過那么多的華麗風景之后她選擇了普通的人過普通的生活。而盧則比較樸實,看似比較容易滿足,但一遇到有錢人對他示好就義無反顧的丟下男友跟有錢人跑了,跟南希寧缺毋濫的作風截然相反。
看這個故事,我感受最強烈的是見識的重要性!只有經歷過體驗過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更加接近自己的內心,簡單說就是拎得清。
為什么這么多年輕人喜歡在大城市打拼,即使吃穿住不如在老家好,因為大城市一般都是比較開放和公平、有更多的機會,見識到更多的人和事。而小地方,一般來說都是比較穩定和封閉的,相對大城市,裙帶關系比較嚴重,進步的空間比較小。
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很早就出來打工了,雖然至今依然在底層掙扎,但我感覺很自由,外面陌生的環境沒有讓我害怕反而療愈了我的心靈。如果我不曾出來過,如果一直在老家待著,我想我不是瘋掉就是傻掉吧!
所以多走出去,看更多的風景,拓寬自己的眼界,不斷擦亮自己心里的那盞燈,才能在復雜的社會中看清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人生才更加篤定和從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