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能拒絕掉的紅包,它就不是真心要給。
就像給頭兒送禮:
人家不收,是不是特別忐忑?
收了能辦,成。
收了沒辦,也算自己努力了。
是這個心態吧?
目前,我告訴姑娘的:
媽媽這邊的親友給你,你謝謝,接過來就好。
爸爸那邊的親友給你,你推拉3次,如果還給,你再接。
他們之所以給你,是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平日里積累的人氣。
現在你出去,他們會說:呦,這是&&&的孩子。
等我老了,我希望他們會說:呦,這是###的媽媽。
彼此盡最大的努力,互相成為對方的驕傲。
這樣的日子,想想很開心,過著有奔頭。
每年遇到的小孩子,
有些,不給。
有些,給一點。
有些,見一次,給一次。
全看交情
我這四十不惑的人,都還有過年紅包收。
家里八十多的長輩,也有紅包收。
才15歲的娃兒,繼續。
告訴他:人生的日子,你不是在收紅包,就是在撅屁股刨食準備發紅包。前者,叫做儀式感,后者,是生活常態。
2023,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