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了關于夢想的很多,于是便記了下來。
問:你為什么要干這個工作?
答:它是我的工作。我會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問:那,你有夢想嗎?
答:我真沒有。但,當我做完工作后,坐在糞車上聽著搖滾樂,哼著歌兒,那時候真的很幸福。
他的回答,給我深刻的印象。理想,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把理想抬的很高,很高,直到最后讓它成為了談起來會木然一笑的話題。
記得假期里和媽媽一塊散步。媽媽說:閨女,你畢業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沉默了一小會兒,沒有說話。
“媽媽,我想繼續讀下去”我緩緩地說道。
“為什么呢?”媽媽笑著問道。
記得那時腦海中隨即便出來一句話:“媽媽,我有夢想”。
媽媽默默地點點頭。我們一起在路上靜靜的走著。那個夢想便在那時變得更深刻。其實那個夢想不空不大,不遙遠 。選擇一直走下去,爸爸,媽媽,小弟,他們便是我的夢想。他們快樂的,健康的,平安的生活著。我也會這樣。慢慢地發現自己能做的不再是知識這一建事,而是更多,于是動力便更大。就像一條路,開始又窄,又短又灰暗,慢慢地變長,變寬又變亮。所以人變得豁亮了,世界變得豁亮了。于是不害怕談及夢想,因為當你真正擁有它的時候,就不會害怕它被談論,就不會害怕它不能到達,就不會害怕它的落空,就不會害怕再次陷入黑暗,因為我相信它。
很多人不是沒有理想,很多人不是沒有夢想,因為他們以他們快樂的方式生存著,而我們卻沒有。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生存的方式,生活方式。只不過,他在這兒,這樣生活,他在那兒,那樣生活,看似互不相干,其實真的不想干。你生活在這里,我生活在那里,只是方式不同罷了。沒有所謂的俯視和仰視,沒有所謂的你好或不好。而當你以這樣或那樣的同樣的方式生活一遭,也許便會理解了,他和他的快樂,他和他的平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方土地,一方天空。開出不同的花,便有不同的收獲,世界不同,地點不同,心卻是一樣的。
或許你會去問一個農民:“你的夢想是什么?”
他可能不會立馬回答你。而是依舊在干著他手中的活,嘴角會稍稍地浮起微笑,擦著躺下的汗珠,一聲不響,因為他從未想過。在此之前,未聽,未想也未言。但那個時候,他就像大地的孩子老實而又憨厚的一直堅守者自己的土地。其實他已經在回答。春種秋收,便是他的理想,只是他不知道,這種土地的堅實原來還有另一種說法。他們不會去管什么是理想,卻只有該不該干的事。天放晴,該去曬東西了;天冷了,該是作物生長的時候了;天亮了,該是下地的時候了;天黑了,該是回去的時候了。但,這不是落后,這便是他們堅守的世界,他們堅守的人生。亦或外界看來是平庸寂寞,然而卻不曾感到他們手捧泥土的時候的那股勁兒。我愛這股勁兒,更愛這個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在這里長大更是它其中的自然之力,人心之力,生命之力。它很小,它也很大。世代在這里,這便是他們的生活,我們稱之為的夢想。
夢想不是隨意的問話也不是飯后的談資,而是一旦說了,一旦信了,一旦做了,便是一生的承諾,便是一生的相隨,便是一生的堅守。它值得埋在心里,用一生去踐行。
行走于土地之上,穿行于故鄉之間,他們的臉上,眼中是無悔的堅守,是對土地的愛,是被稱之為夢想。
他們也可以談夢想,因為夢想是他們生命的全部,生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