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天-具有傳播力的營銷事件是如何策劃出來的-師北辰
2013年,垂直類的媒體涌現出來了,虎嗅36氪極客公園等等,這一波垂直類媒體進展最高的,隨后幾年,其他的垂直媒體涌現。之后給傳統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形成很大挑戰。行業里面引導風向標的人都在這里了,最主要的人群很少去門戶網站讀新聞和評論。同時期,新浪微博達到頂峰,這個時代微博特色是整個媒體亂套了。如果說虎嗅有編輯,先審后發,微博沒有這個,每個人都是新聞源。都有可能成為社會頭條,微博承載了很大的媒體功能。傳播的環境很亂了。十年前,你作為公關,pr的負責人,只需要搞定幾十個人就好了,基本上保持很好的溝通。往后微信公眾號,超過1000萬帳號,羅爾事件,打聽了一下,9000多萬閱讀量。每一個普通人,都有可能因為自己寫的文章,成為全國關注的一個事件。接下來,最近一年火起來的直播,陌陌的財報顯示營收增長很快,主要來自于直播的業務。今年到了一個風口,前段時間有一些廠商開始邀請主播當記者。十年前你的定義,規則看待這個事情,這些人是記者嗎?不在所謂的正規媒體里面工作,每個人都有幾十萬粉絲,可以幫助廠商想傳遞的信息傳遞出去。以上是媒介渠道無處不在的時代。
個人思考:
營銷不能局限某一個或者一類平臺,必須熟悉多個平臺業務。
美麗聯合集團發布會,租下鳳凰中心,邀請很多行業專家各種VC,當時我們和他們討論:發現整個戰略發布會,有點務虛,太行業了。主題有感覺:god
is a girl。他們的業務大部分都是姑娘,是讓她的受眾產生共鳴。仔細想想,五年前科技公司在798開發布會的時候,科技藝術的交匯挺有感覺的。但是最近兩三年越來越多的公司這樣做就沒有意思了。所以不如把發布會弄到教堂去,同時把這一首歌,改變成教堂音樂,讓唱詩班唱這首歌出來。大家看慣了很多藝術區的發布會,這是在教堂的發布會。當時時間原因,已經租下另外一個場地,設計已經敲定,所以方案從執行的角度是做不了的。
換個方向,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讓全世界的上帝知道,應該去租LED屏幕,和全世界的教堂談,掛上去,每天會有幾千個人經過。我們的想法,如果要一家一家談,溝通成本極高,第二個是LED屏的成本非常高。即使在線下,影響到幾千人,對于傳播的受眾還是太少了。更多是線下活動引起線上的人群去傳播,更輕巧的方式辦理,要線下的執行成本更少,更多的成本放在線上的傳播里面。并非想做一個線下的活動。
我們跑到王府井教堂,半夜兩點拍了一下,到五個城市六個教堂,拍下教堂素材。五天拿到傳播素材,然后在網絡上發酵,現在微博上發酵,每一句話帶上god is a girl,申請一個話題,邀請攝影達人發內容的時候,埋一個鉤子:我搜索一下god is a girl,這個是什么東西,讓受眾去點擊關鍵詞。很多普通人都加入進來,有人在教堂上投影這一段話。
這個不怕得罪基督徒嗎?我們做之前設想引起教徒的反感,當時請了一個特別資深的基督教徒,以及他是專欄作家,找圣經里面找到上帝是女孩的例證找出來。寫一篇從邏輯上案例上都嚴謹的文章,如果有人覺得你這個事情對上帝有冒犯的話,可以發出來,輿論上做把控。這篇文章發在權威媒體上面。
微博上上了熱搜的第三名,我們拿了廣告主雜志的金坐標的獎勵。這個經驗有幾點“
1、線下的執行部分一定要控制,盡可能輕巧聰明的方式操作,并非影響先下的人流,而是影響線上幾百萬的用戶;
2、整個活動他是有一定潛在風險,任何營銷活動,需要相應的預案
3、如果涉及和供應商合作,雙方一起想主意,而不是甩手掌柜,好的創業和執行是雙方一起想出來,并且一起努力實現的
個人思考:
這個案例經典,基本零成本的獲得巨大影響力,話題性充足。線下只需要是一個引爆點就好了,線上才是主戰場,不能本末倒置。就像煙火一樣,線下僅僅是引線而已。
第二個案例:永遠不要說不可能,這是一切營銷策劃的開始。我們很多時候受限各種條件。一個特別好的=變成平庸,執行打折扣,就不及格了。
2010年百度上市五周年,做一個慶祝,很多科技公司經常辦發布會,然后請行業媒體。這個毫無意義。很多公司做的策劃更多的是發布會,講一講成績和未來的展望等等。
我們在想,百度以產品技術為公司的公司,能不能成為**的第一人,媒體關注和報道非常踴躍。思考:五年前,李彥宏在納斯達喀桌子簽名,能否給納斯達克做一個遠程的開市。這個各種難度大,很多人人時差等等,租衛星等等。沒想到租一顆衛星不太貴,15萬一天。聯系納斯達克,覺得特別開心,當時非常多中國概念股,如果做這個時間營銷,對納斯達喀在中國的營銷力可以提升。
個人思考:
打破限制性信念,好的營銷都是突破不可能到可能的。先想在做!
第三個案例:找準目標綁大款,定好基調才能上位。歐普瀏覽器,能否想一招,即從蘋果的生態角度出發,施加壓力,還有讓op瀏覽器知名度提升。想了一招,宋莊找了藝術家,扮演瀏覽器的粉絲,到蘋果的旗艦店畫一個O,視覺上可以留下深刻印記。很多人不知道這個人O代表什么,能否把信息放到隔壁的三里屯的酒吧一條街。投廣告,費用挺貴,投不起。酒吧街每個酒吧白天開業,客人比較少。白天做活動,和店老板說,能否門口地面放易拉寶,半天,放歐普瀏覽器logo,放一句話,歐珀上蘋果。給200元能否放一天。找了一個人,200元租一天,放了一條街。這個時候藝術家去做涂鴉,涂完被帶走了。給媒體打電話,各種記者,有個人把蘋果商店給涂了,各種記者報道。傳播方式不能采用傳統的稿件發給媒體的方式,通過社會線索報道的方式報道。行業內的事件,被藝術家涂鴉之后,變成社會性事件。
總結:
1、其實有風險,風險比較高,但是可控。涂鴉商店,最多就是關個半天,罰點款,把藝術家就出來
2、榜打款得找好對象,如果找360這樣的對手,可能打不過打,蘋果等他反應過來,基本就完了。因為他的決策流程特別長
個人思考:
競爭對手一定更要找國外的,反應過來都打完了。這個是大公司的通病,所以不要盲目的崇拜或者懼怕大公司,而應該是發揮我們自己小公司的靈活多變的特點。
第四個案例:大數據報告案例傳播,每一次都有很好的效果。
給一個輸入法,做了海外的大數據報告。沒有在微博退的情況下,被人民日報轉載了。阿凡提的中小學生壓力調查。
原則:很多人做大數據報告,基于自己的數據和產品部門,做了調研。我們做的第一個原則是你做傳播,一定是為了傳播的目的制作的。例如標準是,每一頁數據報告的標題,打磨成被公眾號當作標題取發表。搜素學習、學生壓力被這個數據報告霸屏了。
發布之前,在百度百科上面,把這個數據報告建立了詞條。很多用戶被截留,不能浪費這些流量。微博上選擇了一些教育類的號投放,偏營銷,質量不錯。
在各個地方媒體,北京晚報、重慶商報等等,將近40家報道。都是自發轉載,包括天津衛視等等。
個人思考:
大數據其實是軟文的一種,回頭搜索一下阿凡提學習學習!
這是我在怒馬21天受虐計劃的第18天。筆記內容來自:第18天-具有傳播力的營銷事件是如何策劃出來的-師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