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這是pirrer xue 的第27篇原創】
怎么樣算是活在未來呢?
1、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2、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于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5、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7、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很多人掌握預測這項能力,但大多數人不肯放棄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沒有過去、未來,亦沒有現在。
笑來初二的預測:上世紀八十年代,知識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產力
篤信知識就是力量
紐約的黑幫vs游戲大咖
笑來:講課、寫書、投資、創業都是靠知識在賺錢,且不斷習得、不斷改進、不斷積累,才能產生有意義的知識
肉身活在當下,思維活在未來
甚至不需要預測,只需要認真對待那些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
經過思考認為他們是正確的,那么就要篤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踐行自己的生活,
終究有一天那些道理就好像是“顯靈”了一樣,明確無誤地證明給你看,
你就是做到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別人在困在當下的時候,你活在未來
2015年上半年的預測:
社群會被收費取代,
以交易為核心的分享將逐步以信息為核心的分享,
預測并不是都是正確的
放棄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一輩子做到一次收獲就不可想象了
而且一旦有一次的成功,后面就停不下來
越來越自然乃至于最終只能在思維上“活在未來”
最終活在未來的人一定比活在當下的人有更多的財富
所謂的投資,無非就是用現在的資源換取未來的資源
問題:
1、你曾今做出過的最重要的正確預測是什么?為什么它那么重要?
2、你做出過的最大,而自己卻最終并沒有因此獲益的預測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大的,又為什么沒有獲益?
3、你知道“知識就是力量”,可為什么并沒有重視?
4、預測一下明天、下一周發生的事情
5、評估一下你身邊的人,誰是預測能力最強的?
回答:
1、我曾今做出過的最重要的正確預測是我認為在這個社會溝通表達、理解能力非常之重要。
這來自于我從小對很多人的觀察(從小就喜歡觀察人的優點和缺點),我發現往往那些活得還算成功,人際關系好的人,往往都是外向的、善于交際的
比如外祖父很內向,但他有兩個弟弟都是在外面發展的,我發現他們就吃得開一些
奶奶很外向,總能表達出來別人心里想表達卻表達不出來的東西,我發現理解、表達就很重要
而我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受到的奶奶的教育,所以天性外向活潑,喜歡說話,而且很小我就知道說哪些話是受人喜歡的,說哪些話是不受人待見的。所以我受到的喜歡也很多,我自己也享受那個狀態
后面跟隨父母,小學換了一次學校,變得內向、自卑,不敢表達自己,也不敢跟人溝通,外界也開始不喜歡自己,自己的狀態也特別差的一個階段。
而后面進入大學、進入職場,發現果真是這樣的。能夠理解別人的話,能夠順利表達自己內心的話,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或者僅限于簡單的理解和表達。所以后面我在RSL工作、到深圳工作,都是得益于我自己小時候就預測這種能力非常之重要。
2、我做過的最大,而自己卻沒有最終受益的預測是,我認為學歷不重要,所以放棄了復讀。但是后面發現進入職場,學歷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樣的學校決定了什么樣的對待,進而決定了別人覺得你的智力合格,是否愿意教你(當然這不只是學歷決定的),但我還是想說,學歷很重要。
假如我能像俞敏洪那樣,哪怕復讀三次才考上北京大學,但是這樣也是值得的。有一個北京大學的學歷事實上幫你敲開了很多新知和實踐的大門
3、我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但我為什么沒有重視?
因為我到這兩年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知識”,這些“知識”提現的力量通過哪些方式可以表達出來。
過去我理解的知識就是語數外……,但是到這兩年,我才發現真正的學會學習是多么重要,它可以幫你再跨行的時候也能游刃有余,因為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掌握了自我調整的方法,事實上,只是一個簡單的由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很容易。
4、關于明天,我有可能從人力資源你的招聘到培訓,也有可能不會。
但無論哪種結果,我都樂意接受,并且在接下來的崗位繼續精進,達到了一個掌握“共通的道”,而不是表面的術的水準。
我認為將來一定是一個“道”的社會,跨行會越來越多,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是能“嫁接”知識的人。
不要說從招聘跨到OD跨培訓,哪怕是從藥學跨到職業規劃再跨到人力資源,這里面都有太多共通的地方
5、我覺得是我的前同事慧子吧,她的預測能力很強,看的未來很遠。
比如她會一開始就知道要做講師這個職位,知道這個職位的核心競爭力是最大的,我最近也通過培訓經理了解到,在這種乙方培訓公司當中,養一個培訓講師是耗費巨大的,公司肯養,是把你當作核心了。
我當時也被培養成講師,但我沒有想到這一層,代表我那個時候預測能力還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