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一句話:愛,原來就是自卑棄暗投明的那一刻。
比起愛,自卑開始的更早些,開始于你走出家門,開始于你第一次走進人群,開始于你剛剛接觸紛紜眾生。離開家的愛護與偏袒,開始體味人與人間的冷暖,細悟世態急轉的炎涼。
人群熙熙攘攘,像海洋,置身期間,甚至看不到它的浪到底有多大,就被打翻。這樣的循環循環,再堅強也只會被泡成柔軟。突然有天找到一個可以依偎的人,年少的姑娘愛上年少的郎,偽裝成巖石一樣堅硬的外殼融化為蒲公英的柔軟,只因為有了彼此的相伴。
無意間秀的恩愛,哪條街上的長椅,抻著時光,拉長記憶,長的好像戴望舒筆下那條寂寥的雨巷。
柏拉圖曾有過這樣的寓言:每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中一個不完整的個體,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但,劈開的人太多了,要尋找太難了,所以許多人放棄,在這紅燈區泛濫的年代。
所以說,愛是一種心愿,她比喜歡更深邃。她還需要愛護,尊重,以及溢出來似的控制不住,最關鍵的是擁有世界上所有關系都不具有的特質:敞開。在現在,孤獨已經成為常態,即使最方便的交通,最快捷的聯系。所以,雙方心魂的敞開更加重要。就好像相戀的樹,不僅僅是枝頭間的相互依偎,還有地下根的纏繞相擁。
愛需要表達的形式,心魂的敞開注定了要以一種極端的遮蔽狀態,
所以,愛選擇了性。但是,性,是能上癮的毒藥。性唯快樂,而愛卻并不輕松。
偽裝的笑靨,語言的迷障,防御的目光,還有傷疤結成的盔甲,,,,我們不想要這些,愿被世界溫柔以待,其實這些,也不是在最開始便有的,紛紜人海,總會有人找不到與自己嚴絲合縫的另一半,孤獨應運而生,隨后這世界的美滿不再是飽和,只能是和孤獨種種持恒。
突然想起一句老掉牙的歌詞:孩子說如果愛,就請深深愛。愛,一旦說出口,便不是稚嫩的喜歡,她有更多的含義,和含義背后的責任。
總有人說走心的愛情已經快銷聲匿跡了,我猜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個孤獨的人,當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句話,這世界就會有更多孤獨的人。
瀟灑者只會說:走心?你累不累啊?人生轉眼即是百年,歡愉過后再找歡愉,這樣逍遙過后還是逍遙。
其實這樣,孤獨會繁衍孤獨…
性,可以很方便的假扮愛情。就好像,用黃顏色的鍋燜的雞可以叫黃燜雞一樣。情人節那天,各大娛樂網站開始惡搞,有些標題可以對單身狗造成萬點暴擊,不少人大呼吃不消。但是到底誰會受傷?
別太在意孤獨,讓得自己變得容易被欺騙,一輩子并不長,但總有些時光有個人會陪你相濡以沫,感風的串流,看云的變換,聽樹的輕響,度過天高地遠和時間的均勻與漫長。
得到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去尋找,也可以是被尋找。比起被尋找,為什么不去做一個尋找愛的人。
我仍相信,這個世界有許多人找到另一半,他們會有摩擦,會有爭吵,但兩個人的事情從不會有人先走出去,他們陽光易暖,日子漸緩,偶爾間,還會溫柔滿懷。
記著:喜歡,是一個人的滿懷期待;愛情,卻是兩個人的苦心經營。孤獨是深的淵,但卻不是橫斷世界到永遠。愛情,需要被挑選,她比喜歡要來得謹慎,畢竟,你的選擇可能決定你的心是否會被一輩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