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可能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鼓勵。 一個不良行為的孩子,是個氣餒的孩子。
? ? ? ? 讓孩子氣餒的行為有哪些:不讓擦桌子,不讓洗自己的內(nèi)衣,不讓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錯鞋老是提示怎么又穿反了……這些行為都是在告訴孩子,你太弱小你不行能力不夠,進而打破了孩子想通過發(fā)展能力而為自己定位的意圖。
? ? ? 孩子天生具有極大的勇氣,并熱切地嘗試其他人能做的事,這就是成長的勇氣。孩子也能感知到自己可能做不到,他們通常還是會通過不斷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正是大人無意間阻斷了孩子的成長。
? ? ? 對于多個孩子的家庭,鼓勵不會使孩子們競爭更激烈,而是比較,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讓競爭加劇的,是讓受挫的一方覺得更加沒希望,領(lǐng)先的一方產(chǎn)生需要永遠保持領(lǐng)先的信念。這個說法與普遍的認知有出入,但我自身有體會,要重點記一下。
? ? ? 有的孩子鼓勵也沒有作用的原因,孩子有過度的雄心過度的完美主義。這樣的孩子需要將他的關(guān)注“做出完美的成就感”轉(zhuǎn)移到“做出貢獻的滿足感”上,可能即使是“貢獻”也要求是完美的。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幫助來重新評價自己的價值和家庭地位,可能是父母的行為導(dǎo)致了孩子錯誤的自我評價,過度的完美主義。
? ? ? 我們需要對孩子表達出不間斷的信心和信任,不斷鼓勵孩子學(xué)習(xí)獨立,讓我們幫助孩子發(fā)展這種成長的勇氣,并保持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