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需要有最終成功的承諾,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經陷入了讓自己無法行動和改變的思維模式。
---陳海賢《自我發展心理學》第六講
這是一句直戳自己不行動的話,因為我想要成功,因為我不想要失敗,想要付出就要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更想要立刻實現我的想法,想要即時滿足的快感。有這樣的想法,具體的原因可能是
1-自己一切東西都能很快的滿足,也很輕易地滿足。
2-另一方面可能是焦慮,看到別人立刻得到這個結果,而沒有想到他們付出的精力;
3-同時,也很痛恨自己為什么沒有早點開始行動呢?
自己看到了別人已經擁有的,而沒有踏踏實實地做自己的事情;看著別人而不是專注于自己的生活。目前自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很重要】,那么我就專注于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想法,那就可以了。不斷地行動,不斷地讓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生活開出花朵,這就是所有的改變。
我有很不錯的【自控力】,我需要更多一點的【耐心】,自己將會變得很厲害。
沒有人可以百分百地確定所有的結果,但很多事情只要做了就可以獲得。比如去買飯,就會有飯吃;下樓就能把筆筒盒子從地下室拿到樓上;動手去做就可以完成擺在眼前的書店的小架子;打開視頻就能看劇······這些事情都是行動,是我們日常中的行動。
那些自己所畏懼的事情,不過是復雜一些,可能會挑戰自己內心的心理舒適區,自己不常做的事情甚至是沒有做過的事情。
但這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去做的,做了之后就會改變我的生活,就會有新的看世界的視角以及能夠處理新的問題。
事情躲是躲不掉的,不要害怕勇敢去面對;如果太害怕就先做五分鐘,總有五分鐘的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