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有點事準時去到和對方約定的地點,為了我不遲到在路上遇到一個幾年未見的朋友我都沒有停下來超過一分鐘和朋友聊聊天。結果那個團隊遲到一個多小時不說全程給我感受真心不好以至于后來我憤然離場。一個多小時他們一直用粵語,我提示說我聽不懂粵語結果沒人理我管我繼續我行我素。后來實在奔潰我生氣的離開現場了。
以前在一個群里我就和群友聊過:不要要求我們外地人一定要學你們粵語,憑什么?那如果你去我老家我是不是也該要求你講我們的家鄉話?我來到你們城市你是主沒錯,但入鄉隨俗里語言可并不一定是硬性要求哦。普通話也不是我北方方言,但是為了彼此方便我們折中的方法是選了中間的橋梁普通話來減少交流成本。
折中的方法是彼此尊重相互配合的方式,只有霸道蠻橫的人才會對我說“你來了我們廣州就該學會粵語”。我平時的社交場合如果有外國人在我一定是會適當說英語讓他們聽懂的。你想象一個場合,一群人有一個外國人在,你和其他人一直喋喋不休的說漢語有說有笑,你明知道這個外國人不會漢語你對他不管不顧,禮節在哪里?尊重在哪里?你拿你東道主的身份要求我用你們的方言,那是不是未來你會對我提出更多無理的要求。誰規定我來你廣州就該用你廣州當地的語言?我中國人在國外都在影響更多外國人說漢語,你們哪里來的霸氣和底氣。
所以以后類似場合請長點心吧,一個人的素質就是體現在小事。如果你們談話的場合有外地人請不要就你們幾個人講你們的家鄉話,這是對人非常的不尊重。如果你們談話的場合有外國人,那就更得體現咱們中國人的禮儀禮節,不要忽略別人的存在(如果實大不會英語,那么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