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力問題塔樓搭建模塊之#代替懲罰的方法#,都是滿滿的干貨啊~~~~~~~~
R:片段來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片段頁面P92-98
I便簽: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傾聽孩子的聲音,并采取描述與提示等顯而易見的提醒方法,讓孩子看見和懂得父母希望能與他達成的一致與行為上的合作。但是很多次,當你試圖說服他們與你合作做你認為“對”的事情的時候,上述方法好像并不管用,孩子們依舊我行我素或者直接看著你的眼睛挑戰你及違背你,這時候,父母能夠想到的可行辦法,就是懲罰。
在這里對懲罰說一個定義,這里對孩子的懲罰,是:1、體罰(罰站、攻擊身體、限制行動等);2、對孩子所期望、愛好的事物進行限制,而這些事物往往與孩子所犯的錯誤沒有直接關系。比如孩子在超市搗亂亂跑,則對孩子說不給他買他喜歡的酸奶了。或者孩子玩水把地板弄濕了,就說晚上出去玩沒有他的份了。
懲罰孩子后,孩子服從你了嗎?或許有,或許依舊倔強不肯,或許當眾嚎啕大哭。那么問題來了,這是你希望的結果嗎?孩子被懲罰后,雙方的心理又可能是怎么樣的呢?根據文中的描述以及筆者自己的共情,用懲罰的方式來讓孩子與我們合作的心理路徑如下——
根據上圖,你看見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否都是對立的?在一個相互關心、相互尊敬的親子關系中,孩子應當承受的,是他所做出的不恰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而不是父母強加在他身上的體罰以及對于他所期望事物的限制。這里有兩個觀點值得著重提出:
1、在父母懲罰孩子時,孩子的心態被強化放在與父母對立的負面情緒上面,而對其本身所犯錯誤的思考反而大大不足。意思就是孩子光注意和父母斗氣和自己傷心了,而根本沒有心情對自己錯誤行為進行反思。
2、孩子應當承受其所做出的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具體是指孩子在超市搗亂,那么就會被不允許再來超市;孩子玩水弄濕了地板,就會禁止他再單獨進入衛生間。——以上種種后果皆是與其行為有關的直接后果,而不是父母所強加與以上事物無關的其他限制,比如不帶他出去玩、不給他買他喜歡的玩具。
那么在相互尊重和相互關心的親子關心中,以讓孩子承受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為目的而不是單純進行的懲罰的方法是怎樣的:
以上幾種方法,順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也可以進行層次遞進。比如以孩子在超市里搗亂并且勸說后無效果為例——
1、請孩子幫忙:親愛的,你能幫我挑選幾個蘋果嗎?要又大又紅的!(避免孩子繼續在水果區亂跑和搗亂)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在超市里跑來跑去并且大吵大鬧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我很生氣!
3、表明你的期望:我希望帶你來超市的時候,你能夠遵守規則并幫助我挑選我們要買的東西。
4、提供選擇:親愛滴的,別亂跑。給你個選擇:你要么好好走路,要么坐在購物車里。你來決定!
5、采取行動:對于依舊不聽話的孩子,對他采取行動——按照選擇,把他放進購物車里。或者終止購物帶他離開超市。
6、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對于在超市里跑來跑去搗亂孩子,告訴他:你跑來跑去的太不禮貌了,剛剛那個售貨員阿姨是不是提醒和批評你了?但是現在你可以安靜下來,和我一起把你剛剛弄亂的貨品重新擺好,對,就像這樣一排排的放好。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孩子一直不停勸,并且在離開超市后依舊哭泣或吵鬧,那么告訴他——下個星期,或者下下個星期,都不會再帶他來超市了。
A1便簽:
孩子這幾周開始上英語外教視頻課了,25分鐘的課程,孩子一直表現出坐不住、開小差的行為。具體表現在:1、一上課就開始興奮,離開座位去拿玩具和書給外教老師看;2、上到一半覺得無聊,開始擺弄玩具,或者坐在椅子上轉圈。3、經過提醒后,表現得極其不高興,說不想上課,不愿意合作。對于此種情況,我一直勸說無效,采取了懲罰措施,比如告訴他我會把他所有的英語課本和英語課都退掉,并且晚上不和他玩英語小游戲了。他表現的很失落,說“一定要這樣么”,我答復說“是的,因為你上課非常不認真”。他很失落的跑開繼續玩他的玩具去了,好像這個事情在他心中只是一個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也并沒有反思自己的不當行為帶來的后果。總的來說,這個勸說、懲罰都是無效的。孩子依舊不愿意認真、專心的上外教視頻英語課。
A2便簽:
針對孩子上英語課不認真的情況,在進行勸說合作無效后,采取如下措施:
1、表達期望:在上課開始前半個小時,告知孩子等下要上英語課了。我們上課要尊敬老師的勞動,要坐在位子上,要認真聽課。實現準備好兩張卡片,上面寫上“請坐好”以及“請不要開小差哦!”,在上課前展示給孩子看,告知他卡片的含義。
2、事先提供選擇:在上課前告訴孩子,上課時要么認真聽課,要么在課程結束后,完整的復述出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否則媽媽會告訴班主任老師,在微信群里單獨對你提出批評。
3、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孩子上課后肯定會有想離開座位和開小差的行為,那么因為在上視頻課時不方便說話(老師那邊能聽到),拿出卡片,放在孩子面前表情嚴肅的提示他!
4、采取行動:如果孩子依舊不認真聽課,在上課時不進行數落,上課結束后馬上和班主任老師聯系,請班主任老師發語音對孩子提出批評。并把外教老師對他的評語讀給他聽。
5、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連續1周暫停他的英語課(共3節),在孩子要我讀英語時進行冷處理,告知他不認真學習的孩子媽媽不會再主動教他。
6、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下周上課,請認真做好不開小差。如果能有進步,班主任老師會在微信群里面點名表揚他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