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本系列專題根據金庸小說新修版為依據,其他資料僅作參考。
在之前的系列專題,筆者曾針對長春子丘處機進行過解讀,分析了他為何不得師父歡心的深層原因,根源在于其性格上的幾處缺陷,這些性格短板疊加起來猶如一顆隨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王重陽當年對此深深擔憂,既擔憂這個徒弟,又擔憂整個全真教。
重陽真人曾經的擔心,終究變成了現實,因為丘處機,全真教間接遇到了最大危機,而這件事也改變了丘處機的往后余生,心性由此發生轉變。
是什么事間接導致了全真教的危機同時又改變了他呢?本系列專題為你送上詳細解讀。
1
牛家村野店,扣人心弦的劇情片場,原著里太多故事在此觸發:郭靖黃蓉密室療傷、陸冠英程瑤迦喜結良緣、楊康裘千丈假傳死訊、歐陽賢侄暴斃異鄉……
這個小店經歷過太多風雨,除此之外,它還有另一副面孔:高手的墳場。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次假傳死訊造謠事件(小丑們的標配嗜好?),桃花島招親劇情稀里糊涂落幕,蓉兒上演離家出走第二季,黃藥師再次出島尋女的任務也隨之解鎖,碧海玉簫,潮聲依舊,他誤打誤撞上了完顏洪烈的大船,黃老邪此時急著找尋女兒以致方寸大亂,一向精明的他被靈智上人戲謔誆騙,黃藥師誤信女兒當真香消玉殞葬身大海,所有的優雅與格調頓時化作萬念俱灰,瞬息之間,絕望轉為仇恨,他有個愛遷怒于人的毛病,于是將女兒遇難的慘事都算到了郭靖頭上,眼下郭靖也死了(被騙),江南六怪,你們等著吧!
東邪滿世界尋找江南六怪,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即使以他通天徹地的本領也無法馬上尋到要找的人,他去了歸云莊,令他兩個好徒弟(梅超風陸乘風)也幫忙一起找,同時向他們傳達了對六怪的追殺令,梅超風收到門派任務后欣喜若狂,她和六怪本就仇深似海,陸乘風卻頗為惆悵,師命不可違,但江南六怪的俠義精神又令他敬佩,他兒子陸冠英為他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自己代父親去臨安嘉興一帶尋訪六怪,暗中傳遞消息讓他們提前躲躲,回來再告訴祖師爺就說找不到他們,如此一來,既能保全六怪,又能對師門有所交代。
黃藥師對六怪的追殺令搞得江湖上沸沸揚揚,消息不脛而走,連全真教都聽到了風聲,丘處機急公好義搶先一步前往嘉興報信,他發現六怪湊巧都不在,遂安排六怪的家人分頭躲避,黃老邪趕到時撲了個空,全真七子那段時間正好都在江南一帶,丘處機便拜托其他師兄弟分頭尋訪六怪,自己又派徒弟尹志平去牛家村找郭靖(他不知道郭靖被造謠已死的事)。
命運齒輪的轉動下,尹志平陸冠英程瑤迦三位青年才俊于牛家村野店邂逅,小道士尹志平素來是師父丘處機的極端崇拜者,老丘的武功他沒學到多少,狂妄自大和好勝斗勇的脾氣比師父卻有過之無不及,陸冠英與他越說越窩火,終于忍無可忍和尹志平動上了手,無奈技不如人迭遇險招,店里發生的一切都被隱藏在暗處的黃藥師看在眼中,老黃愛裝X,最喜歡壓軸登場,當氣氛渲染到接近高潮時,他戴著人皮面具如鬼魅般出現,三兩下便把沙通天彭連虎等不相干的人羞辱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而且還非常殘忍的硬生生撕掉了侯通海的一條膀子(限制級畫面)。
輪到狂妄的小道士了,可面對黃藥師,尹志平竟毫無懼意不改先前本色,如此硬氣的個性令喜怒無常的桃花島主反而起了惜才之心,他比尹志平高出兩個輩分,以大欺小確實也不像話,隨手一抓便將其扔出店外,小小的懲戒了一下而已。
黃老邪打發走所有妖魔鬼怪后突然心血來潮,他見陸冠英程瑤迦郎才女貌頗為登對,遂強迫二人原地成親當晚交配,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概不要,誰敢反對他就弄誰,程大小姐矜持了一會兒,終于扭扭捏捏的從了。
人生仿似牌局,陸冠英成為最大的贏家,白撿了個門當戶對的俏老婆,省去了不少相親約會的精力,他是個好孩子,人品性情各方面都是不錯的,祖師爺親自下場為他搶老婆,也是對乖巧懂事的徒孫一種獎勵。
2
與陸冠英春風得意美人在抱的境遇不同,尹志平這一趟下來挨了頓軍訓,又被打掉好幾顆牙齒,當真是什么油水都沒撈著,他狼狽的回去復命,丘處機和馬鈺此時在臨安,聽完尹志平的任務匯報后,馬鈺覺得師侄沒死沒殘的,黃島主既然手下留情了,這種芝麻綠豆小過節就足以翻篇,丘處機卻不答應,他聽說黃藥師正在前方,當場便陷入高潮亢奮,一定要約齊全真七子去會會黃藥師,馬鈺終究拗不過他,二人傳信給附近的師兄弟,七子齊聚,浩浩蕩蕩同赴牛家村,引爆全真教陷入了倒計時。
很多人說全真教內部有派系,丘馬王三人之間暗流密布,丘處機不聽大師兄的話已經不是首次了,馬鈺王處一曾經也有過希望江南七怪打賭勝出的心理,這些都沒錯,確實是有,但我不太認同這是師兄弟間互相拆臺,丘馬王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對名利并不看重,丘處機性如烈火,馬鈺謙沖敦厚,王處一是丘處機馬鈺的結合體,各有二人一半的性格元素,丘處機不聽大師兄的話并非他嫉妒馬鈺是掌教故意使其下不來臺,他就是這脾氣,我行我素雷厲風行,以丘道長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性子,即使給他掌教的大位他也不愿意當,行俠仗義勇闖天涯,這才是丘處機的人生追求(雪花啤酒最合適的代言人)。
再者,以馬鈺王處一的人品,也不是真給丘處機使絆子,他們僅僅是被江南七怪的俠義精神所折服,丘處機如果輸掉賭賽,丟人的不是只有他自己,而是整個全真教,但他們二人無所謂,這正是道家抑己從人的思想。
對于黃藥師的大名,丘處機耳聞已久,昔日王重陽在世時,對黃藥師這位小老弟極為看好,二人的年齡差距應當是二十歲左右,但彼此的共同語言似乎不少,黃藥師當年來終南山盤桓,王重陽把自己與林朝英打賭一事都跟他的黃兄弟說,可見二人私交之篤,王重陽的師弟周伯通與黃藥師關系亦非泛泛,看他們熟悉隨意的程度,年輕時的黃藥師和這對師兄弟的來往一定是頻繁又密切。
重陽真人曾經可能不止一次的對徒弟們夸他黃兄弟:小黃呀,年齡比你們大不了幾歲,此人真乃一代奇才,文治武功醫卜星相三教九流無所不精,猶如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為師有此忘年之交,老懷暢慰。
聽師父夸得多了,以丘處機的性格,只會對黃藥師充滿無限好奇,越好奇就越想會會這位年齡相仿的前輩,他是好勝之人,《射雕》原著里的約架王,自出道以來幾乎從未遇過挫折,論單打獨斗,柯鎮惡、沙通天、彭連虎、歐陽克等江湖好手在他面前都討不到絲毫便宜,人生進展得太順,難免會有所膨脹,以為天下只有井口那么大,現階段的丘處機,正陷入“中等武學陷阱”里不能自拔。
3
七子要會黃老邪,誰人不想會東邪?
全真教眾道(七子+尹志平)聲勢赫赫踏進牛家村,野店里空空如也,連個黃藥師的影子都沒有,沒遇到正主兒反而看到了失蹤已久的師叔周伯通正在被人追,譚處端劉處玄郝大通馬上也追上去一探究竟,追趕周伯通的二人一個是東邪一個是西毒,三位爺都是當世武學頂尖人物,這是一場神仙之間的腳程比拼,譚處端等三道又如何追趕得上,能體驗到的,唯有越追越遠的無力感,劉處玄回野店報信途中遇到了假裘千仞,于是便恭敬的帶這位老前輩為師兄弟們引見,假裘千仞(裘千丈)與眾道寒暄過幾句后直接釋放大招:假傳死訊。
經過他老人家一番信口開河及魔術表演,全真諸子相信了師叔已遭東邪毒手,新仇舊恨素材全部拉滿,丘處機更為怒不可遏,盼著黃藥師馬上出現在七子面前受死。
追尋周伯通的三個全真道士中,譚處端內力最深,追得時間也最久,后來實在追不上了才作罷,在返回野店的路上他遇到了梅超風,本著為江湖除害的原則,譚二爺與梅超風交上了手,卻不成想鐵尸實力太強,自己完全不是對手,他且戰且退,一路引梅超風到牛家村野店,梅超風看在馬鈺面上一直未下死手,只是追著譚處端追到野店門口,譚處端歸位,七子結成天罡北斗陣將梅超風團團困住,眾道并不打算殺她,制住生擒即可,順便借她這種級別的高手演練演練陣法,這是北斗陣第一次用于實戰中,效果出奇的好,無論梅超風如何掙扎始終沖不破包圍圈,急得她哇哇怪叫。
正當七子準備收網時,歐陽鋒黃藥師回到了野店,七子圍困梅超風的事都被黃藥師看到了,他向來護短,與歐陽鋒簡單交代了兩句后便直接下場出手,數招之內便虐得全真七子狼狽不堪,他與王重陽當年大有交情,現在也不想對七子動真格兒的,教訓一頓為徒弟出出氣就完了,趁著黃藥師輕敵留手的間隙,七子再次結成天罡北斗陣,一場激戰正式打響。
在北斗陣法的加持下,七子和黃藥師酣斗良久不分伯仲,雙方都是騎虎難下的態勢,七子但凡有一人頂不住,等待他們的就是滅團的節奏,黃藥師心中同樣暗暗叫苦,先前手下留情使他們結成了陣法,如今自己已是進退失據,他連變多種奇幻武功,始終找不到北斗陣的破綻。
八人從夜半斗到天明,衣衫皆被汗水浸透,雙方出招越來越慢,連空氣都變得異常安靜,勝負頃刻間便會揭曉。
一直在旁觀戰的歐陽鋒必須要動手了,如此一場惡斗,連他看得都有點心驚肉跳,西毒武學修為深湛,眼光亦是獨到,他早就看出來了,七子中的譚處端是最大的短板。
譚處端的武功在師兄弟間屬于中上水平,僅次于丘馬王三人,之所以成為短板皆因他的體力已到極限,先前與梅超風交手時便受了輕傷,一路引敵人到師兄弟聚集的地方又損耗了他太多體力,黃藥師這一級別的對手遠非梅超風可比,全真七子即使一起上外加陣法的加持依然無法占上風,為了師兄弟們不被滅團,他始終靠著意志力硬撐,徹底透支了自己。
戰機稍縱即逝,歐陽鋒出手,蛤蟆功蓄力發動,一股排山倒海勁力撞向殘血狀態的譚處端身后,只打得譚處端筋折骨斷氣若游絲,西毒的戰術乃聲東擊西一石二鳥,偷襲譚處端這下僅僅用了三成力,他真正的目標是黃老邪,一擊即成殺招又至,推向黃藥師的這下是他畢生功力之凝聚,黃藥師正處激戰當中,根本無暇抵御西毒攻向他背后的殺招,眼看著黃蓉即將成為小孤兒的危急時刻,梅超風本能反應般沖上前擋在黃藥師身后,桃花影落飛神劍,若華舍命救恩師。
歐陽鋒的毒計未能徹底實現,他自己也有些失落,此地不宜久留,瞬息千里,溜之大吉,跑路之前還不忘挑撥一下全真六子與黃藥師。
一場激戰虎頭蛇尾般終結,黃藥師痛失愛徒,全真教折損了二師兄,繼石彥明、曲靈風、歐陽克之后,牛家村野店這座高手墳場的上空又飄起兩道亡魂。
黃藥師生性孤傲,有誤會也不愛解釋,唯有冷笑不語。另一邊的譚處端緩緩睜開眼,對師兄弟們說出最后的離言“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吹簫”。
念完這句詩,長真子譚處端與世長辭,全真六子哀傷不已,他們此時已沒有能力和心情對黃藥師進行復仇行動,眾道抱起譚處端尸身,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乘興所至敗興而歸。
因為丘處機的好勝,間接導致了譚處端死于非命,若非他執意集合師兄弟們會會黃藥師,七子斷不會來到牛家村野店這座高手墳場,那自然也不會發生后面一系列的事,與黃藥師稀里糊涂的惡斗一場,又被歐陽鋒暗施毒手,失去了譚處端,從此世間再無滿員七子版的天罡北斗陣。
王重陽曾經的擔憂,終于變成了現實,年少時的一顆子彈,在多年后正中眉心。
譚處端之死,這一偶然意外事件的后勁極大,很快便導致了全真教更大的危機,而許多事隨著他的逝去發生了一系列蝴蝶效應般的變化,包括丘處機的性格。
長真子死前念得那句詩其實包含了深層禪意,只是全真六子此刻無暇去品味,他們甚至沒有太多時間哀悼,眼下尚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籌備:為周伯通(被假傳死訊)、譚處端報仇,對東邪西毒清算血債(倒霉催的黃藥師)。
4
嘉興,南湖,煙雨樓,如此詩情畫意之地在八月十五那天刮起了連場腥風血雨,全真教為了復仇幾乎傾巢而出,連第三代弟子也帶來不少,這群小道士于南湖外側隨時待命,只要看到師尊們發出的流星信號便會第一時間奔赴煙雨樓主戰場。
古往今來的任何復仇,除了決心和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實力。
全真六子很快便體會到失去譚處端帶來的壞影響,無論是硬剛東邪還是血拼西毒,他們始終處于下風,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足以和東邪西毒任何一個斗得不分伯仲,如今少了二師兄,空缺只能從第三代弟子中遞補,第三代的小道士在功力、經驗和配合默契度方面與譚處端相差甚遠,黃藥師歐陽鋒都是武學修為見識極其深邃之人,很容易便會發現木桶中的短板,一子受制,處處受制,全真眾道被逼得束手束腳,陣法始終施展不開,滅團只在須臾之間,失去譚處端后的最大危機已然浮現。
黃藥師曾經與王重陽交情非淺,和牛家村野店時一樣,這次他對全真諸子依然手下留情,出招極為克制,按黃藥師構思的劇本,他只想破掉天罡北斗陣威風一把,再和這群小道士說清誤會,最后口頭訓斥他們一頓,整套流程下來瀟灑又體面,這符合東邪高傲的腔調。
黃藥師一再放水,歐陽鋒可沒這閑情,老毒物要在周伯通到來之前團滅全真諸子,所以招招都是狠辣凌厲的攻勢,眾道險象環生,天罡北斗陣隨時處于崩盤邊緣,王處一甚至發出了流星信號指示外面的三代弟子們趕赴戰場,期望用蟻多咬死象的打法作垂死一搏,可見當時形勢之危急。
煙雨樓的連場廝殺精彩紛呈,全真教、黃藥師黃蓉父女、洪七公、郭靖柯鎮惡師徒、裘千仞、趙王府高手團,幾大勢力交織在一起將風景如畫的江南之地踐踏得戰火紛飛,連空氣中都夾雜著掌風劍影。
戰場膠著得令人窒息,南湖卻突然大霧彌漫,濃霧為煙雨樓大戰加了一道別樣濾鏡,能見度越來越低的時候,周伯通到了,他最喜歡熱鬧,煙雨樓大戰屬于江湖重磅消息,他豈會沒有耳聞。
老頑童到場意味著全真教此次不再有滅派之虞,雖然他還是不著調,被西毒挑撥了兩句后反而與黃藥師動起了手(繼續倒霉催的黃藥師),但戰場的形勢始終被改變了。
歐陽鋒和完顏洪烈另有后招,于四周早就埋伏好了弓箭手,再配合西毒擺下的蛇陣,照樣可以將這群人一舉殲滅,生死存亡之際,本地土著柯鎮惡救了大家,他自小在嘉興長大,對煙雨樓周圍熟門熟路,雙目已盲的他帶著眾人穿竹林出小路,擺脫了蛇陣又殺退追趕的官兵,危難退散,眾人各回各家,全真六子又一次灰頭土臉,若非這場大霧和周伯通趕到,他們已經成了歐陽鋒手下的亡魂,短短幾個月之間風起云涌變幻無常,與東邪西毒硬剛了好幾場,一次比一次惆悵,此時的丘處機應該清楚了武學世界的水有多深,自己以往在江湖上天天嘚瑟猶如小孩子打架般兒戲,一旦遇到真正的頂尖高手,唯有狼狽。
他的性格里有執著的信念,但是對勝負、是非觀也很豁達,脫離了險境,丘處機馬鈺等人找到黃藥師鄭重謝罪,老黃想必也懶得與他們一般見識,誤會消除盡釋前嫌。
又過幾天,他們遇到了柯鎮惡,柯大俠告訴了全真諸子鐵槍廟發生的事以及楊康作繭自縛的悲慘結局,丘處機不勝感嘆,楊康有此下場使他自責甚深。
丘處機正是如此,當他知道某件事自己做錯了,他會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會在心里種下永久性的愧疚,記住他這一特點,此處是伏筆。
5
平靜了一段日子,丘處機某天收到成吉思汗和郭靖的書信,信中邀其前去論道,他一向憂國憂民胸懷天下,對時局亦是洞若觀火,蒙古日漸坐大已成事實,借此機會勸誡鐵木真修心向善可令千萬無辜百姓免受屠戮,想到這些,長春子丘處機帶上十幾名弟子毅然踏上了萬里西行之途。
成吉思汗只求長生不老,這種追求反自然規律的低級趣味是歷代王者的通病,丘處機針對這些簡單說了點健身延年、保民行善之道,整個大軍西行和東歸期間,他一路勸大汗恤民少殺,成吉思汗雖然不愛聽,也不便過拂其意,因丘處機一言而得以存活的百姓不計其數,端的是功德無量。
南歸中原后不久,某日丘處機在濟南府一個小鎮酒家里邂逅到郭靖,一別數月恍若隔世,郭靖將大汗密令南征、逼死自己母親的事告訴了他,丘處機不想看郭靖一直黯然頹喪下去,決定為其打開心結,二人一同前往華山,剛到山腳下就被沙通天彭連虎等人攔住了,我自己也想不通這幾塊貨去華山究竟是為何,姑且算作劇情需要吧,丘處機與他們斗在一起,至于郭靖,他像個受了驚的小蛤蟆,躲到一處安靜角落繼續鉆自己的牛角尖。
適逢二次論劍期間,這幾天的華山可謂是人頭攢動,如此熱鬧的場面怎能少得了周伯通,他又來了,看到師侄正與那幾個小丑斗作一團,老頑童華麗出手,幾下便制住了他們,當場羞辱了一頓,周伯通雖然貪玩,但卻不嗜殺,如何處置這四個妖怪,他另有一番計較:喂他們吃下毒藥,命丘處機押四人去重陽宮幽禁改造二十年,表現好就釋放,表現不好就繼續留在終南山上蹬縫紉機。
丘處機欣然領命,告別眾人,押著四人返回重陽宮。
至此,《射雕》原著暫時沒了丘道長的戲份,小說也到了尾聲階段,從煙雨樓大戰結束后,到他《射雕》原著里下戲這段期間,丘處機行程被排得很滿,足跡甚至蔓延到了中亞一帶,他見證了蒙古兵的所向披靡,見證了花剌子模的灰飛煙滅,見證了戰爭伴隨的流離失所,這段時間他的大腦承載了太多內容,心緒始終是雜亂的,根本沒多少時間坐下來思考人生,當他回到重陽宮可以靜下心來之后,他參透了許多事,也悟出了二師兄死前念那句詩的深層含義,從此開始了性格上的轉變。
給丘處機十年,他會呈現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6
“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吹簫”,這句詩是譚處端臨終前對師兄弟們所念,簡單翻譯一下:“縱然手里握著靈珠也要時常奮筆修行,心里已有天籟之聲又何必再為世人吹簫煩擾?!?/p>
前半句很好理解,是對師兄弟們的勉勵,告誡他們時刻不忘磨礪修行,后半句我個人認為意義更深遠,他希望師兄弟們心境開闊,作為修道之人應看淡生死,釋懷江湖上的悲喜紛爭,從而達到萬法自然的境界。
譚處端于彌留之際時達到了此等境界,全真七子中,他是第一個逝去的,同時也是第一個證道的,比師兄弟們領先了至少十年。
歷史上這句詩是丘處機寫給馬鈺、譚處端的,現在譚處端用人生最后的余暉將它還給了丘處機,深意如何不言而喻,他不愿看到師兄弟們因為他陷入仇恨的深淵泥沼,尤其是四師弟丘處機,他太執著,很多事情堪不破,當自己離去后,這位性如烈火的師弟一定會時刻想著復仇一事,可是又有什么意義呢,江湖紛紛擾擾,世間熙來攘往,仇殺,每天都在周而復始的上演,江湖豪杰快意恩仇的背后是數不盡的孤兒寡母,是唱不完的哀怨悲歌,譚處端怕,他擔心師兄弟們也陷入此種深淵無法自拔,這就是他所念詩中的深層含義。
全真六子當時還沒讀懂譚處端的深意,他們那段時期想的只有復仇,于是便有了煙雨樓輪番苦戰東邪西毒的事,丘處機那段時間同樣很忙,行程密密麻麻的,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參悟與思考,但是當他離開華山回到重陽宮后,終于可以平靜下來了,他很快便悟出了二師兄的用心良苦,蛻變亦由此開始。
7
《神雕》時期的丘處機,存在感不高,在為數不多的戲份里,我能看到他與過往的不同,首先是脾氣,暴躁的性子明顯收斂不少,之前的丘處機是能動手就不嗶嗶,酷愛約架,甚至都想會會黃藥師這種與自己師父齊名的頂尖高手,現在呢,克制多了,霍都達爾巴帶人來重陽宮搗亂,突破了外圍防御后直搗大殿(趙志敬主持的外圍防御都奔郭靖去了),最先出手的是郝大通,郝大通由于輕敵被霍都打傷,丘處機等人圍著郝大通悉心照護,始終不曾出手。
還有李莫愁,她在山西一帶橫行無忌作惡多端,全真六子不能不管,最先下山懲戒她的是劉處玄和孫不二,這要換成以前的丘處機,小暴脾氣一上來,哪用得著自己的師兄弟先上,他自己直接就下場了,馬鈺作為大師兄兼掌教都攔不住。
霍都也好,李莫愁也罷,這二人屬于金書武俠宇宙里很會打架的,戰場感覺相當不賴,而且不講武德,各種下三濫招數兒,比如暗器、劇毒、偷襲、插眼、掏肛、踢襠等,類似這些能用的全部安排上,可是這二人如果面對丘處機,勝算幾乎是零,丘處機同樣很會打架,論經驗之豐富比他們只多不少,戰斗精神更是光芒萬丈,即使深陷逆境中也能越挫越勇,他的打架風格大開大合光明磊落,下作伎倆從來不用,完全憑實力,贏就是贏輸就是輸,霍都李莫愁的下三濫招數兒對他這種身經百戰之人是沒多少用武之地的,老丘收拾這兩個人,單對單的打,任何一個都是三十招左右的事,他不搶著出手絕不是因為怕他們,丘處機從不知恐懼為何物,當年即使面對東邪西毒都不曾膽怯過,何況這兩個歪瓜裂棗。
真相只有一個,他變了。
丘處機一定反思過,昔年因為自己太好勝,惹出過不少荒唐與麻煩,甚至間接害死了二師兄,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下,更讓全真教差點一敗涂地從武林消失。
很可能在無數個夜晚,四下寂靜無心睡眠,每當想起憨直厚道的二師兄,老丘的眼淚便簌簌而下,譚處端奄奄一息時依然不忘告誡自己勉勵自己,這讓丘處機的自責感只會更盛,如影隨形,罪若花開。
丘處機是個對錯誤很坦然的人,知道自己做錯某件事后從來不會像現代剛精們那般死鴨子嘴硬,他是真的會認錯低頭,不管你的身份是武林高手亦或是尋常百姓,這種性格也有另一面,就是容易自責,對焦木大師他有過自責,對楊康他有過自責,對二師兄譚處端的自責更是充斥著整個后半生。
當年王重陽擔心這個徒弟何嘗不是因為這樣,他太了解丘處機,很多性情和自己很像,王重陽正是被自責感吞噬的憂郁之人,愧疚的種子一旦在心中生根發芽,接踵而至的便是永遠揮之不去的夢魘,王重陽太熟悉這套流程,絕不希望徒弟將來重復自己的痛苦。
昔日的師徒如今陰陽永隔,而世間的陰差陽錯從未停歇,丘處機終究還是踏上了王重陽的舊日足跡,也許是個意外,TVB很巧合的讓94版射雕飾演王重陽的演員在95版神雕里飾演老年丘處機,這對師徒的內疚人生在經典綠葉演員郭徳信身上呈現給了每位觀眾。
丘處機并不是個愛鉆牛角尖的人,雖然對二師兄充滿刻骨銘心的自責,他卻沒有一直萎靡在現狀中悲戚,而是選擇獨樹一份高貴的謀求,這份謀求正是改變自己。
曾經的丘處機,閑不住坐不住,喜歡在江湖上游蕩,今天殺個貪官,明天誅個惡霸,大后天再和高手打賭約架,每天都過得很有儀式感,端的是仗劍天下人生豪邁。
如今的他,多數時間都留在重陽宮鎮守,即便下山也都是與別的師兄弟結伴,獨行江湖的快意感他戒掉了,懲戒李莫愁之事告一段落了,王處一等三人前去太行山游覽賞心,丘處機沒有閑情逸致陪他們去,他像是預感重陽宮有事會發生一樣,火急火燎的往回奔,正是他此刻的戀家心態間接救下了六師弟郝大通。
這份改變給我的感觸是非常深刻的,猶如一個向來不顧家的男人,以前下了班就出去喝酒打牌夜總會,現在生活自律兩點一線,下了班就心心念念的急著回家,一進門便抱抱孩子親親老婆,吃完飯還會給家人洗內褲。
浪子回頭百年深,六十多歲的丘道長,終于成熟了。
8
失去譚處端之后,全真六子失去了頂端戰斗力(七子版北斗陣),第三代弟子中沒有一個能無縫對接替代譚處端的人,陣法威力自然大打折扣,全真教開始了新的戰略規劃:廣收門徒,人海戰術。
在郭靖上終南山之前的十來年,丘處機馬鈺王處一等人又收了不少弟子,他們的弟子繼續開枝散葉,全真教聲勢日大,更勝往昔。
武學方面的創新同樣是有的,天罡北斗陣增添了不少新變化,在原有的基礎上又研發出北斗大陣,參陣人數高達98人,均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弟子中的出類拔萃者,丘處機是七子中武功第一人,全真教武學上的創新優化,他耗費的腦力心血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照護譚處端的徒弟們亦是丘處機非常上心之事,全真六子對這些師侄都很關懷,以丘處機的性格更是會大包大攬,竭盡全力教他們武功,正因如此,重陽宮每年的武學大較,譚氏門人并不輸于其余六子的徒弟們。
丘處機的蛻變,像是對二師兄的一種承諾,用剩余人生撐起全真教這個家。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沒過幾年,馬鈺謝世,全真六子繼續減員,四個老道士、一個老道姑,重陽宮的高端戰力如今只剩下這幾桿破槍,他們也有個武功當世頂尖的師叔,可這位師叔是個頑童巨嬰,指望不上太多,讓他老人家常年坐鎮終南山,那和要了他的命沒什么兩樣,丘處機對這些心里很有數,師叔既然指望不上,那只能靠自己了,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有資質過得去的,但是頂尖資質的一個都沒有,武功最強的趙志敬也不過是矮子里拔將軍,苦練這么多年,武功比孫不二都差得遠,孫不二的實力在七子中向來很穩定,幾十年來很穩定的倒數第一,就是這個七子中的倒數第一,依然是三代弟子們難以望其項背的天花板。
如今的全真教家大業大,反過來說也是樹大招風,他們和古墓派有梁子,蒙古人又視全真教為眼中釘,全真五子想起這些內憂外患便夜不能寐,有鑒于此,他們也模仿頂尖高手那樣開始閉關,期望研發出新的武學留給后輩們,經過長時間摸索演練,還真創作出了新花樣:七星聚會。
這門功夫其實不差,非常有用,很適合全真教這種團隊型武學風格,但是當他們出關后看到小龍女出神入化的精妙劍法時,五個老道士頓感萬念俱灰,雙手互搏版的玉女素心劍太過玄幻,此等武功,全真教再如何苦練都不可能達到,灰心、頹喪、憂郁、失落,這是全真五子此刻的內心處境,一如他們蕭然老邁的身影。
經過了一番誤會與打斗,蒙古那幫人包括金輪法王等高手皆鎩羽而歸,楊過一時興起,脅孫不二為人質,帶著小龍女去了王重陽畫像前成親,二人的深情觸動了旁邊的孫不二,清凈散人不禁想起曾經和馬鈺新婚燕爾之時,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當真感慨萬千。
楊過已經成長了很多,不再像小時候那般記仇極端,和小龍女辦完簡約式婚禮后就撤了,沒傷過孫不二分毫,丘處機王處一等人也明白了楊過的厚道,從此和古墓派的梁子算是徹底劃上休止符。
楊龍二人是原著里的男女主角,說到底都是正面人物,和他們即使有過不快,楊過也不會當真大開殺戒。
另一個大敵卻不同,很快,蒙古人去而復返,大軍來襲終南山,這次是徹底來硬的了,全真教一向是蒙古人的眼中釘,之前子聰與忽必烈探討局勢時就談到過,丐幫和全真是抵抗外族侵略最激烈的兩股武林勢力,全真教不久前更是直接拒絕敕封,蒙古大軍此次興師動眾,就是奔著給全真教滅派的任務來的,丘處機等人早就料到有這一天,他們已經安排了棄宮西退的策略,失地存人,青山依舊。
經營了幾十年的重陽宮被蒙古人焚毀,全真教眾人退到了山西一帶韜光養晦,殘酷的時代,為了家國民族大義就必須接受顛沛的命運。
離開終南山之后的歲月,丘處機繼續輔佐新掌教宋道安,生命需要傳承和延續,門派同樣如此。
在歷史洪流面前,丘處機的力量顯得過于渺小,但是他盡力了,人生最后的幾十年,他將所有的心血都奉獻給全真教,明明是摘星星的人,卻甘愿為了門派在泥地里打滾,丘處機心中對二師兄做出的承諾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改變自己實現救贖,他用這樣的方式全部兌現,長春一生,不負于人。
關于丘處機的系列專題徹底結束,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