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謝謝親愛的,不打擾你了,再聯絡哦。” 昨天,我給遠在外地的Ann發了一條微信,她是的前同事兼閨蜜,上個禮拜剛剛交了辭職報告,準備跳槽去另一家公司。不過,她今天還是義務幫我搞定了一個難纏的客戶。
自從Ann被公司派到深圳之后,我們兩個人的聯系就越來越少了。以前,每天上班都能見面,一起吃飯、喝咖啡、逛街、看電影,她經常說,我們這樣容易互相耽誤。
或許是彼此生活環境的不同,或許是許久沒有聯系,這一次我求Ann幫忙的時候,突然有點尷尬。換做以前,我一定門也不敲直接闖進她的辦公室。
很少有人能在距離里幸免,這是我一直的觀點,即使最深厚的友誼,最炙熱的愛情,有了距離,人就會疏遠。果然,我們也沒有逃過這一關。
昨天忙完,我像例行公事一樣地給她發了開篇那條微信,沒想到她卻生氣了。
回想起來,生氣也是好事,如果沒有那場氣,我們的友情可能真的就停止在了這三個字。
Ann說最不喜歡別人跟她說再聯絡。
有點道理,想聯絡的人大概是不必說這句話的。
上大學的時候,我不太愛說話,雖然參加了幾個社團,但都是充當默默干活的角色。認識的人不少,能談心的卻不多,小潘算是一個。
有一段時間,我們兩個人形影不離,上課、吃飯、打球、逛街,看上去親密無間。但其實,我們兩個人的性格很不同。
我總是事先要把各種計劃做好,每天早晨想好今天做什么、和誰見面、甚至吃什么飯,她卻總是想干嘛就干嘛,想去唱歌,大晚上就拉著你奔向KTV。
我爸從小跟我說,約別人的時候要提前打招呼,讓人家想想再給你答復,這是禮貌。所以,我一直不喜歡小潘這樣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人。
不過好在她的吸引力夠強。這么多年,我都沒有因為她不停地打亂我的計劃而生氣。相反,近墨者黑,我學會了跟她一樣任性,不過她是那個唯一一個讓我任性的人。
當然,沒有什么關系會一成不變。而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從小潘談戀愛開始出現。
談戀愛的人,都很忙,我們的交流越來越少。上課的時候,她陪著男朋友坐。吃飯的時候,她也不見人影。每次跟她說什么時候一起吃個飯吧,她總是說好。問她什么時候,總說有空的時候再聯絡。不過,那個有空的時候很少會來。
漸漸地,我也懶得問了,因為知道了她的答案。也不再有事沒事地往她宿舍跑了,知道去了她不在。終于,我們的友情從“隨叫隨到”變成了“再聯絡”。
有人說,這是長大之后朋友間必然的結局,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距離和忙碌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友情也隨之淡漠。再聯絡成了一句客套話,讓彼此的關系不至于太尷尬,看起來,這個朋友好像還在。事實上,卻早已失去了那份牽掛。
不過,好像并不是所有友情都會這樣無疾而終。
我大伯就是個例子。他年輕的時候去內蒙插隊。他是家里的老大,從小被寵著長大,沒吃過一點苦,從來沒去過農村的他在那里受了不少罪,年紀大了之后落下了很多毛病。但也在那里認識了一群好朋友。
回城之后,大家就各奔東西,失去了聯系。
前幾年,他退休之后,和一個知青合計著把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都找回來。本來覺得沒什么希望,沒想到卻在多方努力之下,聯系上了二十幾號人,一起回了一趟內蒙懷舊。
后來,他們還約定每年的同一個周末在北京聚會。
于是,每個人的手機里都標記了這個日子,每個人也都有了一個理由,惦記著遠方那些見不到的老朋友。
有時候,時間未必會消磨感情,讓人們漸漸疏遠的是那些飄忽不定的承諾。
很喜歡安妮·海瑟薇的電影《One Day》。一個俗套卻讓人莫名感動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畢業那一天,男女主角相遇,一見鐘情。一夜情之后,兩人各自開始屬于自己的人生。他們約定每年的7月15日約會,以友情之名,行愛情之實。時間見證了兩個人所有的成長和失去,灰姑娘不再一無所有,王子卻一敗涂地,還好他們即使接受了對彼此的深愛,無論結局如何,至少彼此沒有錯過。
每年的同一天約會,真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提議,沒有了這個日子,我還有什么借口和你聯絡呢?我又怎么有借口愛一個人18年呢?
可現實之中,我們卻不肯給彼此這樣一個約定,即使不能實現,至少證明我們不是在彼此敷衍。所以,我們才會漸行漸遠吧。
我知道Ann為什么這么討厭這三個字,她就是那種要么愛要么走開的天蝎座。因為接受不了這種虛無縹緲的承諾,所以寧可不要。
她說,想要聯絡她的時候,直接打電話。想要見她的時候,告訴她哪天幾點的航班,她去機場接我。
每個人都好忙,忙著生活,忙著奮斗,無意之間,習慣了說下次,那個下次卻從來沒有出現過。
或許,你只是隨口一說,但那個在聽的人卻會因此失望。而你甚至不會知道,哪些人會因此默默走開。等你知道的那一天,已經沒有什么挽回的余地了。
所以,下次,試著不要說“再聯絡”,和那些值得交往一輩子的朋友約定一個日子,那才是在告訴她,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