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小押司
施耐庵不愧為大手筆,用一個宋江,寫下中國古代的千古之難——忠君愛國的合理性。宋江僅僅是一名縣府的押司,雖有筆墨之才,卻沒有考中功名。按封建時代的規矩,他根本上不得臺面。“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那是有品級官員的事,他根本不配。
可宋江家教甚嚴,從小讀孔孟之書,受了些圣人的教誨。二則他在衙門工作,伺候縣令,積年累月,竟濡染了文官的忠君思想。如此看來,宋朝的教育效果實在不錯。一個小小的押司雖位卑人輕,卻一心想建功立業、盡忠報國。每想到宋江的滿腔的熱枕,再想到那些尸位素餐、臨陣投敵的宋朝文臣武將們,讓千年以后的讀者都感到相當尷尬。
二、理想不易
宋江想建功立業,可卻沒有門路。他雖結交不少江湖人物,這些人脈卻不能直接讓他進入朝廷,成為官員隊伍中的一員。而且這些江湖人物大都是反對朝廷的,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一心忠君報國的宋江為何會去結交他們?
書里沒有答案,但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應該領袖的欲望在支配著他。是的,居廟堂之高,目前是不現實的,處江湖之遠,那是不難的。所以宋江就去結交晁蓋、柴進、李逵、武松這些兄弟們。他常年在衙門,經歷了不少人事,自然積累了不少的錢財。錢財是此時宋江的最大本錢,忠君愛國這些思想在江湖中是吃不開的。所以宋江大肆花錢,急人之所急,贏得“及時雨“這個榮譽稱號。
這個稱號宋江擁有了很多年,他應該對這個稱號滿意,“及時雨“是對他慷慨大方的慷慨回報,這個稱號還會給他帶來更多的東西。
三、峰回路轉
晁蓋因為宋江的幫助,逃脫了官府追捕。落草梁山后,知恩圖報,送錢給宋江。送錢也就罷了,順帶還送了一封感謝信。陰差陽錯,被小老婆發現,為避免泄露天機,殺死了閻婆惜。這下吃了人命官司,宋江被刺配潯陽。唉,本欲登上天堂,卻落入地獄。成為罪犯,離理想更遠了。
宋江一腔憤懣,醉酒之下,泄于筆端。那句“敢笑黃巢不丈夫”可謂驚天動地之語。可你敢寫,就有人敢告。宋江被抓入大牢,以謀反罪判死刑。
宋江一句反詩就被判死罪,大宋朝廷對筆墨下的反叛竟如此嚴厲。幸虧梁山好漢的兄弟及時趕到,方撿回一條性命。
這真是諷刺,朝廷要他宋江的命,而江湖救了他的命,他卻一心效忠朝廷。
四、一心招安
?
偉人說:“一部《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的確,投降不好聽。但投降之事古今中外都有,要說投降可恥,要數落也數落不到宋江,他心里一直想要效忠的宋朝皇帝那才是投降的專業戶。
讓偉人感到憤怒的是——宋江的投降太不可思議,甚至不可理喻。因為他不符合投降的條件。中國農民起義的投降,一般都發生山窮水盡,但還有一戰之力之時。敗局已定,才能讓招安者心安,一戰之力,被招安者才有招安的本錢。而此時,梁山正是大有作為之時,真令人遺憾。
梁山確實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首先說梁山的各路兄弟的心并不齊,因為他們的來路就不齊。盧俊義、關勝、秦明、徐寧這些人本就出自朝廷,現在招安回到朝廷無大礙。武松、魯智深、阮氏兄弟,他們在江湖中活得逍遙自在,不想招安,而且他們是多數人的代表。最有代表性的是李逵,他曾不止一次叫嚷要“殺入東京,奪了鳥位。”
李逵的這句話恐怕是梁山好漢心底最深處的話,武松、魯智深包括苦大仇深的林沖都不想當眾說出,只有最單純的李逵一口說了出來,且不止一次。李逵的這句話在偉人看來,是最有希望的出路,即便殺不到東京,拿下山東割據一方也是不錯的。
可宋江他偏要忠君愛國,一心招安,而且態度堅決。不僅將魯莽的李逵幾次呵斥,甚至不顧林沖的兄弟情義,放走高俅。宋江的思想底色在此暴露無遺,他原來不是一個梟雄,他是一個理想主義的讀書人!他的理想是忠君報國!
他的兄弟們這才發現宋江雖然講義氣,卻不是江湖之人,他是廟堂上的捍衛者。而好漢們卻推舉宋江當了梁山的首領,這是一個殘酷的錯誤!因為現在背叛宋江就是不講義氣,而義氣是他們最看重的,他們現在只能接受宋江的選擇。
五、立功身死
宋江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朝廷的一員,帶兵北征遼國,南討方臘,回來就被賜死。這個結局并非不可預料。比如阮氏兄弟、魯智深、武松,都不愿到朝廷為官。百戰而歸,正是榮華富貴之時,何必如此苦著自己呢?
唯一的解釋是,他們預感到了危險。
難道宋江看不出危險?
是的,他看到了,他知道皇帝送來的是毒酒,可他不僅喝下去,還要李逵喝下去,就為了防止李逵造反!
宋江盡忠報國的理想實現了,以世人最難接受的代價——兄弟和自己的性命。
《水滸傳》為何后半部分讓人覺得哀傷?哀傷到被人腰斬?
因為這結局太令人痛苦!
宋江帶領兄弟攘外安內,若真能國泰平安,百姓安居樂業也就罷了。可不過數年,北宋政治依舊腐敗,不過數年就滅亡了,皇帝成了俘虜,百姓流離喪亂。
所以,真正讓人痛苦的不是宋江的死亡,不是梁山好漢的復歸于零落,而是招安的結局告訴人們,宋江的理想毫無意義!梁山英雄的犧牲毫無意義!
為了盡忠報國,宋江犧牲了自己,犧牲了李逵,犧牲了兄弟義氣,可天下依舊水深火熱,那招安有什么意義?宋江的忠君愛國有何意義?
不招安,造反到底?宋江的梁山能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嗎?李逵是當過幾天縣太爺的,幾乎鑄成大錯。
如此進退兩難,考驗著中國人處世哲學的極限,所以這才是《水滸傳》令人痛苦的地方,也是它的偉大之處。
hpabdhd???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