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生活
尼泊爾的山上,如果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返璞歸真。你突然發(fā)現(xiàn),怎么好像自己被抽離到了一個遠離現(xiàn)代科技、遠離城市文明、遠離喧囂攘往的所在。我相信,這個地方,在很多年前,有可能會被稱作,香格里拉。
這里的交通,全靠兩條腿。于是,夏爾巴人進化成為了全世界最會爬山的民族。當你走山路走得氣喘如牛臉紅心跳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夏爾巴人各個踩著凌波微步轉眼消失。如果不留神,他們來無影去無蹤的速度之快,會讓你在大山密林里一時怔忪地反復問自己:我剛才確實遇見了個人是吧?
這里的人流密度,大概是每過半小時或一個小時,一定會碰到一個人。而剩下的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只要你和其他人的速度不同,就能夠享受絕對的獨處空間。這是一種絕妙的距離感與空間感。如果相隔時間太久,這山未免太大、太荒,恐怕并不那么安全;可如果你身邊走過的人如滔滔流水(請參見北京的小海陀),爬山變得像是游園,人氣蓋過自然野味,便會活生生糟蹋了這份美景。尼泊爾的山上,人不多,也不少,剛剛好。
這里的水,很清澈,越往山里走,越清澈。溪流幾乎永伴身泮。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但其實,山山水水本就相連。每一座郁郁蔥蔥的大山都是一座大水庫。一路上,溪水相伴,哪怕不喝,就那么偶爾時不時地看一眼,都會覺得,眼睛被洗得越來越干凈,眼中的世界越來越干凈。
這里的人,有些憨厚可靠,有些狡猾算計。無論在哪兒,人性永恒。所以才真實,才不虛妄。每一家民宿里的人,看著這些身著五顏六色、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每天下午到晚上累的像狗一樣汗流浹背地抵達自己的小客棧,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昂揚神清氣爽的背著包繼續(xù)鉆進大山,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人來了一批又一批,但山總在那里,總是不變的。
這里的客棧,都被拾掇的特別干凈。當生活沒有太多的點綴、消遣與分心之物,人們的注意力,似乎都百分百地投注在了平日的生活空間打造上。物質條件被限定如此如此,沒有辦法無限粉飾,于是,人們就習慣于無限關照身邊的每個物件,把每件已有的物件珍惜以對。陽臺上、走道邊,凡是能布滿鮮花的地方,一定被五彩斑斕地點綴著。家里的小器皿,小擺設,一律碼放得橫平豎直、擦拭得锃光瓦亮。
這是一種發(fā)自內心地,認真過日子。
原地休整
前一天,晚飯前,大家還在摩拳擦掌地討論第二天相互叫早,然后一起去看日出。一頓晚飯過后,我代表眾位隊友跟挑夫大叔說,明天早晨,只有一個人去看日出。(為什么是由我來代表?一定不是因為英語。我猜,可能我掉隊也掉習慣了,大叔會很容易接受從我的嘴里說出來的簡化行程吧……)說完后,大叔的表情很歡樂。
第二天早晨,我們慢悠悠地起床,慢悠悠地洗漱,慢悠悠地吃著早點曬太陽,直到去看日出的大姐從山上下來。大姐說,日出嘛,確實好看,就是看日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些。自己個子又偏嬌小,只能擠在那些人高馬大的西方人肩膀旁的縫隙看一看。
山上好冷,往山頂爬的時候不覺得,但站在上面等日出,越等越冷。這個時候倒是覺得,人多一些,也不錯。
說完,大姐擤擤鼻子,招呼著所有小伙伴們背上包,出發(fā)。
在大姐下山之前,我和我這一路上的路搭子加飯搭子加床搭子,毛毛,就已經決定,今天原地休整,不走了。說來理由很簡單:
第一,天天拖后腿,雖然其他隊友沒說什么,但總是覺得對不住人家。速度不在一個頻率上就組隊同行,對快的,對慢的,都是折磨;
第二,這兩天,我們走的最慢,但距離是一樣的,我們走的時間也最長,往往從早晨一直走到傍晚,身體實在是吃不消。以前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經歷,接下來的時間也并不需要趕路,更挑戰(zhàn)自己的計劃與宏愿,所以既然時間充裕又體力欠缺,那就休息,休息一下;
第三,就是我自己的原因了。在山里鉆上鉆下,看著那些歐洲妹子們神清氣爽的只穿吊帶背心,不服,于是我也跟著涼快到了只穿吊帶背心。不作死就不會死,人家吃肉長大,身體里本就貯藏了消耗不完的熱量;咱是吃菜長大的,不喝熱水還胃里難受呢。于是,輕而易舉的,我就感冒了。感冒了,就要休息呀。多么的順理成章。
跟大家告別之前,拉著挑夫大叔,把這一路該在哪個村子住下,哪個村子的guest house值得推薦等等信息全部問了個遍。然后付給大叔1天的費用,作為感謝。他堅持推辭,是發(fā)自真心;我執(zhí)意要給,也是源自真意。最后,大叔收下了錢。
只可惜,我忘了大叔的名字(記人名不能,無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更何況是尼泊爾名……)回來之后,也忘記要大叔的電話。只從移動硬盤里翻出了大叔和毛毛的合影。對,毛毛,就是和我一路同行的萌妹子。
毛毛&挑夫大叔(毛毛還是有為單身美少女,征友信息,點擊這里)
大洗之日
于是,接下來的這一天,便成了我在山上的小院子里晃晃蕩蕩的一天。毛毛也迎來了上山之后的大洗之日。趁著給力的陽光,她把所有的衣服全都用手洗了個遍。尼泊爾的人力明顯要比洗衣機便宜,也比電便宜。所以這里的旅館,所有床單被罩,全部都是人工手洗。連店家都是如此,就更別提我們這些住客。洗衣機,那是一律地沒有。即便這樣,勤勞的毛毛,依舊洗了一大繩子的大件小件。
我感冒了,不宜動水,不宜勞作。于是,隨著太陽的移動,我也各種移動,舒舒服服日光浴。
院落里抬頭可見的雪山
小旅館里,用天然氣給客人們煮飯。而自家的吃食,還是用最傳統(tǒng)的柴火。此時的山上,如果沒有太陽,溫度已經低得需要穿羽絨服了。這小小的柴火灶,成了最暖和的地方。
直到我們去看日落,這月亮都還掛在天上。雖然在西藏,也有過下午三點多的時候還能看到月亮的情況。但這次,我開始懷疑,在地球上的有些地方,可能是全天都可以看得到月亮的。
感冒的我,還教旅社的妹妹如何制作姜汁可樂。中午趁他們不忙,借來廚房,買了姜和可樂,一陣搗鼓之后,煮出來一大杯,分給大家喝。顯見姐妹們沒有喝過這種調制過的飲料,從最初的完全不能理解,到嘗過之后的眼睛一亮。我建議他們,把姜汁可樂加到菜單里,以后再來喝,就方便許多了。
終于到了下午。我倆決定,還是要去到Poon Hill上看一看那傳說中的日落,才算不虛此行。于是,三點半開始吃午晚餐,四點多出發(fā),上山。原本的計劃是,既然是曬太陽,那么到了山頂上,也一樣是曬。不如提前過去。結果沒想到,以我倆的腳力,即便最后都快變成小跑,竟都沒有在太陽下山前趕到山頂上。而且下山時,山路上已經完全黑透了。
上到山頂,需要買門票。尼泊爾的門票,在除以14點幾的匯率之后,簡直便宜到讓人流淚。
在山下,就老遠地能看到山頂高處的一座鐵塔。一路奔著鐵塔而去,以為那就是山頂的所在。直到到了鐵塔下,看到這塊路標……什么,還有15分鐘!那豈不是我們還要再爬1個小時才能到頂!它怎么能藏得這么深啊……
終于到了觀景臺。已經有人開始下山了。怎么都下山了?說好的看日落呢。。。
準備去看落日前的雪山
16:41? 這時,我們還在半山腰
16:46? 山頭已經開始被晚霞映紅。一對兒正在下山的夫婦說,你們快點兒吧,太陽已經要下山了。。。
17:18? 終于爬到山頂了喂。。。落日映在山上,雪山先是呈現(xiàn)橘紅色,然后漸漸地轉成玫紅色。玫紅色的白頂雪山,最為壯美
17:30? 玫紅色的時間,非常短。緊接著天際便分層成藍紫色和絳紫色
17:40? 天雖沒有完全黑下來,但陽光已經不見了蹤影
16:23? 這時,我們才剛上山,還有閑情逸致,休息休息,賞賞景
17:06? 太陽在對面山頭的影子,只剩巴掌大了。當時我還在想,沒關系,觀景臺在最高的山上,肯定最晚落下去。想法其實沒錯,只是,晚也實在是晚了太多
17:20? 觀景臺之上,太陽給那邊的山,鑲上了金邊
17:30? 幾線天光?
17:31? 落日余暉
最后一絲日光,隱沒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