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兒子又開始黏黏糊糊起來。今天媽媽你是不是陪我一直到天亮?你一定不要離開我的房間哦。媽媽,你能不能不要關燈,就讓它開著吧。最近每次入夜,這樣的對話都反復的出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他在“害怕”,而這種害怕與黑夜和獨處有關。
我相信你的孩子現(xiàn)在或者小時候也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景。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我們該怎么辦?
昨晚,我和兒子有了如下對話:
媽媽:你為什么一定要媽媽陪著睡到天亮呀?
寶寶:因為我怕黑,我害怕。我覺得家里會有怪物(兒子很敏感,想象力比較豐富。電視上看來的一些情景和畫面總是會在他的腦海里,反復跳出來嚇唬他)
媽媽:哇,如果有怪獸那真的是有點讓人害怕呢,如果是媽媽的話可能也會害怕。你能告訴我你見過的怪獸長什么樣子嗎?
寶寶:就是和那個電視里一樣,個子特別大,眼睛也很大,嘴巴像霸王龍的,還有爪子。張開嘴的時候太嚇人了。
媽媽:那它晚上來我們家是為什么呀?是因為它餓了嗎?還是它寂寞想找小朋友玩?
寶寶:它應該是餓了,來找吃的的,我覺得很嚇人。它會想吃我嗎?
媽媽:原來是它餓了,想找吃的,如果寶寶餓了,會怎樣?
寶寶:那我一定找媽媽要吃的。
媽媽:那怪物餓了。是不是也想來找我們要點吃的?我們家有水果,還有一些米飯和肉。對了,還有你的餅干。都放在廚房里。如果怪獸來了,我們就告訴它廚房有吃的,你去吃吧,或許我們可以陪著它一起吃點呢。
寶寶:對哦,對哦,我也喜歡吃餅干,那我能陪他再吃點糖嗎?
媽媽:吃完之后,我們還可以和它一起玩一會。而且有個大怪物做你的好朋友,感覺真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
寶寶:它會下棋嗎?它會和我捉迷藏嗎?
媽媽:下棋可能還真的會呢。捉迷藏估計有困難,它那么大個子,藏哪里好呢?
寶寶:床底下吧,我的床大。就怕它尾巴會露出來。
媽媽:那你看看它在床下嗎?(寶寶跑去看床底下,沒有)
寶寶:如果它累了怎么辦?
媽媽:在你房間的地板上睡一會吧,你地板上剛好有一個地毯,這樣它也不用自己在很冷很冷的晚上睡在外面了。對吧。
寶寶:那它今晚會來嗎?我的吃的和地毯都給它準備好了。
媽媽:你安心睡吧,如果今晚它來了,那我們就一起玩。如果它今晚沒來,說明它吃的飽飽的,也有人陪伴它。你也可以好好睡個覺了。
寶寶:嗯,這樣也挺好的。
對話結(jié)束后,孩子翻個身,甜甜的睡著了。不知道晚上在他的夢里是否會和小怪獸一起玩耍。
很多時候孩子因為看過電視,繪本或者大人恐嚇他的時候出現(xiàn)了可怕的怪獸,在他們心里留下了烙印。通過孩子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這個怪獸就時不時的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中,晚上的房間里、學校的大門口、床底下或者飯桌下。恐怖的感覺總是出現(xiàn),如果我們說“這有什么好怕的?”“世界上哪里有怪獸?”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你不懂我。
恐懼,常常來源于我們對未知世界的不確定。既然,他害怕的是怪獸,想想的是怪獸嚇人的樣子。那我們不如讓他通過想象力把怪獸叫出來,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很恐怖還僅僅是一個“紙老虎”?把恐怖的怪獸變成樣子嚇人性格溫順的好朋友,需要的也只是媽媽編故事的方法和內(nèi)容而已。
故事,是幫助我們把道理傳達到孩子心理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