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等車間隙,看到粥左羅新出爐的一篇文章:《看完霍尊事件,我想對所有女生說:千萬別把愛情當全部》。
當時,第一直覺就是:粥左羅挖掘素材的能力太強了,他總能從熱點這座寶藏中挖到令人艷羨的寶物,讓人心生佩服。
其實,好素材就像沙里隱藏的金子,高手看到的是金光閃閃的金子,普通人看到的是一文不值的沙子。
所以,你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看到沙子里的金子,還要有一顆恒心,不斷從沙子里挖出金子。
一、文章取材要求
正如好飯菜離不開好食材,好文章也離不開好素材。提高取材標準,才是寫好文章的前提。
一般來說,文章取材有兩個要求:
01.學會篩選
文章選用素材,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保蔷珳拾l力、招招制敵。
我們在采用素材時,要有篩選思維,不要一味求多,而要重在求精。
要選與主題相關的素材,不選脫離主題的素材;
要選重點突出的素材,不選模棱兩可的素材;
要選內容豐富的素材,不選內容空洞的素材;
要選新鮮出爐的素材,不選老調重彈的素材。
02.學會差異化
文章就是產品,產品講究創新。你要在素材上求新,這才是文章脫穎而出的根本。
所以,大家講的東西,我卻不一定要講。即便是同樣的東西,我也要換個角度講。關鍵是,我講的東西你不一定有。
只要抓住差異化的精髓,價值觀正確的好觀點,就是很好的素材,就可以大膽使用。
二、文章取材途徑
每個人的創作都有高峰期,也有枯竭期。
當枯竭期來臨時,你要做的就是大量攝入和補充,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
對文章而言,都有哪些取材途徑那?
總的來說,分為直接途徑和間接途徑兩種。
01.直接途徑
直接途徑分為個人經歷思考和發生在身邊人的經歷,這些屬于個體經驗。
由于個體經驗是你和別人的經歷,來源生活,真實可信,讓讀者信服,是取材的首選。
這樣的素材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感,進而評論轉發,很容易出爆款文章。
02.間接途徑
間接途徑主要有微博、知乎、百度、垂直網站、書和課程等。
(1)微博
微博是熱點事件最早爆發的地方,如果想搜熱點素材,要用好微博。
同時,通過翻公眾人物的微博,還可以搜索人物素材。
再則,微博還是一個誕生金句和段子的好地方。
(2)知乎
知乎是話題聚集地,幾乎你能想到的話題,都能找到專業人士發表的不同觀點。
同時,知乎上的素材挖得深,內容質量高,搜索效率也比較高。
(3)百度
百度擁有海量資源,你在百度上可以搜全網的內容,信息量巨大。
尤其注意的是,百度百科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源,內容相對權威。
(4)垂直網站
各個領域都有垂直網站。這些網站內容相對專業,你可以結合主題定位,到相應平臺上搜索素材,這樣效率會比較高。
(5)書和課程
書和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素材渠道,但是往往沒有引起重視。
因為書和課程版權保護較強,里面好多素材是網上搜不到的,你能在書和課程里找到大家沒見過的素材,這就是你文章的競爭力。
三、文章取材方法
好素材不僅是搜出來的,更是攢出來的。
要形成日常積累素材的好習慣,可使用以下三種方法。
01. 及時收藏
收藏是最省時省力的素材收集方法,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平時,你翻公眾號、刷朋友圈時,看到好文章就要立馬收藏。
好素材不多,我們怎能輕易放過。這樣,你寫文章要用素材的時候,就可以從收藏夾里找出來。
隨著收藏的素材越來越多,找起來就會比較麻煩,你可以打標簽,將相應的文章放到相應的標簽下,這樣翻看文章會比較高效。
02. 隨時記錄
平時要做好兩方面的記錄。
第一,記錄碎片化思考
生活中,有些思考如電光火石般轉瞬即逝,如果不及時記錄下來,馬上就會忘得一干二凈。
比如你正在乘公交,某一刻靈光乍現,你想著完了再記,結果事后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第二,摘記重要知識點
有時,當我們看文章的時候,突然會被某個觀點、某個金句擊中,覺得實在太好了,這時就要果斷記錄下來,以備日后之用。
03. 多做分享
知識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記的,分享是最好的學習。
你在分享過程中,不僅強化了知識記憶,還加深了知識理解,甚至一些之前不懂的知識也開始懂了。
同時,你會發現領過自己語言轉化的素材,更容易吸收和消化,所以要養成分享知識的好習慣。
四、寫在最后
素材能力是性價比最高的能力。
第一,文章要素材支撐,離開優質素材,文章只剩下皮毛。
第二,素材能力是最易掌握的能力,它不需要千錘百煉,只需要細致用心即可。
第三,優質、準確、新鮮、有料的素材,能迅速提升文章的精彩程度。
所以,文章要像奪人眼球,就要全面提升素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