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一度的高考對于學生來說已然落下了帷幕,雖然相關的后續工作才剛剛開始,例如郵政押送,閱卷批改等……
但這一切,已不是今年的高考學子能夠控制的,他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這兩天考場上的答題,就是他們曾經平日的積累。
十八年寒窗苦讀,就為了這兩日的拼搏,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都是獨屬于你們自己的青春,這都是獨屬于你們的十八歲!
咱們不以成績論英雄,成績無論高低,祝愿各位學子最終都能“成佳林”,不一定是高考這座獨木橋上的成佳林,其他領域,一樣能成佳林!
畢竟,人生不是獨木橋,而是曠野!人生的方向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無數個,每一個走下去,都能成佳林……
借用老祖宗的話來說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2
這兩天,和高考相關的兩個熱搜,對比起來還是比較讓人唏噓的。
一個是三年前衡水一中的某學霸發表了一次演講,演講中他把和他一樣的小鎮做題家自比為土豬,努力高考就是為了考個好成績進入好大學好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的,當然了,他的這一番言論當時被很多人追著罵。
而如今,這位曾經的學霸在臨近高考時,表示自己后悔了。
當然,他不是后悔自己不應該拱白菜,而是后悔自己讀了浙大的計算機,將來要當碼農,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另外一個熱搜則是十多年前高考打算考零分的徐某(當然,是他自己在試卷上表示想考零分,但最后閱卷老師根據他答題卡上的答案總的給了一百多分)如今三十五歲了,又打算三次重回高考考場。
之所以說三次,是因為他除了十多年前的那次高考,后面在遭受了社會毒打后又報考了一次高考并被一專科院校錄取,今年已經是他的三進宮了。
這兩個熱搜單看可能沒啥感覺,但對比起來是不是就感覺充滿了魔幻?
一個浙大的計算機學霸,一個當年想考零分如今三進宮的學渣,兩人對待大學,對待高考的態度,實在不能不讓人唏噓。
高考啊高考,大學啊大學,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那群享受到教育紅利的人,恨的是那群被教育紅利拋棄或者沒吃到紅利的人。
還有一群無奈的人是投入巨額資金購買學區房最后發現自家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料,又或者是那群父母雙學霸,子女卻均值回歸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的家庭。
不得不說,高考,承載了無數家庭的殷殷期望和無奈后自我安慰的灑脫……
但,如今的高考,真的還有那么大的作用嘛?
3
四十年前的高考說是魚躍龍門也不為過,和曾經的科舉上榜也有的一比。
三十年前的高考成了底層逆襲的最好方式。
二十年前的高考變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十年前的高考被人說讀書不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對于窮人來說已經是成本最低,路徑最明確的路徑。
到了現在,高考這兩天大家都會說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一些人會更直接的說不要對讀書報太大期望,要學會脫下孔乙己的長衫……
有人說,高考的邊際效用正在遞減,有人說,高考培養出了一群“清澈”的大學生……
但,在我們無力改變的現實之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
小時候嘲笑阿Q,長大后你我都成為了阿Q!
學歷貶值是大趨勢,大學生就業難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這都是我們不能改變的。
我們能做的,要么就是拼命內卷把自己卷進前百分之二十,要么逃離內卷,脫掉長衫,接受自己沒大部分藍領工資高的事實。
所謂的幸福就是降低自己的預期。
當然,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一種幸運。
幾十年前乃至上百年前只有讀書一條路能出人頭地要比現在更無奈,普通底層農民想走其他路都沒辦法,只能老老實實種地。
現在,你讀得不好,你可以做其他的。
就像網友調侃的:985不如拍視頻跳跳舞,211不如鏡頭前扭扭腰……
無論大家怎么吐槽明星網紅的收入比那些實打實為國奉獻的人收入還高,但至少,短視頻也罷,直播也好,它讓普通人看到了一種可能性,它讓所謂的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成為了一種可能,而非一種來自精英的傲慢!
最后,想和大家說,高考的確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戰,但以后你就會慢慢發現,它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站罷了。
人生一戰,人生一站!高考,很重要,但又沒那么重要!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