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
序
>>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
球狀閃電
>> 我無法把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告訴眼前這個麻木的人,這種對大自然那深邃神秘的麻木充斥著整個社會,對科學來說早就是一種公害。如果這種人在學術界少一些,人類現在說不定已飛抵人馬座了!
>> 他這種人只會干那些將來注定要全讓機器干的活兒,創新和想象力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在學術上他們用所謂的嚴謹和嚴肅來掩蓋自己的貧乏和平庸,你也看到了,大學里充斥著這號人。
>> 整個物理學就是一個大謎,走到它的盡頭,連整個世界是否存在都成了問題。
林云之一
>> 窗外的每一片樹葉,都使人類的科學顯得那么幼稚無力。
>> 人就是這樣,有時不知怎的就迷上了一個東西,你這一輩子都甩不了它。
>> 這里的閃電與雷聲之間幾乎沒有間隔,那一聲聲巨響震撼著你的每一個細胞,你感到腳下的泰山被炸得粉碎了,靈魂也被震出了軀殼,恐懼地飄蕩在一道道雪亮的閃電之間無處躲避……
>>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跟著吟下去:“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張彬
>> 我們都是凡人,雖然我們用超過常人的努力去探尋,可我們終究還是凡人,我們只能在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這些人設定的框架中進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則就像步入沒有空氣的虛空一樣,但在這個框架中,我們什么也推演不出來。
>> 我能忍受一輩子耗盡心血毫無建樹,我能忍受拋棄生活中的一切,孤獨地終了一生,我甚至可以在需要時獻出生命,但我不能忍受一生中再也見不到它!
異象之二
>> 在我的感覺中,鄭敏那幽幽的目光仍穿透合上的電腦看著我,夜的死寂像一只冰冷的巨掌將我攥在其中。
晴空霹靂
>> “其實,一種事物的美可以同它的實際功能完全分離,比如郵票,在集郵者的眼中它的實際功能是無關緊要的。”
>> 一條纖細的電弧把直升機和大地連接起來,那道長長的電弧在空氣中扭動著,像一個舞者優美的曲線,又像風中的一條發著紫光的蛛絲。
>> 每個人都有自己精神上的雷區,我不想觸動這個雷區,僅此而已。”
>> 她坐到鋼琴前,曾伴我度過無數個孤獨夜晚的科薩科夫的曲子像春夜的微風飄起。看著她那細長柔軟的手指在琴鍵上跳動,我突然想到,剛才點這首曲子,是因為這里像一個港灣。一位美麗的少校在用音樂為我講述著辛伯達的航程,講述著暴風驟雨和風平浪靜的海洋,講述著公主、仙女、魔怪和寶石,還有夕陽下的棕櫚樹和沙灘。在我面前的桌面上,在將滅的燭光中,靜靜地躺著她那柄世界上最鋒利的劍。
SETI@home
>> 有一位天文學家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恒星這東西,如果不是其確實存在,本來可以很容易證明它不可能存在的。
>> 看到江星辰的第一眼,就讓我明白同他競爭是毫無意義的。與現在習慣于在潛在競爭者面前咄咄逼人地顯示力量的都市男性相反,他每時每刻都努力將自己的力量隱藏起來,這是一種善意,怕這種力量傷害了像我這樣的人。他仿佛時時都在說:我真的很抱歉,讓您在她面前感到自卑,這不是故意的,讓我們共同改變這種狀況吧。
>> 林云總是以一個軍人的方式行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堅定不移地向前走,同時通過對困難的輕描淡寫來盡量減輕我的壓力,這本應該是我為她做的事。
>> 我發現,當你渴望某樣東西時,道德的約束是多么無力。
西伯利亞
>> 這是一個讓人產生懷舊感的城市,那些有上千年歷史的古城并不能使人產生這種感情,它們太舊了,舊得與你沒有關系,舊得讓人失去了感覺。但像這樣年輕的城市,卻使你想起一個剛剛逝去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你度過了童年和少年,那是你自己的上古時代,你自己的公元前。
>> “這是城里最便宜的住宅區,但這里住著的可不是最便宜的人。”
>> 福爾摩斯說過,案件不怕離奇就怕平淡,平淡無奇的案子是最難破的。
燈塔啟示
>> 更多的時間一個人坐在船頭,看著藍天碧海,看著陽光在海面跳躍,看著天邊那晶瑩的白云在海中波動的倒影,感覺活著真妙。
林峰將軍
>> 看著趙雨的背影,那位叫列瓦連科的老共青團員的話又在我腦海中響起:“……有時你飛到了頭,卻發現還不如中間掉下來……”一種對未知前途的恐懼再次攫住了我。
空泡
>> 在今后的戰場上,也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 我們以前常說,用傳統的思維方式無法解開這個自然之謎,現在非傳統的思維出現了,你們卻無法接受它。”
>> 球狀閃電在選擇釋放能量的目標時,目標的邊界條件很重要。
武器
>> 這就是科學研究,以前的每一步不管多荒唐,都是必不可少的。
>> 我實在想象不出還能有什么形狀的宏粒子飄浮在我們周圍,只是覺得周圍這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充滿了詭異。
>>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生命這種物質運動形式,與其他的物質運動相比并沒有更高的含義,從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規律,所以從我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死與一塊冰的消融沒有本質的區別。陳博士,你這人有時候想得太多,你應該學會從宇宙終極規律的角度看待生活,這樣過得就舒服多了。”
異象之三
>> 其實在大自然中,異常往往是正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珠峰號”沉沒
>> 我所經歷的那一切似乎是一場過去的夢,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芯片毀滅
>> 無邊的孤獨壓倒了我,自己這不算長的人生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回放著:核電廠中那幅由孩子的灰燼構成的抽象畫、丁儀放在空泡中的棋盤、夜空中長長的電弧、風雪中的西伯利亞,林云的琴聲和衣領上的利劍、泰山的雷雨和星空,大學校園中的時光,最后回到了那個雷雨中的生日之夜……我感覺自己的人生之路轉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起點,只是雨中不再有雷聲,面前的蠟燭也只剩一枝了。
海上伏擊
>> 據說在諾曼底登陸的前夜,有一位心理學家去觀察士兵們的睡眠情況,他本以為在這血戰的前夜無人能入睡,但恰恰相反,所有的人睡得比平時還深,他認為這是人體對即將到來的超量消耗的一種本能反應,這種反應只有在群體中才能表現出來。
弦
>> 金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們不能同時去涉足,但我們卻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一條,這從此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 我想到了濕婆,印度教中永恒舞蹈著的神,她的舞一旦停止,世界就會在巨響中毀滅。
宏聚變
>> 從此,在大得無法想象的宏宇宙中,兩個氫原子消失了,一個新的原子誕生了,這個事件不可能被宏世界的任何觀察者覺察。與我們的世界一樣,只有當一億億對弦同時纏繞在一起時,才能產生一起能夠被他們稱之為事件的事件。
林云之二
>> 與少年時代的那個生日之夜相同,一夜之間,我已不再是昨天的我,失去的太多,一時間反而不知失去的是什么,只感覺現在的自己只是一個被掏空的虛弱的軀殼。
>> 流云仍然從寬闊的鏡面滾滾而過,她就行走在流云之上
>> 將軍說:“我還對你說,那些殺死你媽媽的敵人并不是壞人,他們那么做因為他們是軍人,必須盡自己的職責,就像爸爸是軍人,也要在戰場上盡職責去殺死敵人一樣。”
>> 那些能讓大多數人陶冶性情的美是軟弱無力的,真正的美要有內在的力量來支撐,它是通過像恐懼和殘酷這類更有穿透力的感覺來展現自己的,你能夠從它獲得力量,也可能死在它上面,武器將這種美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 祖國在哪兒?他的祖籍是烏克蘭,而她的祖籍是白俄羅斯,她心目中的那個祖國已分成好幾個國家,這些國家中有些相互之間已幾乎成了敵國。最后她丈夫還是走了,女兒也跟著父親走了,她以后的生活就充滿了孤獨。
>> 我只給你一個警告:那些可怕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落到你的同胞和親人的頭上,落到你懷中嬰兒嬌嫩的肌膚上,而防止這事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搶在敵人或潛在的敵人前面把它造出來!孩子,這就是我所能給你的祝福了。”
勝利
>> 摧毀芯片的宏聚變可以使地球這塊大硬盤被格式化,越先進的國家受到的打擊就越大。而在向信息時代的恢復過程中,將出現一個不確定的全新的世界格局。
量子玫瑰
>> 戰爭告訴我們,真正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和將來。
>>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講,人的死亡過程就是由一個強觀察者變為弱觀察者再變為非觀察者的過程,當我變成弱觀察者時,玫瑰的概率云向毀滅態的坍縮速度就會慢一些,我就有希望看到它。
后記
>> 創造一個在所有細節上都栩栩如生的想象世界是十分困難的,需要深刻的思想,需要在宏觀和微觀上都強勁有力、游刃有余的想象力,需要從虛無中創世紀的造物主的氣魄,而后面兩項,恰恰是我們的文化所缺乏的。但如果我們一時還無力創造整個世界,是否能退而求其次,先創造其中的一個東西呢?這就是我寫這部小說的目的。
自我感受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遠遠沒有三體震撼,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看的斷斷續續的,沒有一口氣看完,作為三體前傳,我看到最后才發現原來故事和三體能夠銜接上。
這本書我唯一喜歡的地方就是林云送的那朵藍色的玫瑰,林云作為本書的核心人物之一,她對我的感覺剛開始是一位英姿颯爽,才華橫溢的女軍官,后來她偏激的思想讓我覺得有些恐懼,后來她變成量子態,讓我有些欽佩,我想象不出量子世界是什么樣的,有些好奇。
丁儀感覺像神一樣的存在,面對任何狀況都特別從容,而且能預知結果,覺得他好厲害,在這本書中我覺得丁儀的形象是一個老者,而三體中更像是一個青年。
總體還是不錯的,想知道球狀閃電究竟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