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烏蘭塔拉開心牧場
7月8日中午吃完飯,我們就乘車前往烏蘭塔拉開心牧場。當大巴車行駛在無邊無際的草原時,我恍如進入了綠的海洋。青蔥的綠、明媚的綠、自由而活潑的綠讓人身心舒展,有了擁抱大地的感覺,這是一種愜意的自在。
時不時出現(xiàn)的牛羊如精靈一般,給草原平添一種靈動美,而成片的蒙古包就像叢叢蘑菇,在陽光的照射下兀自生輝,映襯得草原更加明媚鮮亮。作為草甸式草原,希拉穆仁大草原雖不像高草草原如呼倫貝爾大草原那樣生動妖嬈,給人“風吹草地見牛羊”的驚喜畫面,但它本真敞亮,讓人倍感踏實。
為預控風沙,2008年草原開始了“限牧禁牧”。草原按面積分配到戶,也就由天養(yǎng)變成了人養(yǎng)。草原不再是天然牧場,搖身變成了人工游樂場。
開心牧場等就是新政策下的牧民智慧的產物。圈草原,配置娛樂設施——草原動物觀賞區(qū)、射箭場、蹺蹺板、平衡木、攀巖墻、充氣毛毛蟲、彩虹橋、木炮樓、草原服裝攝影……
項目很多,樂樂玩得不亦樂乎——興致勃勃地給馬和駱駝喂草,
拉滿弓射箭,在充氣毛毛蟲身上來回滾爬,
煞有介事地系著安全繩攀巖,在彩虹橋上快樂地搖擺,爬到木炮樓上一探究竟……
看著樂樂玩耍時那快樂興奮的眼神,我羨慕不已。望著“開心牧場”里這些破舊而同類化的娛樂設施,我不由得心疼起300大洋。
好在后來發(fā)現(xiàn)了草原服裝攝影這個特色項目,總算讓我有了些許慰藉。
10塊錢換裝,在草原上盡情地擺拍,充分體驗了一把異域風情!
(十二)草原歌舞
開心牧場游玩歸來,已近下午六點。同伴交了300塊錢,去“大汗宮宴”參加蒙古特色宴席“藏滿宴”(據(jù)說是最高規(guī)格、最地道的蒙古族宴席)——穿蒙古服、吃烤全羊、看蒙古歌舞表演。
我吝嗇600大洋(我和樂樂一人300元,更主要是樂樂吃零食厲害,正餐就慫了),只好委屈樂樂和我一起去景區(qū)大廳吃普通的飯食。幸運的是,吃飯時碰到了一個礦藏老板在大廳大宴賓客,點了不少歌舞節(jié)目,因而我得以免費飽賞蒙古歌舞。
蒙古漢子本就壯實,得體的穿戴更讓他們英姿颯爽。蒙古妹子天生麗質,個個美麗大方。更要命的是無論男女,都天生能歌善舞——音域寬廣,高音悅耳,低音渾厚,開口渾若天籟;四肢靈巧,腰身靈活,搖頭晃腦、聳肩扭臀、擺手勾腿都極盡身體的美感。他們是酒店演員,只要客人出錢點節(jié)目,他們就立馬上臺表演。
他們是在表演,但他們又不僅僅是表演,因為隨時隨地他們都能隨歌起舞,隨時隨地他們都激情滿懷、笑容滿面,他們的笑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源自骨髓,發(fā)自內心,因而極具感染力,讓旁觀者也快樂縈懷!
一個多小時后,大廳的歌舞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向對歌舞不感冒的我戀戀不舍,久久不愿離開!突然想起導游說晚上九點左右,草原上會舉辦篝火晚會,于是趕緊跑出大廳,在蒙古包外靜靜等候。
9點半左右,隨著五彩的禮花在草原上空閃爍,草原篝火晚會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名家字畫拍賣。字畫看起來都很有美感,因為不懂行,所以只能靜靜地拍照觀賞。
然后是草原特色節(jié)目表演。參加表演的還是剛才在大廳唱歌跳舞的原班人馬。盡管忙活了一天,但他們還是笑意盈盈、激情滿滿。除了草原特色歌舞外,還有馬頭琴演奏、手鼓表演等,很是讓我開眼界。
最后是群體舞。五湖四海的游人,在蒙古人的激情感召下,手拉著手圍繞著篝火轉圈、隨著音樂肆意地扭動身子,自由而狂放地舞動在天地間。盡管踩不準音樂的節(jié)拍,盡管動作僵硬別扭,但一個個的臉上是歡樂的,內心是自在的。
舞動在人群中,毫無舞蹈基礎的我居然大膽地和蒙古姑娘斗舞,搖頭,聳肩,擺手,踢腿,扭屁股……好不歡快!
那一刻,我誰都不是,我只是天地間一個舞動的精靈,我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