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解毒】《新神榜:楊戩》劇情爭議算是新一輪的國漫崛起嗎? - 西瓜視頻 (ixigua.com)
隨著8月19日《新神榜:楊戩》和《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的上映,似乎國產(chǎn)動畫和好萊塢動畫掐架爭鋒的局面又重新燃起,然而經(jīng)歷半個月的上映,《新神榜:楊戩》于8月29日成功突破3億票房,而小黃人截止9月4日這個周末才突破了2億元票房,似乎在這個時候,又有很多觀眾在爭論國產(chǎn)動畫動漫已經(jīng)崛起,這個說法從《大圣歸來》開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波比一波強烈,然而隨著疫情的反復和國內(nèi)兩大動漫廠牌追光和彩條屋分別想要打造的“封神宇宙”IP作品的不斷上映,又有觀眾發(fā)現(xiàn),似乎國內(nèi)的動漫公司打造的作品,不僅在“封神宇宙”的世界觀搭建上差異較大,作品質量從畫面設計上看是在逐漸進步,然而電影劇情故事卻拉胯到觀眾看完云里霧里,有高贊豆瓣短評寫道:“三星對不起特效,四星對不起劇情”、“編劇給美術們跪下磕頭吧”。
2022年暑期影片“空降”次數(shù)越來越多,宣發(fā)周期縮短到極致。制作三年半,“酸爽”宣發(fā)三天半。制片人路晞表示制作《楊戩》的想法誕生于2019年初,約在2022年6月最終完成制作。到2022年8月15日下午16:00,《楊戩》官方微博發(fā)布預告,正式宣布定檔8月19日。從公布檔期到最終上映僅有三天半時間。對于極限定檔,導演趙霽的評價是“酸爽”。此前追光動畫電影的宣傳期基本在兩個月左右。
宣發(fā)動作被無限壓縮,主創(chuàng)的工作量瞬間提升。導演趙霽說這應該是“中國影史最短的一次宣發(fā)周期,提前4天才定檔,然后就上了”。
為了讓更多觀眾知道這部電影,8月24號導演趙霽還去了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和俞敏洪、董宇輝對談,滿屏的彈幕“支持國漫”。導演也在直播間里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和《楊戩》的創(chuàng)作歷程。成功帶動了觀眾購票的觀影熱情。
而作為國漫相對成熟的“封神宇宙”IP新作,追光動畫歷時三年半打造的《楊戩》依然走在神話新編的路上,也秉承著追光動畫頂級制作水準。
《新神榜:楊戩》延續(xù)了前作《新神榜:哪吒重生》的世界觀設定,用全新視覺風格構建中國的古典神話世界。
在這個神話世界里,因為玄鳥被封,五行失衡,神仙已經(jīng)無法飛行,需要坐飛船出行,飛船還得靠加“油”混元氣,混元氣的設定可以讓人也飛起來;神界城市中一應基礎設施也是相當齊全,茶館、賭場、監(jiān)獄、“加氣站”、紅綠燈、青銅神獸打印機……凡間社會有的,神界一個也不少。
而這部電影里的故事也是放到了商周之戰(zhàn)一千五百年后,楊戩天眼受損,落魄到以“賞銀捕手”為生,直到發(fā)現(xiàn)追捕的少年就是他的親外甥沉香。兩代人的“劈山救母”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電影在畫風、動作設計、特效等方面做到了國漫頂尖水平,并且成功融入了金屬、蒸汽朋克、水墨山水等元素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構建出另一種奇幻世界。
為了“盡一切可能攝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制作團隊參考了大量古籍文獻資料,還實地去陜西歷史博物館和敦煌等地采風,力圖充分展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國風之美。
從主角楊戩的一身裝扮上,就能看到扎染工藝的頭巾、繡著祥云紋的絲綢白袍和參照古籍設計的木屐……
還有取材自敦煌壁畫的飛天舞段落,靈感來自商周饕餮紋、北京懷柔野長城等元素的道具場景等等。
最讓人驚艷的莫過于三維水墨太極圖大戰(zhàn),連導演也說這是他“最滿意的天馬行空”的想象。
趙霽認為,當下國內(nèi)動畫的制作技術很難直接與歐美對比,因為很多技術國外的影視特效公司也沒有做過。
楊戩被卷入太極圖,三維動畫轉換為二維的水墨動畫,使用了112個鏡頭,11040幀,技術實現(xiàn)既復雜又燒錢。
“簡單來講,三維動畫是實景,一根草都要單獨做出來;但水墨恨不得一筆揮就整座山。制作時需要從三維實景先還原成三維水墨,再變成二維平面水墨,其中涉及好幾層變化,”趙霽描述,“這些東西好萊塢沒怎么做過,所以不能說我們的技術比好萊塢的強,但至少我們沒有復制好萊塢,在嘗試挑戰(zhàn)自己新的東西。”
《新神榜:楊戩》的美術團隊在這種古今元素的雜糅設計中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
從“新神榜”首部作品《哪吒重生》開始,就有人對古典元素與現(xiàn)代元素雜糅的視覺風格有所疑問。
哪吒故事設定在民國時期上海,融合傳統(tǒng)國風與朋克元素,里面大量炫目的霓虹燈光和工業(yè)風格建筑,和過往理解的“國風”有一定差異。而針對這種疑問,趙霽回應視覺風格的選擇是每一代創(chuàng)作者講故事時,都會結合他當時的世界去理解。當代中國現(xiàn)代化、科技化已經(jīng)到這種程度,為什么不能把古代傳說結合現(xiàn)代的東西去表達?”
《哪吒重生》上映后,主創(chuàng)團隊的確收到了對比極端的反饋,并將評論打印出來逐條討論,“特別是批評的狠的,看看大家怎么想,我們自己又怎么想”。“創(chuàng)新風格的形成和探索必然是一個過程,創(chuàng)作者會做一些調(diào)整,也會去看受眾反饋。我們當然希望更多的受眾能喜愛和接受這個風格,但也需要充分的時間讓觀眾接受。”
相比《哪吒重生》,《楊戩》的風格有所調(diào)整,東方元素比例更大。《哪吒重生》的主題是哪吒的“反叛”,因此角色非常具有朋克感,搭配了大量朋克元素和機械元素;而楊戩的故事發(fā)生在古代,角色關鍵詞是閑適和瀟灑,風格也就更偏向古風奇幻。加上各種神仙打架的名場面,因此也有觀眾認為《楊戩》“光特效就值回票價”。但想要撐起“封神宇宙”,劇情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在不少影評中,這成了《楊戩》的短板,以至于有觀眾惋惜“用高腳杯喝白開水”。
《楊戩》的主角當然是楊戩,但故事主線卻是沉香救母。在這個版本中,楊戩不再是反派人物,而是一個掙扎于蒼生大義和師徒情誼之間的悲劇英雄。
與沉香要救母,申公豹要復仇等人物強烈的個體意志相比,主角楊戩似乎沒有什么內(nèi)在行為動機,而是串聯(lián)了一段段劇情。
因此很多觀眾一直詬病追光動畫的劇情與技術脫節(jié)的短板,在《新神榜:楊戩》不但沒有改進,反而有加劇,而且在公映版本和刪減版本,以及隱藏支線之間的爭論,也一直隨著看過的觀眾在擴大,《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大致還算能自圓其說,而《新神榜:楊戩》在刪減之后似乎連故事的核心問題都沒能表達清楚——眾人紛爭的焦點,玄鳥究竟是庇佑蒼生還是會導致天下大亂?它到底該不該被鎮(zhèn)壓在蓮花峰下?二郎神的哮天犬在后面為什么消失了?許多觀眾看完全電影依然一頭霧水,而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了影片立意和人物塑造。楊戩最后與師父玉鼎真人的對峙、決裂部分帶來的爽感和視覺刺激,相信被許多人浪費在了思考和辨別玄鳥是好是壞的過程里。
其次,《新神榜:楊戩》對大眾熟知的“沉香劈山救母”進行了新的改編,在電影的版本中,沉香的母親自愿跳下蓮花峰鎮(zhèn)壓玄鳥,楊戩也不再是阻礙妹妹與凡人相愛的無情權威,他是一個好哥哥,也是一個在盡力彌補外甥的好舅舅,但從實際觀感上看,楊戩的人物形象并未因此豐滿起來,一個毫無缺點的好人與一個一無是處的壞人,同樣是缺乏魅力的,而這種“洗白”神話中反派角色的套路一再出現(xiàn)在國產(chǎn)動畫電影中,已經(jīng)很難再帶來什么新鮮感。其實,觀眾們對國產(chǎn)動畫電影一直相當寬容,在許多部電影的評論里,都不難感受到他們?yōu)楫嬅妗榧夹g和為從業(yè)者保留的一份支持,但長此以往,當技術上升的空間不斷縮小時,他們的寬容還經(jīng)得起消耗嗎?從業(yè)者是時候在“劇情”上進一步發(fā)力突破了。
不過這部電影看下來之后很多觀眾會發(fā)現(xiàn)最大的問題其實并不在劇情上面,而是在于追光打造的封神宇宙,這才是《新神榜:楊戩》的最大問題所在。
而且在這中間還因為早期審核版本被迫刪減引起了大量討論,之前的版本有參與者說是另一個版本,楊戩并沒有讓沉香救母,而是自己被封印變成了石頭,一直到一千年以后在東海的哪吒的幫助下才出來……而具體情況如何,也只有導演最清楚了,畢竟如此之短的審核通過和定檔上映的電影也是僅此一部了,后續(xù)還會不會有只能看廣電了!
趙霽曾在采訪中解釋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新神榜’是一個系列故事,就是希望結合以前大家熟知的故事,延展哪吒、楊戩這些神話人物背后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創(chuàng)作《楊戩》時,團隊發(fā)現(xiàn)楊戩也曾“劈山救母”,于是想到把它與沉香救母糅合,以楊戩的視角創(chuàng)作新的故事。
對于劇情上的爭議,趙霽表示,“每個人對故事都有不同的解讀,這個我都理解。我們非常重視故事和劇本,也希望在未來能夠做出讓觀眾覺得特效、故事都很好的電影。”
電影出品方追光動畫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于洲說:“大家對影片有不同意見,這非常正常,我們也收到許多觀眾對劇情的好評。《楊戩》的故事肯定可以更好,這個是無可非議的。我們希望更多觀眾可以聽到關于這部電影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