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野人
當代書法個展、群展、國展,最大特色:炒、鬧、做、操,躁、臊,風情萬種,有位必坐,有名必爭,目的明確,直奔主題——名利權情。
陳海良是當代書法炫技的典型書法人,成在技,敗在炫技。陳氏借書位、名位、利位,誤導、誤害了不少名利跟風人,就悲哀了!陳氏自言,他一天練字十六小時,是善意的謊言,還是忽悠后學?天道酬勤也毀勤。技有限,藝無邊,幾千年書法,技進乎匠者眾。何因?天分、思想、方向、方法、目的混沌,愚昧盲勤。偉人書法自成一體,豈是爾等刻苦練習所能成?
陳氏草書漏氣隨處可見,遠未達到大草的:大開大合,大起大落,大疏大密,縱橫捭闔,一團和氣。陳氏能把文雅瀟灑的帖學,寫得滿紙躁情,飄浮氣,烈火氣,亂草干裂氣,也是費了不少心思,實屬不易。陳氏草書,能在楊維禎書法上深挖出自己的感覺(遠稱不上自己獨立筆墨語言)難得也!
書法個性不是風格,風格即人。個性分雅俗,風格有高下。惡俗、庸俗的個性不是書法。高格書法定有高度、深度、廣度,并可持續拓大。高度來自哲思,深度來自書史,廣度出自見識。書史相似者不是風格,風格具有獨立唯一性。
字如其人,啥人寫啥字,在陳氏大草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草無篆隸功,乖使轉,一切皆空空。縱觀陳氏隸書,以帖法寫隸,難得高古樸厚,還在隸書的初級仿寫階段。陳氏草書最大失敗在寫的太熟,技過熟必俗,這是書法定律。
當代不少書法人,早年憑借天時地利和機靈,浪得虛名。中老年后,才情萎縮,越寫越俗。拒坐冷板凳,大腦匱竭,信息量少,文墨未通,設帳授徒,出集辦展,各地奔名,圈內熙熙,圈外攘攘,不亦樂乎!作繭自縛,豈能重生?陳氏堪稱典范。
書法根植傳統,才能枝繁葉茂。然,當代書法,從傳統到傳統稱書法,就很荒唐;陳氏書法也沒能跳出老楊的手心,以包裝楊維禎筆墨皮相,欣欣然,沒有突破內核之變者。藝術的核心價值是創造出新,沒有創造,新之何存?咀嚼他人口里吐出的,展示于眾,飄飄然,嘔吐否?陳氏心里最清楚。
書法有標準是個偽命題。凡有標準的書法,定非好書法。以書法之法、以人為標準來論書法高下,是書法的初級層面。高書無法有法,法在心,法在法外,高書之法都在天地萬物間。不少書法人,成名后越寫越差,墜入匠俗,乃飄飄然,陶醉其中,心神不能篤定。忙于應酬,奔波勞累,重度缺鈣,筆下書法蛋白嚴重流失,無暇讀書思考,下筆爛熟,豈能不俗?東坡云,書如佳酒不宜酣,可謂一針見血。
陳氏草書不管怎么折騰,仍在楊維禎的手心里轉圈子,欲達楊氏境界高度,仍需一天寫十六小時以上,讀八小小時經典益智之書,把書技炫上天,感動天公開慧,看能否在書法史上,給自己預留一個冷凳子。
以上贅言,僅屬管見,不慕不恨不嫉妒。祝賀陳海良先生“八法有風”鹽城書法展,展炒圓滿成功!
2024年12.3日凌晨,新野人隨筆于重慶龍頭寺之歸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