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李娜,前不久遭遇了婚姻里的滑鐵盧。
她今年33歲,結婚7年,孩子5歲。
結婚不久,她就開始和老公爭吵。此后的生活,“爭吵”簡直成了他們的日常。
用她媽媽的話來說:“誰家不是這樣呢,夫妻吵吵鬧鬧才是一輩子啊。”
可是李娜真的不想這樣過一輩子。
生了兒子安安之后,他們吵得更厲害了,每次和老公吵架后,她的心都一抽一抽地疼。
婚后這些年,她沒有工作,沒有社交圈,一直停滯不前,任由自己在生活的一地雞毛里,身上怨氣和戾氣越來越重。
每次吵完架,李娜總是會把老公和腦袋里邊幻想的另外一半做比較,也會和別人的老公做比較:
為什么自己的老公不如別人賺錢多?
為什么自己的老公不如別人體貼?
為什么自己遇到煩惱的事情,老公卻不理解......
一天晚上,她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又和老公吵了起來,被吵醒的安安,光著腳丫站在他們臥室門前,一邊哇哇大哭,一邊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架,不要吵架……”
那天,她才真正地意識到:因為爭吵,她和丈夫的感情在慢慢變淡,同時也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很深的傷害。
婚姻多年,對家庭掏心掏肺的付出卻換來這樣喋喋不休的爭吵。 真的,要做出改變了。
“婚姻是否美滿,大多人聽天由命,離婚率只有16%,簡直是個奇跡。事實上,大部分夫妻過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婚姻,只是表面上保持婚姻狀態,內心卻備受煎熬。”
2、
美國偉大的總統林肯的婚姻也不例外。悲劇式的人生也源于婚姻,而絕不是遇刺。
1865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林肯被遇刺身亡。刺客布思向他開槍,他事先不知情。而在23年的婚姻中,他每天都處于折磨和痛苦中,正如他的律師伙伴赫頓描述:“(一切都是)不幸婚姻釀成的苦果。”
20多年來,林肯夫人的抱怨、指責一刻不停,讓林肯不能有片刻喘息,這說法已經算是比較委婉。
她總是在批評、抱怨丈夫,認為他一無是處。她形容丈夫:佝肩駝背,步伐僵硬,難看得像個印第安人。她嫌林肯步子缺乏彈性,不夠優雅;她甚至模仿林肯腳尖先著地的樣子來取笑他,就像萊克星頓蒙特耶夫人寄宿學校教過她一樣。
她不喜歡林肯支棱著的一對大耳朵,嫌他的鼻子不夠直挺,下唇突兀,手腳太大,而腦袋太小,看起來像是得了肺癆。
林肯和夫人處處相反:教育、背景、脾性、審美、思維習慣等,這導致夫妻長期不和,并彼此怨恨。
著名的林肯研究專家,已故參議員阿爾伯特·貝弗里奇描述:“林肯夫人的嗓門尖銳而刺耳,從街道另一端都聽得見。她的怒罵聲如連珠炮,經常驚擾到四鄰。除了責罵,她發泄憤怒、釋放暴戾之氣的方式層出不窮,不勝枚舉。”
林肯夫婦新婚不久,曾與雅各布·厄爾利夫人同住。厄爾利夫人是斯普林菲爾德一位醫生的遺孀,迫于生計才和林肯夫婦租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林肯夫婦吃完早餐,不知為何惹惱了林肯夫人,她突然暴跳如雷(到底為何,現在也無從考證)。只知道當時她怒不可遏,當著幾位房客的面,把一杯熱咖啡直接潑到林肯臉上。林肯氣得說不出來話,悶頭呆坐,直到厄爾利夫人拿來一條毛巾幫他擦拭。
林肯夫人實在太自私、愚蠢、暴戾了!她在公共場合的這些失禮、可鄙的行為,在時隔75年的今天看來,依然令人難以置信。最后,林肯夫人終于出現精神崩潰,她那些癲狂或許是精神病的前期癥狀,這恐怕也是最仁慈的說法了。
所有這些嘮叨、斥責和怒火是否改變過林肯?從某種角度是的,那就是改變了林肯對待她的態度,讓他對婚姻唏噓不已,對她躲閃不及。
多蘿西·迪克斯說過:“唯一對我們說出尖刻、侮辱、傷害的話的不是別人,而正是我們的家人。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是的,很多夫妻在結婚之后,把每日茶米油鹽的忙碌過成了日子,又把這種日復一日無限循環的日子過成了生活。
時有妻子偶爾抱怨丈夫不再像之前那么愛自己了,也時有丈夫抱怨妻子變成了怨婦。夫妻雙方都覺得對方變了,婚前的美好蕩然無存,被歲月留下來的只剩下了枯燥無味的生活,還有被生活泯沒的曾經愛情的回憶和味道。所以很多夫妻時常會發牢騷:真的,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
巴特菲爾德博士說:“幸福的婚姻,很少憑運氣就能得到。它是人們憑借智慧精心呵護和經營的結果。”
為證明這一觀點,巴特菲爾德博士堅持他指導下的婚姻,雙方必須坦誠地討論未來的計劃。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急于進入婚姻殿堂,其實還是婚姻的“無知者”。
英子和修一的年齡加起來已經178歲了,在日本被稱為最甜蜜的老夫婦。
他們結婚60年幾乎沒有吵過架。
一同攜手經歷風雨,戰勝挫折,讓婚姻成就了一輩子的愛情!
他們滿足了人們對愛情所有的幻想,也做到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那么,他們是怎么做到讓人如此羨慕的婚姻的呢?
如果是,那就要允許伴侶有缺點。? ? ?
英子是釀酒坊主家的千金,說話直接,做事大大咧咧,經常丟三落四。
修一從不試圖去改變太太。
“她就是這樣的人,我娶她的時候就知道。”
但有時候,妻子的缺點又很容易耽誤事,尤其是燒水的時候如果不關火沒準就會出人命,所以他想了個辦法,用留言板來提醒。
爐子旁邊的小木板上寫著:“正開著煤氣呢,別忘了”。
洗衣機旁豎一個小木牌,寫著“正在洗衣服,別忘了”。
甚至太太的菜園里,也到處都是丈夫的小木牌,寫著這塊種的是玉米,那塊是白菜。
與“你怎么又這樣”的喋喋不休的指責相比,留言板充滿了善意與愛意,更能讓人接受。
在伴侶關系中,我們常常忽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對方犯錯的時候,你究竟是想要指責對方,發泄不滿,還是想要解決問題?
指責和發泄只會造成爭吵——我忘了關煤氣又怎么樣,你上次不也忘了拔鑰匙嗎?
所以,如果你想解決問題,就不要去指責對方,而是找到方法——沒關系,我幫你。
在這座爺爺親手建造的院子,只剩下奶奶一個人,她努力地像以前一樣生活,做好一日三餐,擺在津修爺爺的面前“因為他過去老是說,肚子餓了。”英子說。供奉完,她會自己吃掉,省去再給自己做了“稀飯也是每天早上都要煮的,可是我不愛吃......但想起他津津有味吃著稀飯的模樣,我就會想煮。”
沒有甜言蜜語,只有心里有你。雖然簡單的語言,但卻引來了大風,把沙子迷入了眼。
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婚姻詮釋,也才是我們跟一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意義。
所有的鮮花都要澆水,所以的婚姻都要經營,想開出美麗的鮮花,就要細心地澆水,想有個魅力的婚姻,就需要用心的經營婚姻。
家庭幸福的7個法則:
法則1:絕不要嘮叨;
法則2:不要試圖改變對方;
法則3:不指責;
法則4:真摯地贊美您的愛人;
法則5:事無巨細,做個有心人;
法則6:夫妻應相敬如賓;
法則7:讀一本介紹婚姻性生活方面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