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的食物(小說)

(作者:山? ? 丘)

? ? ? 那段時光正是饑謹的歲月,這篇文章是歲月里被塵封的記憶 。綿亙的大巴山脈,供給了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的食糧。吃,如何填飽肚子,成了我們時時惦記的一件事情。

? ? ? ?先說說吃鳥。鳥是山林中一塊長著翅膀的肉,人也是早早地就瞅上它了。在人們不容易得到其它肉食的時候,鳥就成了人類的食物之一。比如麻雀,比如斑鳩,它們的肉都是山里人的美食。一到冬天,正是捕獲飛鳥的季節。大雪即將降臨的時候,天空一片灰色,空氣干爽而冷冽。鳥兒們都有預感,他們不分種族的聚集在一片離村子不遠的樹林子里,嘰嘰咕咕鬧得不可開交,似乎在開討論會,商量著怎么過冬的事情。那片林子里有大樹,也有竹叢。竹叢里有竹雞,它的學名叫鷓鴣。鷓鴣叫的聲音挺大:“家得敗---!家得敗---!”很不吉利。而灰麻色的斑鳩棲在高高的樹枝上,不停地點著頭,叫著“賣屋!賣屋!”,邊叫邊在樹枝上優雅地走來走去,體面得象個紳士,可叫聲也讓人不舒服;山鴉雀的紅嘴呷特別顯眼,在樹枝間拖著長尾巴來回的飛,嘴喙里發出“嘰啷兒!嘰啷兒”的聲音,顯得不甘寂寞而有些張揚,俠士的味道;畫眉們卻不露身形,聽幾聲尖銳而很大的叫聲從一簇抖動的竹叢里發出來,那一團叢林就不得安靜了,似乎在寸土必爭,竹叢被震動得簌簌直響。呵!就曉得它們在哪兒了;綠豆拐和麻雀是身形較小的鳥兒,它們象一大群小孩湊在一起,直接是混鬧。它們占據了數量的優勢,一個個瞪著兩只亮晶晶的小眼睛,發出的聲音也最多,嘁嘁喳喳聒噪著,聽起來似乎毫無秩序。其實它們象是有人指揮的三部合唱——不,是有雀指揮的合唱。這不,忽然一聲驚叫——這驚叫大部分是麻雀或那只站在高高枝頭上歪頭監視著天空的綠豆拐發出來的,整個“合唱”便立時停住,嘎然無聲。倏忽間,驚叫又發出第二聲,第三聲,只聽竹叢里唰啦啦一響,綠豆拐、麻雀等全部躲進了竹叢深處。而斑鳩、山鴉雀則拍著翅膀飛上了天。這時竹叢里便有小鳥絕望而凄慘的哀鳴,或者是空中傳來搏擊的聲音,緊接著便有羽毛飄落下來,和紛紛揚揚的碎雪粒兒攪和在一起。原來是鷂子或鷹,不知從什么地方發動了偷襲,災難已經降臨到這些樂極生悲的生靈們頭上了。

? ? ? 這時少年便看見一只矯健的飛禽從頭頂掠過,腳下拖拽著一團毛茸茸的東西,向遠處飛去。少年一看就明白了,便很是眼饞。他知道那團毛茸茸的東西已經喪失了生命,成了鷂子或鷹爪下的美食。這狗日的,又能吃一頓飽肉了!他想。

? ? ? 一條生命去了,卻延續了另一條生命,兇惡的生命總是吞噬柔弱的生命。很快一切就都安靜下來。兩分鐘之后,樹林子里有了些許的騷動,發出幾聲嘰喳聲,許是鳥兒們在互相問詢和安慰。之后便三三兩兩地離開這兇險之地,各自飛散。林子也就此恢復了長時間的靜謐。

? ? ? 第二天,群山的上空便真正地飄起了雪花。短短幾天時間,漫天大雪就按冬天的要求裝扮出了一個銀色的世界,山野萬籟俱寂。人們逮捕鳥兒的機會就這樣不經意的來了。幾個娃子在雪的紛飛中,院子一角掃出一塊干凈的土地,一根繩子拴上木棍,在那地上支起來一面小竹篩,下面灑上稻殼;再在菜園子的一邊,將那厚雪覆蓋的菜地里,還有沒拔掉的白菜,拂掉那菜頭頂上的積雪,露出青翠的菜葉兒來。滿山一片白中那鮮亮的翠色,作了鳥兒們的陷阱,或者說是全且引誘鳥兒上鉤的餌料。大地被一片潔白和寒氣籠罩著,似乎瑟縮成一團。冰天雪地里,這些小生命拼命的撲振著翅膀,發出絕望的啼鳴,于饑寒交迫之中延喘著自己的時光。它們被那綠的菜葉和黃的稻殼吸引著,實在難以忍受肚中已好幾天沒有食料的饑餓痛苦,便偏著腦袋,左看右看的試探著,小心翼翼地在“陷阱”旁梭巡來又梭巡去。想叨上一口菜葉的,是綠豆拐;想在稻殼中找幾顆碎米粒的,是麻雀。它們的眼神里泛著想要活下去的光。終于,它們冒著危險出手了,尖尖的嘴喙在菜葉上或者是稻殼里叨了一口,又極快地跳了開去。徘徊一陣后,它們再一次探頭探腦地躥進去,結果仍是安然無恙。于是揪緊了的心松懈下來,難耐的饑餓感無情的折磨著它們。它們膽子大起來了,好幾只躥了進來。然而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吃食,尤其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人的陰謀和惡毒不是它們所能窺破的。一只靈巧的手悄悄伸出來了,繩子一拉,那只竹篩就扣了下來,有三只麻雀被扣在里面,它們在里面亂撞一氣,可再也出不去了;而在另一邊,一根長長的竹竿如風一般兜頭而下,正在啄食的綠豆拐遭了重重地一擊,仰面就倒在菜葉上,死不瞑目的眼睛瞪著灰色迷蒙的天空。天空下,一個小男孩就歡呼著跑了過來。

? ? ? ? 小小的麻雀被拔光了毛,剖了膛,剁了頭和腳爪,洗干凈了血水,也就剩下一砣不多大的粉紅色的肉了。抹上鹽,放幾粒花椒,或是從樹上摘下的花椒葉,裝進肚子里。再用菜葉包了,埋在火塘的紅火堆里。一會兒功夫,就飄出來肉的香味。如果是綠豆拐,綠豆拐要大一些,五、六只綠豆拐就夠大人們拿去做一盤菜了。全且的母親會將這鳥肉連骨帶皮細細地剁成碎沫子,加進姜、蔥、椒、蒜、藿香、橘皮等等各種調料,母親習慣性的再拿出裝油的瓶子,那里面已經滴不出來哪怕是一星半點的油。鳥肉只好倒進燒紅的鐵鍋里去,不停的翻炒,直至炒熟,然后趁熱端上飯桌,這是一盤難得的下飯葷菜,飄著肉的腥香。一個冬天的大雪時節,有時會逮幾十只這種鳥呢。但那鳥肉是沒有一點油氣的,沒有油氣的肉就不應該叫肉,只是一塊喪失了生命的物質,經過加工成了人的食物。吃起來也沒有多少香甜,只不過按常規思維想到那是一塊肉而已。多吃幾次的話,我和弟弟們就覺得很腥的了,吃著吃著就想吐。不過,很少有能吃到嘔吐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我們不想吃了,父親和母親這才吃得上。

? ? ? ?吃完鳥肉炒作的飯菜,大家歡喜的走出房子,冰天寒雪中,白茫茫一片大地。

? ? ? ?遠處又有鳥兒凄惶地飛來了,少年信心十足的作好了準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上的老鼠

? ? ? ?飛鳥吃過,又吃走獸。這個蕓蕓眾生的世界里,有的是人類能吃的東西。大家先吃容易對付的,后吃不易對付的。相對于蟲、魚,相對于飛鳥,走獸可就不那么好收拾了。這深山里有野豬、有熊,有狼,有豹,也有麂子和鹿。它們懾于人威,躲在大山給它們設置的庇護所里,深居簡出,隱居野外,輕易不和人來往。只有實在迫不得已的情勢下,于夜黑風高之時到人世間來走上一回,看能否撈上一點便宜。間或有一只狼或者麂子于清晨迷了路,躥到村邊來,抑或是夜晚貪心來了還沒來得及撤走,天光一亮就被人發現,立時一片喊打之聲響徹山谷,一群人蜂擁而出,攆得那四只腳的獸類狼狽出逃,越澗跳坎,很快就鉆入山中,遁入遠處消聲匿跡。整這些傢伙可不容易,它們優于人類的攀逃能力,避免了自己命喪黃泉。當然,給它們提供掩護的,是山。

? ? ? ?倒是野兔、野雞、錦雞之類,這些生靈在人的世界里玩著障眼的法術,于山林、田野間卟啦啦飛來躥去,隨處可見。但人們往往赤手空拳,無法捉住它們。只是眼睜睜地欣賞一下那奔跑的身影與飛翔的姿勢,發出言不由衷的贊嘆。唯有個別持了火槍的獵人,允許帶狩獵的兵器,耀武揚威地進了山,躲在偽裝好的樹叢里,耐心的“守株待兔”或“待雞”,但能夠一天打上兩只野雞和兔子的人不多。這些珍惜生命的小傢伙們,它們同樣鬼的很,生怕把自己的肉給了人。

? ? ? 如果老鼠也算是走獸的話,那么人們唯一不大費周折就能逮住的走獸就是老鼠了。說到老鼠,這恐怕是和人們最親近的野生動物之一吧。說是野生可又不盡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老鼠不光是一種生物性動物,也是人文性動物,和人是鄰居。說它與人親近,也不謂親近。只不過這個地球大凡人能生活的地方,老鼠也能生活。都可以生活的地方難免就有爭執,分不出先來后到,也絕不會輕易的拱手相送。既然所食同樣,所居也差不離,又把對方沒辦法攆走,那就干脆握手言和,不作朋友也就作鄰居罷。無怪乎著名畫家齊白石就呼其為“直支翁”了,“吾友直支翁常畫梅花百幅不厭”,不僅稱其為“翁”還是“吾友”,還能用腳爪“畫梅花”。人的十二生肖屬相里,老鼠排行為首。百思不得其解,無論長相無論品格,按人的要求來衡量,都算不上首位,何德何能?最后想到生殖能力上,那可是人類比不得的。據說現在全世界的老鼠,平均每個人就能攤上五只,蓋因為其生殖、生活能力均強于人類,這就是人們所崇拜的吧!象鼠那樣活著,也不失活得自在。鼠在人們心目中,褒、貶均有,褒者,說它是英雄,如“鼠咬天開”的神話,這就不光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了。關于鼠的文字,浩如煙海的文軼書卷中歷歷可目。蘇東坡就曾有名篇《黠鼠賦》,大文豪還為鼠作賦?傳之于世。至于說貶義,那就更多了,在現世社會中,鼠在人的眼里,就是人類的一害。無數的成語詞典里,鼠的貶義詞占了不少。而在小時我的心目中,精靈的老鼠是神秘而又猙獰、且不可戰勝的。現在到了山中的秋天,在人家中鬧騰的老鼠敏銳地覺到了野外的富庶,便不屑再與人爭那一屋一粟的得失,轉戰到了野外。野外的夜色,月光如洗,山坡上一片黑油油的苞谷地里,一棵棵茁壯的苞谷桿已背上了苞米棒兒。它們有的吐著紅纓,有的已快成熟,月光下生發開繁茂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老鼠們就開始來折騰了。這青黃不接的時令,饑餓使它們迫不及待。寂靜的夜晚,鼠們一群群地從村莊輾轉來到苞米地里,它們已嗅到了成熟糧食的味道,那味道讓它們興奮,它們竄上竄下的尋找著目標。在苞米地里一舉前爪站了起來,仰著頭左看右看,豎著耳朵仔細聽了聽,山坡上除了夜蟬在鳴叫,大地散發著暖烘烘的氣息,熏風輕輕拂過,沒有不安全的跡象。便瞅準一棵苞米桿,順著那莖桿,四肢并用地爬了上去,然后蜷伏在苞米棒子上,用嘴巴撕咬開苞米青綠色的皮殼,便露出乳白色尚未飽漿的玉米粒來,開始大塊朵頤。也有的吃上幾口,一雙鼠眼便四處瞅瞅,見這般的吃食到處都是,老吃這么一棵也沒多大意思,或者貪心不足哈,于是手腳麻利的又攀上另一根苞米桿,復照前法撕開,嚼上幾口。一夜功夫,這塊地里的苞米就讓鼠輩們折騰損壞好幾十株。這讓種苞米的人們大傷腦筋,清晨來到地邊一看,漫山坡的苞米地中,那些大個一點的苞米,白花花一片,均被蹂躪。于是惶恐無計,就出臺了打鼠的法兒。生產隊長和工作組長在商量之后,在生產隊召開的會上義憤填膺,振臂一呼,號召人們開展革命行動,打一場消滅老鼠的人民戰爭。當場頒布:打死一只老鼠給記二分工。于是大家興高采烈,一個個揎拳捋袖,大張旗鼓地開展滅鼠。

? ? ? ?老鼠的“破壞活動”是在晚上進行的,于是人們也在晚上開始戰斗。滅鼠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最直接的還是擊打。擊打老鼠的武器不是什么“高精尖”,而是一只手電筒,外加一根竹條子就可以了。由于技術要求不高,還沒有生命危險,我也就能跟在大人的身后行動。父親在前面,我在后面。幾個人打著手電,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走向苞米地。此時月光照耀山嶺,黑處一片黛色,亮處則一片銀白,大地呈現著渾厚,似有人撫著琴弦,發出若有若無的音。大家走在堅實的土地上,腳步急促而沉悶。到苞米地的一角了,漫坡一片茂密的黑色,在月光下守望著熠熠的輝光。父親便熄滅電筒,在地頭邊蹲下,安靜下來,聽。聽到地里隱隱有悉悉嗦嗦的聲音,便仔細的測準了方向和距離,一道雪亮的手電光唰地照出去。亮光照處,一只老鼠正趴在苞米棒子上,瞪著兩只花椒籽兒似的小眼睛,癡呆呆地望著,鼠須上還掛著白色的苞米漿,大約是被那光照愣了。說時遲,那時快,人手中的竹條子便一下子打過去,準確而有力,老鼠一個跟頭就從苞米桿上栽了下來,身子抽搐,四肢亂動。人再踩上去一只腳,那鼠便吱的叫了一聲,花椒粒兒似的眼睛挺了挺,極不甘心地死去了。也有一腳沒踩死的,或者手電光一滅,那鼠一個踉跳,幾步躥出去,轉瞬間溜掉了。所以強光、手法和速度要配合得恰到好處。做到這一點,在于熟能生巧,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我是不行的,只有跟在大人后邊看看熱鬧,好奇而新鮮。然后幫著收拾一下老鼠的尾巴,把那光溜溜的鼠尾巴割下來,第二天交給生產隊長,以此為據,好記二分工呢。就象古時戰場上的“提頭來見”一樣。

? ? ? 掂著冰冷的老鼠尾巴,全且還是有點遺憾,畢竟這鼠尾巴不是自己打下的。要是有一天他也象古時的英雄那樣,一刀砍下敵人的首級,然后提著…… ?想到這里,我就嚇了一跳。

  一個晚上,全村人們最多能滅掉幾十只老鼠,不過大家都很開心。這既能掙工分,還能冠冕堂皇的殺伐,就很是刺激和有趣,有點象打仗,男人們就愛玩這些。不過這與吃無關,盡管處在饑饉的歲月,老鼠那死不瞑目的眼睛,那剝開鼠皮后顫抖著的鮮紅血肉,不到萬不得已,在秦巴山間約定俗成的習慣里,鼠肉還是很少有人吃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洞中的竹鼬

? ? ? ?可還有一種鼠的肉,那就是人們很愛吃的了。不過在這深山之中,那鼠已不叫鼠了,它換了一種叫法,叫竹鼬。它的肉不只是能吃,是很好吃,是人們羨艷的一口美食。山中很早就有一句口頭禪:天上的斑鳩,地下的竹鼬。可見竹鼬肉被美食者們提到了相當的高度。竹鼬肉好吃,可要逮到它卻要很費一番功夫的。畢竟生命誠可貴,誰都想珍視的。竹鼬的巢穴是在山中很深的地下,而且這塊地是長了箭竹的。箭竹又叫蓼葉竹,野山里長的那種。翠綠的箭竹葉在山坡上迎風搖曳,如綠色的波浪,排山倒海的發出聲響。它們的下面就潛藏著人們所向往的山中珍肴——竹鼬。箭竹的根是竹鼬最愛吃的食料,在地下盤根錯節的長著。竹鼬專吃竹根、竹筍和竹節。它蹲在地下深深的洞穴里,四只健實而有力的腳爪不停的挖掘著,所到之處,咬斷竹根,將竹枝、竹葉以及鮮嫩的竹筍拖進洞里。山的深處,黑中,竹鼬舒服的坐著或者躺著,不用點燈照明,也沒有任何助力的餐具,就那么原始而單純的以它一口尖利的牙齒將竹的枝節“吧嚓!吧嚓”細細地嚼碎,細細地品味著,然后怡然自得的咽進肚里。可以想象那是多么愜意的一種神情,似乎人間的君王也不過如此罷。亦可稱為竹下君了。可以想象竹的生命是怎樣的鮮活而靈動啊,而竹下那君子就這樣一口一口的咬噬著它,它是竹鼬的美食。而貪吃的人們就更勝一籌了,在大自然最純正的飼料喂養下,竹鼬一身肥肥的、滿是脂肪的肉體在漆黑的洞中成長。過了茂盛的夏天就是豐碩的秋天,整整吃了半年竹枝的竹鼬已經腰圓體胖啦。現在它藏匿在冬暖夏涼的地下“宮殿”里,享受著作為竹鼬的尊榮。而地上,人們那饞涎欲滴的貪婪目光卻在竭力地搜尋著,猶如非洲大地上窮兇極惡的野狗,已經嗅著了一點食物的氣味,正在狺狺地叫著,想找到突破口,抓住這人人都想吃到的人間美味。

? ? ? ? ?一只正當年的竹鼬體重可在兩斤上下。它已經不象鼠了,一身灰色的皮毛,四肢發達,雙目退化,嗅覺靈敏,嘴唇翻開著,露出尖利的白牙。夏末的夜晚,四周一片寂靜,溫和而安詳。竹鼬剛剛進了晚餐,從它的“家”里開始出來了,它想欣賞一下地面上的風光。于是就小心翼翼地在“家”門口窺覬著,聽風,辯色,在確信安全無虞的時候,這才抬抬腿、抻抻脖子走出“房”門,或是搬家,尋找新的去處,或是蹓跶,在群山中的月光下散幾下步,欣賞著月光里的夜景,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頗有幾分人間的詩意。夜色未褪去之前,它又回到了地下。或稍有風吹草動,就扭身逃入地洞。要捉住它們,只有發現它剛好在地下比較淺的洞里,正在咬嚼竹枝,或正在開辟新的洞穴,在它專心專意“勞動”正酣、心無旁騖之時,人們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比它還快的速度挖開其藏身的洞穴,堵住它的退路,才能將其一舉擒獲。還有就是據說有一種詛咒之法,以人類的咒語封了它進出的洞門,迫使其自己逃將出來。這樣才有希望吃到它身上滋養著的鮮美的肉。

? ? ? ? ? ? 也有人曾經挖過一整天,滿有把握能得到的。從早忙到晚,連飯食都是人送了來在現場吃,不歇一口氣,汗水浸濕了衣衫。眼見著那竹鼬在洞口驚惶的探一下頭,就趕忙撲上去,可那廝身子一縮又鉆進洞深處,便又忙碌一陣。不久,見它在洞口又露一下臉,引得人心情振奮,結果仍是一無所獲,手還不幸的受了傷,于是大失所望,或憤恨不已,但又無可奈何,終至慟哭而去。出現這種狀況,有經驗的人馬上就放棄了。不但放棄,還要在洞口燃上一炷香祭拜一下,以求自己不慎冒犯了山神。

? ? ? ?說了半天,其實少年時代的我只吃到了一次竹鼬肉,并且沒有嘗出什么滋味就匆匆忙忙地咽下了肚。成年回到城里之后,在滿桌珍肴海味的宴席上,時時看到竹鼬的身影。那泛著油光、透著晶瑩紅潤、香味撲鼻的竹鼬肉在靚麗的服務員小姐一雙纖纖的素手中端上桌來,全且已經絲毫的感覺不到當年在深山中的竹叢下捕捉竹鼬的快樂了。(山丘? 節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3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96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8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5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56評論 6 40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9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5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2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