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非洲叢林行醫五十多年,被黑人稱為老爸爸。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一年,他90歲。他去世后,吊喪的鐘聲和鼓聲持續了幾個月。人們從各地來到他創辦的醫院,在他的墓前唱歌,抒發心中的感恩與懷念。
他,就是被稱為密林圣者,偉大的良心,20世紀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的史懷哲博士。這樣一個偉人中的偉人,墳墓上的十字架上卻沒有任何墓志銘,只刻著他的生卒年月和兩個簡單的符號:“+o”。“+”象征著基督之愛,“O”象征著天下一家。
《圣經》里主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兄弟中最小的那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耶穌所說的“這些事”是指:我餓了,你們給我食物;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照顧我;在監里,你們來看我。1904年秋季的一天,史懷哲博士讀到巴黎傳教協會一份雜志上的文章《剛果傳教之特別需要》,文章里提到加蓬地區,黑人的生活非常悲慘,不僅極度貧窮,而且各種疾病長年折磨著他們,但是,他們卻得不到任何醫治。因為在方圓幾百公里這內,也找不到一個醫生。在放下雜志的那一刻,史懷哲博士已經在心里回應了耶穌的呼召——去非洲,當一個醫生,為那些最小的弟兄——黑人服務。他的決定遭到眾人的反對,因為他那時已經是神學和哲學的雙料博士,還是音樂奇才、巴赫研究專家,大學教授,人們勸誡他,去蠻荒之地為黑人服務的工作應該留給那些在學術上和藝術上沒有天分的人去做,只有這樣才不至于浪費上帝賜予人的才華。但博士的回答卻發人深省:“雖然我也很喜歡授課和布道,但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不想繼續在口頭上空談基督的愛,我想做一個行動者。信仰不是一門學問,只有被實踐的時候,它才有意義。”他決定學醫,在他已經30歲的時候,與大一新生一樣,一切從頭開始。他與疲勞搏斗了七年之久。因為除了學醫,他還要備課、授課,還要布道,演出,寫作——長達844頁的德文版《巴赫論》,就是在這個期間完成的。
博士的謙卑讓人贊嘆。1913年4月16日,他和妻子海倫娜來到非洲蘭巴倫,在一間廢棄的雞舍開始行醫。博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白手起家建起了叢林醫院。在世界各地友人的資助下,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后來竟建起了65幢房屋。為了修建醫院,他身兼數職——木匠、工頭、賬房…甚至當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他都不能分身去領獎,因他那時正忙于麻風村的建設。他曾經說過:“對我而言,信仰就是做人,就是做一個耶穌意義上的質樸的人。”他輕看世上一切的榮譽,甘心去做最粗笨瑣碎的工作。有一次,博士和助理氣喘吁吁地拖著木材,發現一個前來探病的黑人男子。這個年輕男子穿一身潔白的衣衫,正端坐在病人身旁。于是博士請他來幫一下忙,結果男子回答:“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我不做那樣的事。”博士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恭喜你啊,我也想成為一個知識分子,卻沒有成功。”
他對最小的弟兄——黑人的愛,會讓你落淚。在書里,我看到黑人的懶惰,黑人的陋習和迷信。為他們建醫院,請他們來干活卻如此困難,博士常常費盡口舌也來不了幾個人。他們甚至還偷走醫院的東西,實在不可愛。然而,博士竟然愛這些不可愛的人。不僅醫治他們的疾病,更關心他們的靈魂,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蘭巴倫成為他的第二故鄉,黑人成為他的家人。書里有張照片十分打動我:博士在為一個黑人小孩聽診。照片里的他滿頭白發,胡須很長,也全白了。他低頭聽診的神情那么專注,愛在無聲地流淌,令我好像看到基督。
從博士身上,我看到施比受更有福。博士自己也說:“世上真正快樂的人,是那些學會服侍的人。”88歲時他寫道:“88歲的我還能從事美好的工作,誰能得到這樣的恩賜呢?”只有知道工作真正意義的人才能視工作為祝福,才能在服侍他人中擁有不盡的喜樂——那喜樂來自于你所服侍的人生命的成長和更新。每逢圣誕和博士的生日,由麻風患者組成的合唱團,都會為博士唱歌祝禱。每當這時候,博士都會感動得落淚。這些人原本應該在無人知道的某個角落里,凄涼孤苦地度過殘生,但現在,他們竟然能夠唱著圣歌為別人祝福了。他們不再受制于惡靈、祖先之靈和巫師的暴力,他們從那個充滿不安的世界走向那個充滿平安的世界。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能讓博士快樂呢?耶穌說,“我來了,是要讓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下),在史懷哲博士身上,有基督應許的豐盛的生命散發出的馨香之氣。
博士是透過上帝來看萬物的。他敬畏生命,因為所有的生命都來自上帝。他愛動物,愛每一棵樹。而透過基督,他又看到了他們——這些需要他幫助需要他醫治的人。他為他們一生操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實踐了耶穌的教導: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他對生命的敬畏,他的愛心與堅韌,感動了世界上無數的人。他們為醫院奉獻,參與他的事工,與他一起度過無數艱難的時刻,把光明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史懷哲博士,他是主所說的虛心的人、哀慟的人、溫柔的人、饑渴慕義的人、憐恤人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和為義受逼迫的人。一句話,他是一個聽到呼召就撇下所有來跟隨基督的真正的門徒。
聽道容易行道難,我該怎樣回應基督的呼召?我又該如何去愛那最小的弟兄呢?